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5-30 12:00:03 浏览次数:次
摘要:本文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2013年中国“钱荒”危机两个典型的流动性危机事件出发探讨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共性特征,并结合当前中国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体系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做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性危机;钱荒;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2
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界定
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在2008年的文件《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中指出:流动性是指银行实现资产增值、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不包括发生不可接受的损失。我国银监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9年下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第三条指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从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原因看,商业银行运营效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定价能力、客户基础甚至员工流动都可能诱发流动性风险。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与其经营能力密切相关,经营能力强的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概率也较低。
二、国外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事件分析
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是近年来国外典型的一次具有巨大破坏力和影响力的流动性危机,其形成、传播、扩散、爆发具有典型的金融危机传导特征。
一般认为,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端于2007年2月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但从2007年2月至7月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尽管出现了最大次级房贷公司破产、诸多对冲基金崩盘,但并未对主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次贷危机尚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然而房地产信托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最终导致了大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开始升级,流动性危机全面取代了财务危机成为此次金融危机升级的重要特点,直到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破产清算,金融危机达到最高潮,并最终导致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流动性危机是此次金融危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此次金融危机具有如此之大的冲击效应,最主要的原因是财务危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将风险放大,并引发了更大的财务危机和风险重定价,各机构出于谨慎的考虑纷纷收紧了信用,导致了更大的财务危机,金融体系形成了负反馈链条,并最终波及到了全球实体经济,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二是除少数金融机构确因财务危机破产之外,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的原因是流动性不足。以雷曼兄弟为例,尽管到目前为止破产清算工作还在进行,但清算组认为按目前的进度,雷曼兄弟在清算完所有债务后很可能还会有结余,也就是说,雷曼兄弟破产的真正原因是流动性不足而非财务破产,而恰恰是雷曼兄弟的破产将此次危机全面扩散至全球。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此次金融危机其实更像是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作使得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财务风险而是流动性风险。这一点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三是过度的金融工具开发将很多原本不在次贷链条中的企业和投资人拉了进来,扩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华尔街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基于次贷基础业务开发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按揭抵押债券MBS,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诸如资产支持证券ABS、 担保债务组合权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等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由诸多非次贷链条中的企业和个人购买。不可否认这些产品的开发对金融风险的分散具有一定作用,但金融风险分散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风险的扩散,在风险暴露过程中将更多的人拉下了水。
三、国内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事件分析
2013年6月的流动性危机在中国银行业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慌,也给所有国内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上了一堂无比生动的流动性风险警示教育课。对于局外人而言,此次流动性危机似乎是突然袭来毫无预兆的,又似乎在突然之间烟消云散。然而,从笔者近几年的资金管理工作来看,这一切的发生也并非毫无预兆。
打开近几年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表不难看出,每当临近春节、季末、年末等特殊时点,资金价格均较往日显著攀高。以比较具有市场代表性的7天SHIBOR利率看,2010年至2014年10月,这5年间每年的最高7天SHIBOR利率分别发生于2010年12月31日(年末)、2011年6月23日(季末)、2012年1月18日(春节)、2013年6月20日(季末)和2014年1月20日(春节)。除上述日期以外,其余春节、季末、年末等特殊时点前期(大约5至10个工作日)的资金价格也显著高于当年平均水平。2013年6月份之前,为维护市场稳定,央行通常在上述时点到来前大量投放流动性以应对市场的资金紧张,因此虽然也有偶尔的个别违约事件,但总算有惊无险,平稳度过,并未引起市场的充分关注。
2013年春节前后,央行再次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用于稳定市场,资金面再一次靠着央行度过了难关。但是自3月份之后,央行持续通过正回购收缩流动性,市场资金面供求状况逐渐出现了微妙的变化。5月份中旬开始,市场短期资金利率悄悄的走高,融资开始变的困难,各家商业银行开始感觉到流动性压力,并预计6月份资金面可能将更加紧张,但同时,长期形成的央行依赖症又让各家银行产生了侥幸心理,不愿意多付成本加大融入长期资金。至6月上旬,资金融入愈发困难,短、中、长期同业资金价格一路攀升,市场呼唤央行救市的呼声越来越大,然而央行一反常态不为所动,继续按部就班回收流动性。即使在拆借利率飙升的6月20日,央行仍照常发行了20亿央票,彻底打碎了市场憧憬种种央行放水的幻想,并直接导致了6月20日当日回购利率恐慌性的极速上涨。
事后看来,似乎央行的不作为是此次流动性危机的直接原因,这一点笔者并不否认。毕竟如果央行还是像前几年一样每到春节、季末、年末就投放大量的流动性的话,这一次流动性危机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然而在这个直接原因之下,各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发展是造成此次流动性危机的根源。
一是2011年至2012年央行信贷政策收紧致使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攀升。经过09年、10年的信贷大跃进,央行在2011年至2012年开始实施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连续3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并压缩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配给,导致大量企业、政府机构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社会融资成本持续攀升,成为流动性危机爆发的宏观背景环境因素。
二是在此基础上,以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各家商业银行开始进行“金融创新”,将大量无法通过表内贷款实现投放的项目绕道同业科目进行投放,创设了诸如买入贩售资产、应付账款、同业投资、同业代付、委托贷款投资等五花八门的同业资产科目用于满足企业、政府的融资需求,资产总量开始急剧攀升。
三是在央行连续几年每逢关键时点习惯性释放流动性的示范效应下,各家商业银行逐渐形成了“以短配长”的投机型资金交易模式。即通过吸收短期同业资金(期限通常在6个月以内)用于长期同业资产配置(期限通常在1至3年)的资金需求,用于获取资金期限错配收益,成为流动性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此外,各家商业银行长期形成的“冲时点”存款考核模式也客观上为此次流动性危机推波助燃,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上演了近10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最为严重的一次流动性危机事件。
四、国内外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的比较分析
尽管2013年“钱荒”事件与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程度和破坏性上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流动性风险事件的研究分析却有较多的可比之处。
(一)流动性风险作为现代金融体系最为重大的风险具有越来越大的冲击效应
流动性危机尽管起因是实体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但由于金融机构普遍的高杠杆性,看似不太大的直接财务损失(即使是08年次贷危机其直接财务损失也不会超过1万亿美元,仅占全球当年GDP的2%)却极易导致全面的流动性危机引发巨大的间接损失。随着全球基础货币存量的不断增长,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流动性危机对经济的冲击性也越来越大。
(二)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爆发的诱因都与金融机构过分追求利润的运营模式密切相关
尽管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与经济金融环境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作密切相关,但上述因素并不足以爆发流动性危机。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13年中国“钱荒”危机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金融产品过度创新(次贷衍生品)和资产负债期限过度错配(以短配长的投机交易模式)成为了流动性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善有助于缓解流动性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和2013年“钱荒”事件之后,尽管引发危机的经济金融环境并未根本性改变(美国房地产价格直到2011年才出现小幅恢复式上涨,中国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也没有根本性解决),然而金融机构在经历危机的巨大冲击之后开始了自发调整。如美国金融机构采取了去杠杆和减少衍生品研发及交易、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缺口管理和考核等一系列措施调整和改善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通过上述措施在引发危机的经济金融环境并未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强了自身对流动性风险的抵御能力。
五、进一步做好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起动态流动性期限缺口管理制度
实际上在“钱荒”事件发生之前各家商业银行已经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和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需要进行流动性期限缺口管理。之所以上述管理措施没能制止流动性危机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上述管理基于静态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没有或较少考虑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恶化对流动性期限缺口管理的影响。
事实上,当真正的流动性危机来临时,以往运作顺利的各类融资渠道往往被关闭,而同时自身的有效负债(如个人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却面临巨大的考验,形成双重冲击,导致前期的流动性缺口管理措施不再奏效。为避免下一次“钱荒”到来前的再次措手不及,商业银行及监管机构应建立起动态流动性期限缺口管理制度,将外部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加入进来,确保流动性期限缺口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金融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对流动性的潜在影响
美国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2013年中国“钱荒”危机也与金融机构创设的一系列五花八门的同业业务密切相关。金融机构不能仅以盈利为唯一标准无约束的创设各类金融产品,而必须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双重目标合理、有序、有度的开展各项金融创新,充分考虑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对产品创设的影响及发生流动性危机之后的应急方案,确保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流动性影响程度的可知、可测、可控。
(三)高度关注流动性危机中的短板效应
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具有短板效应和强大的传染性,即市场中流动性管理水平最低的商业银行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商业银行,连锁反应持续发酵最终连流动性管理一贯良好的商业银行也出现流动性危机。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流动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对各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定期打分,对排名靠后的商业银行采取提高缺口管理标准、限制资产增速等措施提升其流动性管理水平,从而提升金融机构整体的流动性危机防控能力。
(四)引导商业银行建立更科学的存款营销考核机制
各家商业银行长期形成的“冲时点”存款考核模式客观上为2013年“钱荒”危机起到了推波助燃的作用。实际上历年来“冲时点”的存款考核模式已经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较大冲击,以往每逢月末、季末、年末等考核时点资金价格上涨似乎成为必然,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给各家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甚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看到,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出台相关的政策限制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的冲动。后续应重点从考核源头出发杜绝一切形式的鼓励“冲时点”或变相鼓励“冲时点”的考核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设置诸如存款日偏离度等考核指标进一步控制好存款的大起大落,平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波动性。
参考文献:
[1]巴曙松,王璟怡,王茜:《流动性风险监管:巴塞尔协议Ⅲ下的新挑战》,《中国金融》,2011年第1期.
[2]费方域,江鹏,陈笛霏:《银行体系内生流动性风险及监管理论评述》,《新金融》,2012年第8期.
- 上一篇:浅论基层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
- 下一篇:儿童节,我们的狂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