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高端无人机正“赶超西方”

时间:2022-06-01 10:21:01  浏览次数:

国际市场上高端无人机产品并不多。欧洲的无人机不具备打击功能,美国

无人机又不愿意出售,对于技术先进的以色列产无人机,伊斯兰国家通常

又不会选用。以察打一体的无人机为例,中国的彩虹-3和彩虹-4就占了两款

“你知道无人机吗?”南亚P国方面的人员问。

“我们自己在做呢。”王宏伟给了一个让对方有些意外的回答,并熟练地将无人机HW-01的外形在图纸上画了出来。

“能出口吗?”对方追问。

“能卖给你。我们现在还在研发,但马上就会好了。” 负责军贸工作的王宏伟当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现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的王宏伟当时并没有想到,发生在2003年非典时期的这次有些偶然的对话,竟然直接促成了中国和P国在无人机领域的研发合作,也成为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端无人机产品走向海外市场的一大突破口。

当时,来自P国军方的一个代表团飞抵北京,对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进行访问。“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与P国进行过长期合作,相互间有着很高的信任度。”王宏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回忆说。

而此时,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对无人机的研制已有快3年时间。项目组已成功研发出第一家遥控无人机HW-01,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着自主飞行验证机HW-02的研制工作。

从上世纪末至今的近20年时间里,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先后研发出多个无人机型号。从小型到大型,从低空到高空,该院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谱系,也成为中国无人机井喷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己做飞机,自己当设计师”

1986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场防务展上,石文第一次看到了来自以色列的“侦察兵”无人机。当时年仅17岁的石文和许多中国航天航空爱好者一样,对这类航天特种无人飞行器并没有太深的认识。他只记得悬挂在展区半空中的“侦察兵”无人机“上面有电子摄像头,谁走过去还能照下来”。

“我心想,‘不就是个小航模嘛’。” 如今身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技术研究院彩虹系列无人机总工程师的石文向《中国新闻周刊》回憶道。

但早在1982年,以色列无人机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空战中发挥了奇效。以军利用“侦察兵”和“猛犬”等无人机作为诱饵,对叙利亚军队的防空系统完成了侦察和电子作战等任务,为取得后续空袭的压倒性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轰动世界的战役也初步显示出无人机系统的独特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再度引起了各国军方对无人机研制和军事应用的重视。

石文将迄今已经问世80多年的高端无人机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人靶机研制时期,主要用于高性能飞机和导弹的武器装备鉴定、定型过程,作为靶标完成打靶试验;第二阶段是无人侦察机在越南战争期间初步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战果;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无人机系统逐渐在现代战争中开始得到广泛的使用,功能更趋复杂和完善。

此外,本世纪初,随着微机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发展,以小型无人机为主体开始逐渐进入民用领域,包括地质调查、地理测绘、环境监测、中继通信、管线监视、农林应用等。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和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中断。因为无法再从苏联引进无人靶机拉-17,中国开始自主研发无人机的道路。

1969年,中国在拉-17基础上研发出长空1号,并实现了首飞,于1976年定型。与拉-17相比,长空1号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改进,具备了侦察机的功能,并可以通过地面滑车起飞。

彩虹-5无人机。

不过,长空1号与拉-17一样,都没有起落架,采用机腹着陆的方式,难免对无人机本身有一定损伤。

中国对“火蜂”无人机的仿制计划于1969年开始。除了仿制其机身外,科研人员还需要研制出与之相配的地面测控系统。历经10年艰苦努力,长虹1号才宣告研制成功。这款无人机还被装备到中国军队中,并获得无侦-5的正式编号。但此后,中国无人机发展脚步放缓,处于较长的空窗期。

同样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军工行业面临着任务不足的问题。“当时感觉自己没多少事干,飞机型号很少。”石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990年在航空试飞院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航空部门工作。

此时的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前身)也面临着困局。“整个气动市场,专属性很强,专门服务于国家重点型号。这个面非常窄。”王宏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即便在国际上,一个国家里也只有一两个单位在搞。像英法等国,都只有一两家从事空气动力研发的机构。美国稍多,在自成体系以后,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阿诺德空军基地等4家机构有气动业务。

急于求变的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还做过多种尝试,比如自动控制、机械加工、容器检测、研究计算机,甚至还开过出租车公司、办过养殖场等。但最后发现,还得和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技术优势结合在一起,要立足于气动。

随着中国军贸的发展,国产飞机、导弹等产品被卖到国外后,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也接到了来自海外的气动服务订单。譬如将飞机改装成可悬挂导弹,或是让导弹飞得远一点,甚至改变控制策略。这让他们逐渐看到海外市场的潜力。

而时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的李锋看准了无人机研发前景。1999年他了解到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正寻求无人机平台用于导弹设备挂载试验,国内也对高速无人机有迫切需求,迅速组织成立无人机项目组。

石文是这7人项目组中的一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4月正式开始研制无人机HW-01前,他们曾花了半年时间,论证过多个型号,期间也曾发生过一些争论,“有些人对此并不感兴趣”,但也有人认为,将来无人机会“气死巡航弹”。

推荐访问:无人机 赶超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