对高中生补课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5-28 17:56:02 浏览次数:次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江苏南京,210089)
摘 要:随着升学竞争压力的增大,补课现象已越来越普遍。补课既违背了国家教育方针,又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从补课的现状,根源谈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补课 现状 根源 对策
一、前言
补课,作为一种完善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本是正常的,应该得到社会充分肯定和鼓励。但近年来刮起的“补课风”,则严重背离了补课的本义,成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代名词。因为从补课的对象上说,它已经由原来的差生发展到整个毕业年级学生甚至全体学生;从时间上说,它已经由寒暑假的部分时间发展到包括周末在内的所有法定假日,甚至包括平时的自习时间;从内容上说,它已经由原来的补缺辅导变成了全面复习或讲授新课。这样的所谓补课,占用了学生的全部休息时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被一些家长和有识之士称为“野蛮的教育方式”。
二、学生补课的现状
有调查结果表明,参加补课的同学成绩一般的占44.2%,平时考试既轮不到好名次,也到不了倒数的位置,有些成绩还有点“悬”,于是大多有了向上挤的念头。成绩较差的同学占41%,他们面对的是能不能升学,能不能跟上班的问题,用补课来调节成绩上的差距,也是一个普遍的方式。成绩较好的占14.8%,他们为有更好的成绩也去参加补课。
调查结果显示,50.5%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间在4小时以上,说明一半学生补课的次数每周在两次以上。以此类推,每周补课1~2次的学生也有1/3,只有不到1/5的学生每周补课一次。有些学生从高一起每周六至少要到校上半天的课,有些甚至要上一天的课。将近一半学生的补课内容都局限于书本,无非把老师上课的东西再复习一遍;另外的学生都是在深度、广度上做文章。前者是要及格,后者是要高分。由调查来看,补课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因为72.6%的同学补课后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学生补课的根源
(一)社会矛盾是学校补课的深层原因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生入学率不到10%(其中包括本科、专科和高中专),以后逐年虽有递增,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的也只占50%左右,仍有一半人被排斥在大学门槛之外,更不用说是本科院校、名牌大学了。在这种形势下,对于都想获得入学资格的广大高中生来说,竞争自然激烈,地区与地区比,校与校比,班与班比,人与人比。为了获得更大的升学可能性,增加学习时间自然是提高这种可能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是在老师带领下加班加点的补课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教育经费不足,学校、教师以补课作为创收的手段
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后,虽然理论上强化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基础教育中的责任,但因为基础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太直接,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的心目中就存在着“经济要大上,教育让一让”的错误思想,再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都没有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因此,基础教育出现了实际上是“无人负责”的局面。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缺乏的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大范围、长时间拖欠教师工资。据调查统计,我国财政预算内的教育投入预算内的一点可怜的经费,经常不能按时足额到位,以致学校无法正常运转,教师工资无法如期发放。另一方面,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看到各行各业的单位和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去广开财源,以改善本单位或个人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就不那么容易甘守清贫了。
(三)分数高低是衡量中国中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尺度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传于中国民间的话道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华民族可以算得上是考过千余年的国度,不少状元,大学生都诞生于考场。也正是一考,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古人希望高中状元,给未来的道路铺上金色的地毯;今天的人们期待一个好的大学,以便今后能找个好工作。于是,中国学生都对考试十分重视。哪怕是为了一分,他们也愿意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无非就是加倍地刻苦;或挑战题山题海,或聘请家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聘请家教似乎更让人觉得比较高效。高一补高二的课,高二补高三的课,到了高三就得一心为高考而进一步大补了。反正题是做不完的,补课便无止境。
四、补课现象的对策
(一)强化素质教育观念
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应该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强化素质教育观念,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避免沦为应试教育的奴隶,才能从人们思想深处真正地杜绝补课现象。
(二)安排好教师假期培训进修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为人师,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本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也在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技能和新的观念。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假期开展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并使其制度化、经常化。教师假期有了自己的工作,補课也就不可能开展起来。
(三)充分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学生假期除适当的休息和完成假期作业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要“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尤其是要安排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但要提高对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对学生的活动提出计划,做出安排,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要充分利用少年宫、科技宫、图书馆、农场、责任田等社会资源,开展各种社会活动。
让我们一起努力给予孩子一片自由自在的同龄人广场,也许结果会更好。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片洁净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韦明.中小学“补课”现象的透视与“减负”问题的思考[J].教育导刊.1996.9
[2]谭劼.中学生补课现状与根源[J].教学与管理.2003.3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金一鸣.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对高中生补课问题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