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几个基本问题
时间:2022-05-30 14:21:01 浏览次数:次
摘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提出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亟需回答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怎样在新时代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依据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正确认识、科学理解上述基本问题,有利于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更高境界、更强本领、更优作风、更好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关键词:习近平;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19)03-0005-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增强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下简称“四个自信”)作了一系列新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怎样自觉增强“四个自信”等一系列时代课题。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根本经验总结,是敦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首要前提,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拟就“四个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依据、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价值、怎样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等基本问题作些探讨。
一、“四个自信”的形成和发展
“四个自信”形成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但其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却与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巨大成就密不可分。
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探索我国社会革命道路的同时,勇于自我革命。正如习近平所说:“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① 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毛泽东便在总结我们党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以农村革命为中心最终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其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经过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建立起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著名的“一化”和“三改造”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一五”计划基本完成后于1956年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便开始了20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探索”。正是这些艰辛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成果,成了“四个自信”提出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②
习近平2017年4月在广西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逐步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表明“四个自信”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2年,邓小平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今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③ 从而宣示了我们要走的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④。这就正式明确了我们走的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对这条道路的国情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作了系统阐述。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强调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邓小平理论,并对其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作了系统阐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概括地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了民族复兴新以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⑤。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经过改革开放13年实践检验后,最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作出的表述。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对完成党的各项目标任务“充满信心”⑥。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最早表述。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九十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⑦ 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⑧ 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较早表述。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讲话,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整体战略要求,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⑨。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列在一起作为整体思想提出来。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几个基本问题]相关文章
- 上一篇: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形成的历史脉络
- 下一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治党方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