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酒泛滥:或占市场三成
时间:2022-05-29 10:07:01 浏览次数:次
虽然近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酒类行业的各种监管政策,但假酒案件仍屡见不鲜。人们不禁要问,假酒为何屡禁不止?是无人监管,还是监管不力?酒类安全何时不再成为百姓的一块心病?
英国《卫报》记者富勒顿近日撰文,探究了中国私酒业和假洋酒的现状与危害。
报道称,近十年来,随着酒吧產业的发展,供应假酒的黑市在中国迅速增长。一般来说,这些假酒要么是非法制造、不受监管——比如私人作坊和小黑作坊,要么更常见的是,合法生产的廉价酒装入高档酒的瓶中,冒充标签上的品牌。
另外,没人知道中国的合法制酒工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类伪劣产品的侵蚀,但工业数据显示,这一影响十分重大。美国最大的酒业公司百富门公司估计,在中国,约有30%的酒类都是假酒。
健康风险
在2014年发布的全球状况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量已从2010年的6.7升上升至2012年的8.8升,两年之内增长了31%。如果百富门的数据属实,哪怕仅作保守估计,每名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年消费的假酒就将达到2升。
“喝假酒很危险——你并不知道你喝的是些什么,”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伯施贺德博士说,“假酒如果是用劣质原料或有毒的化工用品制成的,饮用可导致短期内出现严重的急性病,也可能产生更糟糕的后果,并且还会带来许多中长期健康问题。”
施贺德所说的化学物质包括可用作防冻剂的乙二醇、可导致失明的甲醇和异丙醇,这些都是中国假酒里的常见物质,并且都很危险。
劣质的私酒最容易含有这些物质,而更常见的欺诈手段——用高档酒瓶灌注廉价酒,带来的危害则不只是头痛和受到欺骗的感觉。比如2014年,在中国东南部的广东省,警方突击搜捕了一个用高档威士忌酒瓶灌装当地廉价酒的团伙,这种当地产酒每瓶价值30元。生产环境极不卫生,据警方公布,装瓶是在洗手间里进行的。
棘手的问题
在中国,大多数烈酒在饮用时都加入了调酒饮料。尽管中产阶级对这类烈酒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大部分进口品牌相对来说还都是新面孔,很容易用质量低劣的仿制品冒充真品。
在一些城市,为了保持业界领先地位,许多假酒制造商都变得越来越高明。因为向中国进口酒类的税率很高。进入国内的酒类会在酒瓶上打上进口标识,以保证合法进口商的货物不会被造假者替换,同时也可证明其合法性。但不少犯罪分子都更领先一步,造假者非常善于移除合法进口商标酒瓶上的唯一标识。
百加得等酒业公司同中国酒吧合作促销精制酒品,他们向消费假酒的行为发起竞争,聘请客座调酒师,举办鸡尾酒竞赛。但在更为基础的层面上,进行竞争的往往是酒吧的经营者们。大卫·施罗德原先是一名美国警察,目前在上海经营著名的Senator Saloon酒吧。他曾发现疑似经销假酒的人企图向他的顾客购买酒瓶,从那以后,他开始粉碎他的空酒瓶。
“这里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关注他们喝到的东西,因此情况终将好转,”他说,“正如这一代人更喜欢抱怨环境污染那样。”
假酒为何屡禁不止?
虽然近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酒类行业的各种监管政策,但假酒案件仍屡见不鲜。人们不禁要问,假酒为何屡禁不止?
假酒的泛滥,有不法分子因利益驱动使然,也有商家的配合所致,也有消费者的不成熟给假酒提供了市场空间,但酒类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和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是更主要的原因。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表示,如今不法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造假手法越来越高明。在北京、重庆、湖南等地,警方在查处假酒制贩点时发现,几乎所有的造假窝点无一例外都隐藏在自然村中,而且造假人员基本都是一家人或者亲戚朋友一起作案,“对于这种家族式的造假行为,预防起来非常难”。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的检察官则表示,除暴利诱导外,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打击力度不够,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打假”专项行动应该常规化,使假冒伪劣食品造不出、运不走、卖不掉。
“现在很多地方把酒作为支柱产业,比如一些粮食大省,出于发展经济考虑可能会忽视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华琳也这样认为。
宋华琳说,目前我国对于酒类产品的监管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真空,“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提到酒类适用本法,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2005年,商务部颁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范酒的批发、零售、储运环节。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一般的食品生产归质监部门管理,流通领域归工商部门负责,餐饮归药监部门管,但根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酒类的批发、零售、储运是归商务部门管”。
“所以目前酒属于商务部的管理范围。而商务部门主要是发展商业、贸易的机构,可能没有那么多人员去管理酒类的问题。而且,由于酒是个暴利行业,所以生产假酒的现象也比较泛滥。”宋华琳说。
(澎湃新闻网 2015.9.19、中国食品招商网 2014.2.9、《消费质量报》2012.9.11)
- 上一篇:酒类渠道专业化的趋势与误区
- 下一篇:酒类企业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