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29 12:56:02  浏览次数: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提出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开设的新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根据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按照切实可行、构建模块化课程群的设置原则,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形成“职业学科”课程观,对传统“专业学科”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设置,培养适合食品行业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设计以食品行业企业调研为基础,全面、准确地把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保证毕业生能够直接上岗,较快适应岗位要求,使学生成为“专业的人、职业的人、创业的人”,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食品行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的方式。

(3)课程设置明确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即设置必修课,保证学生掌握专业职业能力;设置专业选修、综合素质选修、基础加厚课程选修等,对学生的课程约束转为较灵活的学分约束和学力约束,有利于学生专业拓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扩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课程体系建设的设计思路

(1)市场调查,企业专家参与。对浙江省和台州市食品行业进行调研,由企业管理者、岗位从业者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分析行业特点和岗位人才定位。根据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其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分解为能力和素质模块,最终形成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3个模块化课程群。

(2)优化整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适应岗位需要为原则,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比重。专业基础课以“够用、实用”为度,通过优化整合,压缩比重。以“职业学科”为主线,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形成岗位技能训练模块,结合专业素质培养需要,根据综合化和合理化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

(3)课程内容与“双证制”有效衔接。将职业标准要求内化于专业核心课程中,形成标准化课程体系。紧贴国内外食品行业技术前沿,融合行业成熟技术经验,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或修订专业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材,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及时修改。

二、课程体系结构

1.公共基础模块

包括思想政治课、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

导、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辅导等课程。共482学时,占总学时的18.49%。

2.专业基础模块

为本专业核心技术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基本技能的课程。本专业专业基础课程7门,共585学时,占总学时的22.44%。

3.专业核心模块

培养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根据食品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的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10门,共683学时,占总学时的26.20%。

4.实习实训模块

培养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实习实训课要根据职业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训练。第一学年安排专业基础技能实训,第二学年安排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第三学年安排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根据实习实训内容,时间为半周、一周、数周直至整个学期。共690学时,占总学时的26.47%。

5.选修模块

(1)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根据学生专业拓展需要设置,本专业开设专业选修课程10门,每学期开设两门供学生选择。共167学时,占总学时的6.41%。

(2)公共选修模块。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需要设置,包括艺术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及其它专业课程,其中艺术教育选修课至少选1门,并通过考核取得2个学分。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见文后表1。

三、课程体系的特点

1.体现以食品检测与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的全面素质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食品检测与营养食品加工为核心能力、产学紧密结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2.根据职业学科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打破传统专业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打破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3.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内化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证书”教育。课程结构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围绕岗位群核心能力,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职业素质训导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遵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之间的联系规律,形成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因此,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后,已具备考取高级食品检验工、高级营养配餐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形成以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学习推动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就业前景,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增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采用“渐进式实训教学法”,对单元操作技术反复训练,使之达到娴熟水平;采用“模拟企业活动、项目主题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

5.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模式。形成以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等带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在仿真或实际生产环境中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单元技能反复演练,综合技能集中强化。实践教学分为3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的模拟实训,如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配餐、食品加工技术训练等;第二阶段是在校外实习基地相关岗位进行的生产实习;第三阶段是在校外相关工作岗位进行的顶岗实习。

我们利用学生的两个暑期和第六学期,制定了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整体计划。即第一个暑期安排学生到食品企业体验实习一个月(当工人),使学生感受食品行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责任;第二个暑期安排学生到食品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生产实习一个月(给企业质检人员当助手),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第六学期到食品企业顶岗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在企业中锻炼成熟。

6.制订符合实际需要的考核标准,研究灵活、恰当的考核方式。研究切实可行、真正能够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如:理论课程避免以单一书面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在考核内容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避免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无效题型。实践课程的考核,要注重学生操作程序、操作关键点的考核,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课程论文考核一定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范围要小,内容要实际、具体、可操作,避免假大空。因此,要求专业教师认真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职业能力;通过综合考核检验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四、小结

1.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实现有效教学。教师素质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实现有效教学、实现人才培养方案预期目标的前提。因此,应加强教师在教学理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积极创造条件,在专业课中推行“一课双师制”,即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加强课程整合与融合,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我院已初步建成化学基本技能、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加工等多个综合性实训室,使用面积700多㎡,拥有设备仪器总价值达200余万元。基本能承担营养配餐、食品检验等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和学生校内实训。作为重点专业建设,学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更新和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

3.校企合作使产学模式初见成效。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已与台州市多家食品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聘请多位食品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聘请多位资深专业人士为学生授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6.

[2]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武爱平.构建以项目形成课程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J].职

业技术教育.2006,(17):29-31.

[4] 姜大源.学科课程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6,(7):14-17.

[5] 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

教育(教科版),2004,25(28):15-18.

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体系建设 探索 营养 实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