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19世纪中日两国留学生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31 14:28:02  浏览次数:

摘要: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为摆脱落后于西方的局面,纷纷向西方国家进行学习,其重要方式之一便是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然而,其最终取得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其不仅受中日两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而且归国留学生在两国的地位差异也对其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日本;近代教育;留学生

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主要是以儒学为代表的圣贤经典,在传统经典的影响下“崇尚义理、轻视方技”便构成中国传统的价值準则。传统教育对象仅限于士,其他社会阶层包括农工商则被排斥于教育之外,即所谓的“舍士无学,科举之外无教育”。中国传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官本位教育,但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清政府为摆脱自身困境,不得不进行社会变革。因此其大力开展洋务运动,采取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以及进行学制变革等一系列措施。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当时社会风气并不开化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许多缺陷。首先,接受并引进西学并不是清政府整个统治阶层的共识,而仅是小部分较为开明的官员提出的主张有限度地学习西方,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受到许多阻力,如:洋务派在创办京师同文馆时受到顽固派的极力反对,为此,同治六年士大夫以天灾作为反对设京师同文馆的理由:“今日自春及下,久旱不雨,屡见阴霾蔽天,御河之水源竭,都中之疠疫行,本月初十日大风昼晦两时之久,此非寻常之灾也……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京师中街谈巷议皆以为同文馆之设,强词夺理、师敌忘仇、御夷失策所致。虽然洋务派最终取得胜利,但是顽固派依旧对其产生众多不利影响。此外,当时落后的社会风气也是阻碍西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在第一批来同文馆参加考试的72人中,多半是潦倒不顾及“廉耻”者,第一批出洋学生中,也多是家境贫困的穷孩子。教会学校早期的招收对象也是穷人甚至是乞丐。因此,清朝在十九世纪后半期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始终受到众多因素的阻碍,从而延缓了西学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力。

日本素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江户时代中期“寺子屋”的私塾已相当普遍。据说19世纪中叶日本男子的识字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而女子也达到了百分之十五,成为亚洲国家之首。至明治政府成立之后,更是大力推行“文明开化”,加大对西方先进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引进,在教育方面更是推行一系列政策。1873年伊藤博文(1841~1909)在发表政令时指出:伟大的文明意味着使“上下层人”都受教育,这个任务必须迅速实现,以便日本在世界富强之国中能占有适当的位置。日本在这一教育改革思想指引下更加有序、稳定地发展而来。据统计,明治六年(1873)日本共有小学12580所(其中公立8000余所,私立4500余所),适龄儿童就学率达到46%.而到1879年,政府修改《教育令》时,小学校总数达到了28205所,学童数量翻了一翻。

清政府为缓解国内外危机,被迫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同时为了减少雇佣洋人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便开始大力扶植本国的西学人才。这些西学人才学习的内容也仅限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毫不涉及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因此,“西人谓华人所学西法,皆浅尝辄止,有名无实。盖总其事者,不精其学,未识师技优劣,课艺高下,往往为人蒙昧,所以学生每况愈下,不如人。”据此便可以清楚的看出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评价。与此同时,清政府对留学生的管理也十分严格,而且始终奉行“中体西用”的方针,因而这些留学生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时,也必须接受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教化。此外,在留学生归国安置的问题上也是由清政府进行分配,他们毫无选择自己职业的自由,由于清朝大多数官吏既不懂得西方先进科技,也不知道当前的国内需求和世界趋势,致使大多数留学生都所学非所用。清政府对这些留学生并不相信,对留学生并不委以重任,在加之当时的社会思想并不开放,许多留学生都被视为假洋鬼子,备受歧视。严复1879年,严复回国到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之后李鸿章又命其到新设的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担任总教习,此后便无调配。因此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许多留学生放弃在国外所学,而又转身投入科举考试,考中的升官发财、落榜者难以谋生,正如一首北京竹枝词所讲:“各国归来留学生,一经朝考上蓬瀛。可怜不及格人在,如要谋差需自行。”然而日本留学生的处境却与中国大不相同。自明治政府成立后,日本便开始加大留学生的输出与管理。明治四年,政府制定《海外留学生规则》,并明文规定:“官费留学生由文部卿统一规定,费用由国家统一支付。”1875年以后,政府不再进行分批派遣留学生,而是改为由国家统一选拔,其特别重视当时欧美国家不同学科的发展情况,将留学生派遣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业进行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快速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成果。与此同时,为整合朝野思想,政府发布文告,要求武士、平民等人要“顺时势,识大体,去以往之陋习”,使日本整个社会阶层都对对政府的外交方针给予协助。从而加速了日本整个社会的文明开化,减少了那些顽固派的阻碍,提高西学的地位以及广大社会阶层对其的接受程度。留学生在归国之后亦受到政府的重视,不少人担任了明治政府的要职,成为日本近代化的重要力量。

因此,通过中日留学生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中国留学仍受本国封建专制的束缚,归国之后只能从事军事、技术部门服务,而从未能踏进封建统治集团的上层,因而对国家体制近代化方面难有作为。而日本政府在留学政策方面更加宽容、开放,留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而且也能够涉及政治、法律制度层面,是日本文明全面向西方靠拢。同时,对留学归来的学生委以重任,从而替代原本雇佣的洋人,使日本文明逐渐独立并在世界站稳脚跟。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推荐访问:两国 留学生 中日 世纪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