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30 13:07:02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移动端迅速发展和普及,微信作为一项成功的手机软件被越来越多人熟悉并使用,而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特有的信息传递途径给广大用户带来独特的体验。将这种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运用到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工作中无疑是一种创新突破。因此,在对协同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梳理的基础上,以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讨论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协同创新中心;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4.023

1引言

在这个信息发展飞速的时代,手机移动端无疑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同时也是生活和工作最为重要的工具。微信的诞生无疑加深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它已经不再是一款简单的手机应用,功能的不断创新使微信成为电子革命的重要代表。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更是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它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如新闻、报纸、杂质等,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全面的信息沟通,不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还包括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更精确、更快速的特点。据统计,在所有微信用户中有80%左右的用户都或多或少有关注微信公众号。不论是业营销、产品推广还是新闻娱乐,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纷纷涌现,更值得一提的是,各大高校也逐渐地将微信公众平台运用到日常宣传和科研管理工作中,更为有效地推进了工作的进展。

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计划提出了四大协同创新模式:即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两项重点任务:即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2011”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无疑给各大高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大时代需求的背景下,协同创新中心产生了,它是“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实现创新改革、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以说,在整个“2011”计划中,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尝试着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工作的优势

协同创新中心一般来说是由多家单位共同组成,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突出体现“协同”和“创新”二词,不仅局限于科研上的协同创新,更应体拓展到管理层面的协同创新。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会造成多家单位间沟通不便、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共享、信息传播较慢等诸多不便,不利于中心内部更好地协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方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好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方便快捷

通过手机就能实现中心内部的联系和沟通,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小,随时了解中心动态。一些新理论、新成果等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布,方便中心人员了解各单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统计。

2.2内容推送及时

专人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定期把中心或相关领域的最新新闻发布到微信,省去了科研工作者自己搜索、查找的时间。中心通知、重大新闻等消息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发布,使中心各成员快速、准确了解中心的最新动态。

2.3传播范围广

关注中心微信公众号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转发好友、分享朋友圈等方式将中心的新闻动态进行传播,特别是一些代表性成果、学术交流、重大新闻等。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心的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3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为了解当前学者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情况,笔者以“微信公众平台”+“协同创新中心”为主题,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库中进行检索,截止到2017年6月5日,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文章。笔者又以“微信”+“协同创新中心”为主题进行检索,同样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文章。现阶段关于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体系构建、案例分析等方面,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中應用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创新性地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切入点,进一步论证微信公众平台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法、分析对比法、综合分析法等。文章构思初期,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协同创新中心的文献,包括图书馆的期刊、杂志、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参考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案例,同时利用手机微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题进行微信公众号搜索,查找由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查询结果见表1、表2。

2014年度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共24个,其中能在微信中搜索到的公众号共10个,占总数的41.2%。

笔者在微信中共搜索38个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可以搜索到微信公众号的有12个,占总数的31.6%。可以看出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没有采取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科研管理管理方法。

4以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4.1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北京市教委认定,由北京农学院作为牵头单位,协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北京蒙草节水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高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乡土抗逆、耐瘠植物种质创新及种苗产业化应用;滞尘吸霾、涵养水源的林果生态系统结构建立与生态功能提升研究;林果高效生态园构建与产业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示范;节水、节能、节力关键技术集成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研发应用等。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林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的目标,在已有机制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成果管理机制、国内外人才流动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

4.2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2016年,中心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制定的11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6项、北京地方标准3项;获得3个植物新品种,其中国家林业局授予新品种权1个、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2个;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41项;获国家版权局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其中SCI论文35篇;结题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项;被政府部门采纳成果2项。

中心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项;制定的11项标准;获得3个植物新品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41项;获国家版权局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108篇;结题项目12项;被政府部门采纳成果2项。

“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9月创建的,设有中心概况、科研体系、新闻动态3个栏目。目前发布40余条信息,包括新闻、通知、学术动态、科研成果等,浏览总次数达1300余次。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效果,微信公众平台都远远好于短信、邮箱、海报等传统方式。

5结论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理念不足、内部单位协同度不高、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科研人员创新意识不足等。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中心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这种简单、快捷、高效的工具。但就目前笔者调查结果显示,微信公众号在协同创新中心中的应用率不足40%,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没用利用这种现行有效的管理方式。而对于已经创建的微信公众号来说,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动态更新不及时;界面模板不规范;微信内容较单一。传统的管理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新兴管理方式和意识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孙丽昙. 网络信息传播:一种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分析研究[J]. 现代情报, 2007,5(5):8184.

[2]张冬妹, 贡喜萍. 基于微信公眾平台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J].信息技术, 2014,1(30):162.

[3]隋祎.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7):219.

[4]危怀安, 疏腊林, 聂卓. 我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1(18):7073.

[5]危怀安, 聂继凯.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3,1(1):107113.

[6]张秀琦. 基于“2011计划”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28(2):6263.

[7]韩强. 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 2013,5(5):1519.

[8]李阳. 微信公众平台的角色定位与功能调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1(2):5761.

推荐访问:协同 管理工作 公众 创新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