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问题的定量分析
时间:2022-05-31 14:21:01 浏览次数:次
[摘要]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对腐败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实施定量分析,对于腐败问题的分析作出了独创性的尝试,最终说明了在一个充分制衡的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实施腐败行为。
[关键词]腐败;成本;收益;制衡
[作者简介]陈根,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讲师,广东广州51032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064—03
引 言
关于腐败问题的文献可谓如过江之鲫,不胜枚举,这类文献各自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等一个或多个角度对腐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于我国实施反腐倡廉的举措也提出了不少明智的建议和方案。但作为一种理论探讨,上述论著多以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述腐败的因果关系及反腐之道,鲜有建立数学模型实施定量分析的方法。鉴于此,笔者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对腐败问题实施定量分析,希望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一、模型的提出
英国政治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在建立任何制度之前,应当假定所有的人都是魔鬼!”此言初听起来似乎失之偏颇,但细想之后却又发人深思,如果从制度建设和预防“作恶”的角度看,此言正好启发我们在某种“抽象人”的假设之下去探讨社会问题的因果关系及其解决之道。因为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鉴于此,本文假设: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具体到腐败问题,假定任何人只要预期腐败的期望收益大于其期望成本一定数额,他就会竭尽全力地寻找实施腐败的机会。进一步假设,所有的腐败问题都是贿赂问题(权钱交易),将可能实施腐败的人们分成两方,行贿者和纳贿者。同时,任何人可能的腐败行为都要受到他人一定的制衡,为了解除这种制衡,腐败当事人必须向所有可能制衡他的人行贿。
如果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即便运用M0nte cado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运算的次数再大,运算的误差也还是可能很大。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考虑增加制衡的人数或高薪养廉又会增大反腐败的成本,其后果是反腐败的效率会降低。但是,笔者的主旨是如何减少腐败发生的概率。因此,只需要估计出P发生腐败行为的期望成本的一个下界即可,如果考虑到阻止P发生腐败行为的成本与效率,就要事先充分收集所有与P可能发生腐败行为有关的信息,从而使我们估计的下界尽可能地接近其下确界。作为对腐败问题的定量分析,笔者只是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这些都要留待学术界逐步完善。
[责任编辑:荷 叶]
[腐败问题的定量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