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校企所”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讨

时间:2022-05-29 13:07:01  浏览次数:

zoޛ)j馟iKM@t^]v_tMMr'ܞj0h({kǦ'b۬+iۚ计划中都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高校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很多院校都新增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来培养行业急需的人才,可以预见在未来5年内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将呈现井喷态势,这也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介绍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阐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合肥学院为例介绍了“校企所”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至今已有50年有余,目前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共计296所。但很多高校仍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学习很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仍然较差,很难适应食品行业的现实需求。

1.1 大众化教育驱使专业调剂,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需求變得多元化,全国大多数高校均大范围扩招,虽然使我国的高考升学率显著提高,但也使学生对自身所报考专业认识不足的问题凸显。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发现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没有认知,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导致大二开学时该专业的学生转专业人数越来越多。该专业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高,学生专业水平较低。2016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已达770万人,另外还有30万海归以及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共计1 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就业[1]。这一系列问题将导致当今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也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1.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教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系列的专业慕课、国家级精品公开课陆续上线,各地高校师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在线学习、分享专业知识。此外,理论教学所需的投入少,学校一次性投入建好教室和多媒体,就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通过自身的理论学习和调研,也能很快掌握该门理论课的教学,且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比较直观,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考研热”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功利化,把学习精力都放在理论课学习上。以上方面都促使各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学生重视理论知识学习。

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都投入不足,这主要表现为对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也包括军训、社会调查以及未纳入教学计划的科技制作、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等环节。除了大一的公共实践课和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的课外实践外,属于专业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就只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受到教学总学时的限制,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往往有限。尤其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理工科,理工科实验不同于文科实验,需要购置大量的器材和设备,小型耗材需要每年采购,大型仪器需要定期维护,这无形增加了学校的办学经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往往办学经费有限,无法及时满足实践教学的投入需求,导致仪器设备更新缓慢,使教学与社会发展实际脱节。

1.3 学生实践环节的参与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将创新教育作为全国教育工作的重要改革方向,每年国内都有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大赛举办。由于专业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实验课始终停留在验证性、基础性的实验阶段,在实验设计上与实际专业领域的现状联系较少,设置的实验项目也往往是针对理论课本上的一个知识点,却很少结合行业实际问题或行业热点问题,使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工厂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学生打卡式地参观企业,无法深入了解食品行业的现状。加之当今学生的功利心较重,只看重考试成绩,对实践环节的参与也不够。这样学生无形中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缺乏实践能力,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不善于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2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 实践教学对本科高校的重要性

实践性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将专业课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大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重要作用[3]。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实验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践技能,而且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树立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传统的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不同,有着自身的本科教育特点,不同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立足当地,为该区域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实践人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建校时间不长,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运而生[5]。如何准确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术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区别,真正培养出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建立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

2.2 实践教学对食品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考扩招,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本科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食品专业的毕业生也良莠不齐,不仅给企业用人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给后续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心中的印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食品企业招聘过程中,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很难应聘到相关职位。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将内化的知识转变为外化的操作能力,一方面自身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对今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工作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具备快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上岗后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节约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优势明显。因此,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是十分必要的[6]。

2.3 实践教学对社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校内实验教学都开展得很好,但校外实践教学都相对薄弱。由于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地方的相关企业接触较少,未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无法指导学生开展校外企业实践;此外,由于校内的教学计划,本科高校的学生校外实习大多集中于第7、8学期[7],此时大学生将面临考研或者就业,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外实践中,无法达到校外实践的目的。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培养的,单从实验室教学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所接触到的实验项目受人力和物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实时更新,与当今的行业发展相匹配;学生也常常感觉实验单一,没有创新,降低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日常教学环节,不僅要在本科教学执行计划内为学生提供较完备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而且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践环节,主动走出实验室,面向地方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校企所合作,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提升实践教学的内涵和质量。

3 合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企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8]。为了解决目前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以上问题,合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校企所”模式,与企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与研究所建立校外合作,从多角度改善实践教学质量。

3.1 理论教学中的“校企所”合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极具工程背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9]。通过“校企所”合作,聘请企业及科研院所的高级人才来校联合进行理论授课,为学生现场教学,指导实训,并举办专题讲座[10],这不仅弥补了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丰富了理论授课内容,解决了高校教师因缺乏相关行业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行业的发展和理论知识的应用更新不够了解的问题,而且拉近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

3.2 实践教学中的“校企所”合作

实验课是学生经过理论课学习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第一步。通过创新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模式,校内校外双相发展,即企业、研究所的项目进入校园实验室,转化成若干小实验融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中,这样不仅解决了实验教学过程中投入不够的问题,而且能让实验教学更加实用。

工厂参观、企业实践、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内实验环节的基础上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更进一步。通过“校企所”联合创建实践基地,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的各种实践需求。学生既可以参加集中实习实践,也可以自主联系相关企业院所去实习;既可以在企业车间里学习生产操作,也可以在科研院所参与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有效加深了对食品企业的了解及对该专业发展前景的认知,提高了其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3 第二课堂的“校企所”合作

第二课堂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在以往的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项目中多偏向于理论研究,而应用型项目偏少。通过“校企所”联合培养模式,更多实践性的项目出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合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个数逐渐增加,在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的联合指导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还积极参加了2届安徽省食品创新大赛,迄今为止共取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的好成绩,为合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安徽省的认可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4 合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企所”模式取得的成绩

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向外延伸、向内扩充”的多维度合作,建立了“校企所”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新模式,该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彌补了课堂理论、实验教学的不足,提升了学生校外实践的质量,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落到实处。通过“校企所”教学模式(图1),目前已建立稳定的企业合作单位13家和科研院所6家(表1),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单位,扩充了毕业论文的开展场所,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向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变,高等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实践教学,建立“校企所”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真正与市场结合,与食品行业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淇淇,李欣芮,樊秦,等.关于提高生产实习质量 完善评估体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6):9-13.

[2] 杨广武,胡松青,张亚萍,等.建设四类实验资源 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59-162,166.

[3] 程琦,艾有伟.管理学视角下实践性教学高效组织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204-205.

[4] 陈支武,张德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2,31(8):167-170,189.

[5] 沈奇,张燕,罗扬.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36-38.

[6] 叶阳,王洋,王凌云,等.地方本科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措施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8):6085-6087.

[7] 黄小丽,张宝善,赵武奇,等.浅析食品工程专业校内 企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现存问题:基于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情况调研[J].农产品加工,2018(8):96-98.

[8] 蔡敬明,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9] 邹容,张美霞,游玉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7):141-142.

[10] 李云芳,孙向阳,隋继学.校企合作框架下食品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5(2):84-86.

推荐访问:基地建设 探讨 培养 实践 食品科学


[“校企所”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