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工具实在论理论内涵及悖论分析
时间:2022-05-31 16:28: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 工具实在论是唐•伊德科学解释的核心观念之一,它突出了科学理解中的工具因素,为科学理 解提供了一种工具化的维度。其内涵包括:工具与工具的使用活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工具是 前理解结构;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科学并非理论,而是实在。但是,这一观念忽略了个人旨趣 、理论作用、视域差异及工具地位。事实上个人旨趣决定着科学家制造工具和选择工具的过 程,理论与工具的作用需要辩证地看待,视域差异决定着实在的样式,工具是知觉的延伸。对 工具实在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伊德后现象学的相关问题。
关 键 词:唐•伊德; 工具实在论; 工具
中图分类号:N 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09)03-0201-05
2007年4月,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在上海作了题为“解释战争:谁代表科学”(Interpreta tion Wars:Who Speaks for Science)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声称自 己是工具实在论者,但是他却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实在论(realism)。面对听众的疑惑,他很 快作出了解释:他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实在论。2008年伊德的后现象学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 引起了关注,2008年似乎可以称为“后现象学”运动的标志年。首先是美国人文社会科学杂 志Human Studies刊载了6篇关于“后现象学研究”(Postphenomenology Research)的文 章;接着SPT的电子期刊在春季又刊载了6篇围绕“后现象学:历史和当前视域”(Postphenome nolog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Horizons)的文章,这些都使得后现象学即将成为关 注的对象。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伊德思想的介绍分析文章相继多了起来[1-3]。但 是,关于他的后现象学理论却多是点到而已。因此,随着与伊德相关的后现象学运动的兴起, 为了研究这一运动本身,对工具实在论的研究实有必要。
一、 伊德的工具实在论
伊德在总结科学解释的历史过程时,把科学中的工具活动趋势作为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同时这 也成为他工具实在论的理论基础[4]。
首先,他对哲学史若干人物的思想进行了梳理,从而获得“科学工具化”的证据。他的梳理范 围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时期。他首先从海德格尔(M.Heidegger)和怀特海(A.N.Wh itehead)对科学的理解出发。他在海德格尔的《技术的追问》(1954)和怀特海的《现代世界 中的科学》(1963)等著作中找到了证据。随后他又把目标追溯到了伊恩•哈肯(Ian Hacking ),他把哈肯看做和他相似的人物,在哈肯的《再现与干扰》(1983)中找到了“科学工具化” 的迹象[5]。此外还有法国的拉图尔。伊德重点描述了拉图尔在《实验室生活》(19 79)一书中的相关思想。还有Peter Galison,他的《实验怎样结束》(1987)和《想象与逻辑 》(1997)都提到了“科学工具化”的相关思想。
然后,伊德回到了自己的文本,在其中找到了此命题。他认为,在他的《技术与实践》(1979) 和《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两本书中都提到了这一命题:科学将自身体现在技术—工具中 。而且,这一命题后来在《工具实在论》(1991)和《扩展的解释学:科学中的可视主义》(199 8)中得到了深入阐释此处所提到的内容均在其演讲报告中有所说明。。
那么,工具实在论到底是在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工具实在论思想,我们通过对比三个不同模式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 模式1代表了传统的科学解释模式,主体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了科学(理论)。模式2表述了传 统模式考虑到“工具”因素。在这一模式中,工具是主体感官的延伸。“主体”成为带有工 具的主体,拥有工具成为主体的新的形式。模式3将尽量地表达伊德的思想。在这一模式中, “工具”是实在得以呈现的中介,而并非主体利用的工具。科学也表现为实在,而并非理论。
根据模式3我们可以归纳出工具实在论的四个主要内涵,分别是:①工具与工具的使用活动是 两个不同的范畴;②工具对于主体来说并非是主体感官的延伸,而是前理解结构,对于实在来 说,工具是实在得以呈现为主体所感知的中介;③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④科学并非理论,而是 实在。
首先,工具与工具的使用活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我们通常的观念中,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活 动被混淆为同一个范畴,或者说二者在逻辑层面上没有得到分开,在这一概念中,重点在于强 调主体的活动过程。但是,在伊德那里,工具与使用工具的活动从逻辑上分开了。“使用工具 的活动”可以用“实践”这个概念来说明,如在他著名的伽利略及其望远镜的分析中,他指出 使用望远镜的活动意味着现象学变更,“以望远镜为中介的变更被称为工具化的变更”,而这 不同于传统现象学中所说的想象变更。
其次,工具表现为前理解结构和身体性的呈现。我们通常把技术(工具)看做是感官的延伸。 如果工具是主体感官的延伸,在微观科学领域内,主体观察会对被观察对象产生影响,那么工 具在其中的作用如何 是否完全表现为中立的呢 我们知道,在传统宏观科学中,观察者及观察 工具对于对象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在量子力学中,这个问题就会困扰我们:因为观察本身以 及工具会使我们对实在的认知产生干扰。但是,伊德的工具实在论完全可以避免这个指责,因 为在他那里,工具对于主体而言,构成了理解主体的“前理解结构”,这也是伊德物质解释学 的一个合理的推理。在他看来,前理解结构不仅有语言,还有工具。另外,在伊德看来,工具并 非仅仅是知觉的衍生,它更表现为人类身体的外化。“根据后现象学的外化类别,我越来越意 识到科学工具如何蕴涵着身体的外化。”[6]
第三,如果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工具在他那里被看做是必须的条件。“necessary”成为 他描述工具对于科学重要性的主要词汇。工具就是科学形成自身的世界。他的研究对象是影 像技术(imaging technology)。这个对象之所以成为他的研究领域也可以说明其工具实在论 的观点。在他看来,没有工具,就没有科学。影像技术成为影像科学发展的一个前提。在医学 领域内,CT技术就促进了影像医学的飞速发展,相反,如果没有这项技术,这门学科就无从发展 起来。在他的分析中,他提到的相关领域还有20世纪40年代的射电天文学(radio astronomy) 和今天的短波γ射线(gamma ray)和长波无线电波(radio wave)等。
第四,科学并非理论,而是实在以其原有样式呈现的过程。
应该说,他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科学的维度。用伊德自己的话说,他属于解释科学的 众多学者之一。工具实在论为我们所提供的科学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将工具作为科学产 生的基础。
二、 工具实在论的理论贡献
如果工具实在论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科学解释的立场表现,那么,对于科学哲学界来说,工具实 在论的意义何在呢
首先,工具实在论将“工具”作为实在的表达,反对形而上学式的实在。伊德反对“形而 上学”的实在概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是伊德所极力反对的 。他多次谈及海德格尔,但更多的是谈到其对于技术的关注,对于海德格尔的“此在”(being -there)并没有多谈。在伊德那里,工具与实在被关联在一起,只有由工具所呈现出的实在才 是他关心的。比如,他关心的是由影像技术等这些能够呈现新实在的 技术。这一点或许是与其实用主义的美国传统文化有关。我们知道,实用主义的有用性成为 决 定性的因素,“经验转向”以及对技术哲学的实用主义改造使得他远离了“形而上学”。
其次,工具实在论是对两种文化进行融合的尝试。斯诺的“两种文化”是伊德关心的问题。 他认为,在“科学大战”中实际上含有两种文化冲突的表现。他把自身的工具实在论看做是 众多科学解释中的一种,在他看来,其理论也试图为解决两种文化的冲突获得一种尝试性途 径。也许,对伊德来说,他想和库恩一样,使得他的工具实在论在科学家那里获得影响。我们 知道,库恩的“范式”就受到了科学家的欢迎,但伊德的这一想法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再次,工具实在论避免了建构主义的难题。建构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大难题,其一是 必须在“社会”与“自然”之间作出选择,其二是必须回应相对主义的指责。建构主义所面 对的难题是如何在“社会”与“自然”之间作出选择。放弃以“自然”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分 离为两支,其一是强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的基础是社会,科学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二是弱建构 主义,认为科学尽管是社会建构的,但依然有其客观性的基础。“社会”这块松散的沙地让建 构主义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伊德的工具实在论则有效地避免了这个难题。工具实在论将“工 具”作为科学的基础。在他看来,首先解决了一个基本的混淆:自然与科学实在不同。“自然 ”这个概念中不可避免地具有形而上学色彩,伊德是不太同意使用的;科学实在只是与人的感 官知觉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在他看来,工具也避免了由社会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自然” 这一含混不清的概念似乎不应该在科学哲学界立足,而只有工具为科学家所熟悉的东西 才 构成了科学的基础。这样一来,他避免了在二者之间作出选择的尴尬。另外在相对主义的问 题上,伊德的工具实在论应该说可以避免这一点。在实在呈现的过程中,工具是使得实在呈现 的场所,对于实在本身以及呈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干扰。这样一来,由建构主义所带来的相 对主义被避免了。让实在本身通过工具言说,无疑是工具实在论的创举了。
三、 工具实在论的理论矛盾
当然,工具实在论存在着它自身的独特价值,但是依然存在着理论的内在矛盾,我们将从旨趣 、理论、视域及工具本身的角度来分析工具实在论的理论局限。这主要表现为:从旨趣方面 看,工具实在论忽视了制约工具选择的个人旨趣;从理论角度看,忽略了理论在科学形成过程 中的作用;从视域角度看,忽略了不同视域的科学家对于同一实在有不同的认知;从工具本身 看,由于构筑工具之于主体的全新体验从而忽略了作为知觉延伸的工具所具有的特性。
首先,工具实在论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看做是既定和现成的。事实上个人旨趣使得科学家能 够制造出特定的工具。这意味着工具的制造和选取并非既定的结果,而是受到个人旨趣的影 响。
伊德把工具的选取看做是既定的。他谈到伽利略时,提到后者的望远镜。“胡塞尔的伽利略 需要一个望远镜。”[6]伊德只是把拥有望远镜的伽利略看做是现成的现象,他着重 分析了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所达到的目的。“从历史上看,伽利略进行了四个主要的观察,月亮 上的环形山与地质学特征、金星的位相、木星卫星和太阳黑子。”如此我们遇到了工具实在 论本身的一个局限性:使用者如何制造和选择工具 事实上,科学家在制造和选择自己工具的 时候受到了时代的制约,受到了个人旨趣的影响。下面以阴极射线管为例来进行说明。阴极 射线管又被称为“克鲁克斯阴极射线管”,它是以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化学家兼物理学家威 廉•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来命名的。那么克鲁克斯为什么会制造出这种工具呢 其中 的原因与我们所想象的存在巨大的差异。当时德国有钱人家将一种可以发出绿色的光管子悬 挂在客厅里做装饰品以炫耀他们的富有。克鲁克斯去做客时看到这些管子后,对管子能够发 出绿光很感兴趣。为了解释绿光现象,克鲁克斯模仿这些管子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阴极射线管 ,并进行了很多实验。这个过程就体现出科学家个人的好奇心在工具制造中的作用,对工具 的使用体现出与个人旨趣有关系的一面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旨趣决定着科学家制造工具和选择工具的过程。因为旨趣, 新的工具诞生了,一门新的科学有可能产生;在以后的研究中,这一工具被多次改进,而相 应地科学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其次,工具实在论由于强调工具的地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理论在科学形成中的作用。在科学产生的过程中,理论的地位是科学哲学中的核心问题。面对这个问题,科学哲学内部 曾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迁。首先是观察与理论二者独立分开的过程。观察被看做是科学的 起点,理论被看做是科学的结果,抽象成为科学诞生的过程。如此,在二元论的前提之上, 科学的结构被有效地表述了出来。第二个阶段是观察与理论融合的阶段,也就是观察渗透理 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观察被分解了,观察不再被当做客观的、中立的过程,而是有着理 论制约的观察,在这一基础上理论才可以被提出。这两个阶段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逻辑推演 过程,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前设:科学的最终成果是“理论” 当然,这两处的“理论”含义有所不同。作为与观察分开的理论是指科学最终成果形式,如科 学理论;而渗透于观察中的理论则是从“前理解结构”上所强调的东西。。
伊德在找寻到工具这一基点后,完全抛弃了这一核心问题,他改变了科学的核心问题,在他看 来,科学的最终成果是“实在”,目标是对实在的显现。从这一点来说,他带有了现象学的味 道,“面向事实本身”的原则转变为现象学的科学哲学中的“面向科学实在本身”的原则。 因此,在这一原则基础上,他将“实在处于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表述为科学哲学中的基础问 题。他所面对的问题是:在实在显现的过程中,工具起着怎样的作用
根据伊德的理解,以往科学哲学主要集中在“理论”、“假设”及“定律”上,而他的科学 哲学思想主要是将科学的基础转移到工具上。如此一来,有一个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如果说工具是科学的基础,那么,在科学家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什么决定着他通过工具所勾 画的对象呢 换句话说,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什么决定着理论的形成呢 这个问题的 有效性取决于“理论”概念的解释。伊德对理论作用的抛弃完全是现象学内在逻辑的结果, 让事物本身以其原本的面貌显现出来,其必然要悬置理论,观察完全是无偏见的。
下面以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望远镜,月亮表 面怎 么样,伽利略根本不可能知道。借助望远镜,伽利略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现象。伽 利略接受了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的现象,并且将其解释为月亮本身的特征,可是他的同时代人 却怎么也无法接受眼睛所告诉他们的东西,而是把这些现象解释为望远镜本身存在的瑕疵以 及这种工具扭曲的结果。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产生,主要在于“理论”(情境与前理解结构 )的不同。
所以,在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工具所起到的作用仅仅在于延伸了视觉,延伸了观察本身。理 论才是决定实在样式的根本,这样一来,理论本身就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这也是我们担心 的地方,担心在伊德的描述中,忽略了观察渗透理论这一法则,因为他过多地强调工具本身 了。
伊德是否又回到了以往的“观察与理论”的二分原则中呢 很明显,我们发现不是:伊德在 观察与理论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工具。只有观察,肯定没有科学;有了工具,观察加工具 肯定会产生科学。这才是伊德给予我们的观念。
第三是工具实在论强调同一工具所呈现出实在的同一,从而忽略了视域差异在实在认知中的 作用。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不同科学家利用同一个工具看到了不同的实在 这是工具实在 论的主要问题之一,也应该是最直接的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更多的产生在科学家内部。面对同一工具所显示的数据,往往会在专家内部产生分 歧。在分歧面前,确定何者为正确则成为困难的事情了。这个时候,达成一致则是通过群体 的商议和权威的认定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工具完全失去了其作用。
我们以医学领域内的CT影像技术为对象说明这个问题。同一张肿瘤CT片子,A专家根据知识 判定为良性,B专家则判定为恶性。这一现象的产生完全是由于专家的视域差异造成的。假 设A专家的经验知识多于B专家,那么A专家的判断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如果A专家与 B专家在经验上是对等的,但是知识上是对立的,则会出现二者判断相反的情况。在无法说 服对方的情况下,共同协商成为达成一致的有效选择,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所以 ,视域差异在实在认知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而这一点恰恰为工具实在论所忽略。
第四是工具实在论强调工具的本体地位,从而忽略了工具与主体性关联的维度。在伊德那里 ,工具是蕴涵着身体性的本体存在。“根据后现象学涉身性特征,我越来越意识到人类身体 性如何蕴涵在科学工具中。科学工具蕴涵着人类身体性或者有时候被我称为人类学恒量的东 西。”[6]由于对工具这一本体地位的过分强调使得工具与主体性之间的关联被忽 略。在 通常观念中,工具与主体性的关联主要被看做是感知器官的延伸。特别是就自然科学来说,经 验感知在科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工具、仪器的出现则是延伸了科学家的感官,如显 微镜与天文望远镜。对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来说,利用这些工具,则看到了不同领域的对象 ,而这些对象以前是肉眼所不能看到的。例如借助X射线的发现,伦琴(Wilhelm Koad Rntgen)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此,在传统实在论的意义上,工具所起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感官的延伸,使得科学家找到现成的世界。工具实在论观念的提出,使得一个问题凸现出 来:工具之于主体有着怎样的关联 而伊德给我们提供的观念在科学中,工具给予我们新 的体验,一种基于身体的体验却无法使我们明了二者的关系。
四、 结语
工具实在论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一理论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把握:首先是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本身,其次是超越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层面。
对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本身而言,科学是什么 这是非常基本的问题,它在工具实在论的视 野中获得了一种新的解答。科学并非理论,科学是实在的呈现,是通过工具的呈现。尽管在 一定程度上,工具实在论避免了若干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必须解答核心的问题:这一实在 我们能否认识 我们用什么来描述这一实在呢 工具实在论所给予我们的是更值得思考的问 题:传统科学哲学中主体性原则过于强盛,而现在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时候了。工具实在论 也许是个合适的选择:让科学实在以其本来面貌呈现出来。
就超越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本身而言,工具实在论是我们通向另一个新的领域的媒介。伊德 的工具实在论并非仅仅是针对科学技术哲学而言,他还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后现象学的 问题带入了视界。伊德的工具实在论是他的后现象学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 。了解 工具实在论对于进入到后现象学这一问题域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把握后现象学必须从 伊德的一系列理论开始,而工具实在论即成为这个起点。
参考文献:
[1]曹观法. 伊德的技术哲学[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 4,6(1):26-29.
[2]陈凡. 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J]. 哲学研究, 2004(6):84 -90.
[3]曹继东. 现象学与技术哲学唐•伊德教授访谈录[J]. 哲学动 态, 2006(12):31-36.
[4]杨庆峰. 扩展的解释学与文本的世界[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2 1(5):30-33.
[5]韩连庆. 现象学运动中的新科学哲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21(2):28-32.
[6]Ihde D. Postphenomenology-again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B/OL]. [2009-01-15]. http:∥sts.imv.au.dk/arbejdspapirer/wp3.pdf.
[7]Dusek V. Ihde"s Instrumental Realism and the Marxist Accountof Technology in Experimental Science[J]. Techné, 2008,12:105-109.
Theoretical Connotion of Ihde"s Instrumental Realism and Its Paradox
YANG Qing-fe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Abstract: Instrumental realism is one of the core notions in Ihde"s interpretati on of science. It emphasises on instrumental factor and provides an instrumentaldimensionality to understand the science. Its connotion is that the instrumentand its activities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the former is a priorstructure to understanding, i.e., no instrument, no science. Science is not the ory but the realism. However, such an interpretation ignores individual interest , effect of theory, difference in horizons and function of instrument. In fact,individual interest decides the process of making instrument and choosing instru 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instru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dialect ically, and the difference in horizons decides the type of realism. Instrument i s nothing but an extension of perception. So, to study further Ihde"s instrument al realism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Ihde"s postphenomenology.
Key words:Don Ihde; instrumental realism; instrument
(责任编辑: 李新根)
- 上一篇:影像公益
- 下一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皮肤病识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