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酿酒行业重要数据解读
时间:2022-05-29 10:56:01 浏览次数:次
4月中旬,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关于酿酒行业“十二五”期间行业大势和“十三五”期间的测算和设想都在此次大会上披露。在新的阶段,酒类行业目标是多少?制定目标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难题?本文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
“十三五”经济指标展望
在此次大会公开的《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对“十三五”期间的产业发展任务进行了具体解析,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和重点,酒精、白、啤、葡、黄、果露酒等六个子行业围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品牌塑造、食品安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社会责任、市场建设、装备提升以及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对“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做出了测算和设想。
根据此次大会上发布的《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预计到2020年,酿酒产业将实现总产量 8960万千升(含酒精及白、啤、葡、黄、其他酒等六个子行业),比2015年7370.06万千升增长21.57%,年均复合增长 3.98%;销售收入达到12938亿元,比2015年9229.17亿元增长40.19 %,年均复合增长6.99%;利税2658亿元,比2015年1871.24亿元增长42.04%,年均复合增长7.27%。(见表1)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十三五”期间酿酒行业的整体经济运行状态将保持良性、健康、稳中有增的态势,各酒种生产总量将呈相对稳定、小幅增长并逐年递增趋势。
2015年行业开始逐步复苏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表示,在经历了2013年和2014年需求和市场深度调整的“阵痛期”后,中国酒业的调整成效已初步显现,整个行业及市场发展总体趋于平稳,并有所回升,在“十二五”期间,企业产品、组织、渠道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对市场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十三五”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429.33万千升,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73%,其中饮料酒产量6412.59万千升,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2%,发酵酒精产量1016.74万千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3%。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229.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3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18.0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93%;上缴税金853.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6%。其中,主要经济效益汇总的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689家,其中亏损企业299家,亏损面为11.12%,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54.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0%。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年饮料酒及发酵酒精制品累计进出口总额49.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32%。
其中,累计出口额1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4.69%;进口额38.1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1%。(各行业详细数据见表2、3、4)
行业发展出现新特征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国民经济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最终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酿酒行业通过深度调整,由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并且逐步走向复苏的一年。市场整体呈现出明显的4大特征:
特征一、消费总量趋于稳定,增速自然回落。
与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类似,人均消费也存在S型的增长轨迹。我国城镇居民酒类产品消费量目前已经达到高点,此后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量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从酒类消费总量来看,未来需求继续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市场需求增速将自然回落,企业靠规模化增量的可能继续下降,去产能、去库存的结构性改革尚不可放松。
特征二、主力消费群体转换,趋向个性化和多元化。
目前,“80后”甚至“90后”已经逐步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主力群体,其消费具有鲜明的特点:更加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和时尚化,更加注重仪式感和现代感,其饮酒观念、场所、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饮酒人群和观念的变化,产品品类多样化的选择,不仅导致消费市场的分流,而且对酒类自身也提出低醉酒度、多风味、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性、时尚性、个性化等新要求。
特征三、购买渠道多样化,营销模式逐步发生变革。
品质、价格和便捷是未来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重要依据,品质良好、价格合理、购买便捷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购买诉求。网购的快速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尽管传统经销方式依然保持主流分销渠道,但网购、连锁、专卖、无店铺等流通方式,在流通体系中的份额将保持快速增长。未来酒类销售将更加呈现多渠道、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格局。
特征四、产品价格区间趋于集中,市场竞争挤压区域空间。
随着政务消费份额的锐减,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成为主流,高端产品为迎合市场纷纷调整结构,价格天花板有所降低,势必压缩中低端产品的价位空间,使产品价格逐步集中,区域市场受到挤压,销售渠道相对收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呈现相互交错、短兵相接的粘性竞争格局。
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
“十二五”期间,酿酒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品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酿酒产区集群,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但中国酒业发展形势及市场仍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社会关注度高,预警机制亟待健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作为特殊食品的酒类产品,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行业应尽快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有效组织与引导企业开展行业自律,加强消费教育,普及酒文化知识,倡导理性饮酒,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努力营造行业的社会美誉度。
问题二、产能增长过快,市场应变能力滞后。
行业高速发展时期企业产能大量增加,国内外资本大量涌入,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保护等等,加剧了酿酒规模的扩张。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产能增长遗留下库存压力过大、销售渠道不畅、消费能力不足、利润空间降低的危机。白酒行业目前的产量规模已超过消费量的一倍,啤酒产量已至少超过实际消费量25%。由此,行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信心,主动适应市场形势新常态,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需求定产量,是保障行业稳步发展的必修功课。
问题三、利润有所下滑,影响企业发展后劲。
为应对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新变化,绝大多数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重新构建价格体系,降低了高端产品价格,加大了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造成收入稳中有升,利润与税金持续下降的被动局面。产品利润率的降低,削减了企业发展后劲,制约了行业科技投入,影响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由此,行业应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产品结构体系,控制产品成本,主动适应消费需求,稳定产品价格,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问题四、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工业进程缓慢。
酿酒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均衡,啤酒、葡萄酒行业通过引进吸收国外技术装备,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升,但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尚有不足;白酒、黄酒行业通过加大机械化生产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距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差距仍然很大。酒精行业规模企业通过升级改造,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逐步提升,但是在全面实现循环经济,资源重复利用,进而提高产出效益方面尚无重大突破。由此,行业应建立科学创新机制,加大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树立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迈进的坚定信心,推动酿酒行业现代化工业进程。
[“十三五”酿酒行业重要数据解读]相关文章
- 東畏,用珠宝解读东方文化等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解读
- 《柳毅传》中女性个体生命意识解读
- 三维足部扫描系统中数据处理的基本设置
-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中的应用研究
- 《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 图示教学在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独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 网络数据流故障及处理
- 基于nrf2401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数据的采集与应用研究
- 2022经验交流:把握行业特点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 2022行业协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情况报告
- 关于加快XX市托育行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 行业动态
- 新形势下煤炭行业发展现代煤化工的思路研究
- 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客观展示
- 行业发展需要新转型
- 上一篇:岁月微醺自佳酿
- 下一篇:百米冲刺被慢跑取代中国白酒行业增长趋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