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做法、经验与启示(上)

时间:2022-06-01 10:28:01  浏览次数:

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主要大国进入军事战略全面调整期、军事改革持续深化期、高新武器装备快速发展期,力争通过加速推进军事转型,抢占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俄罗斯作为一个传统军事大国紧紧把握世界军事发展的脉搏,积极推进本国军事深刻变革,初步完成了由“大战动员型”军队向“机动常备型”军队的转变,并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俄军在2014年3月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过程中的出色表现,今年9月30日以来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实施打击效果超出美国领导的盟军过去一年的战果,向世界展现俄军通过改革打造出来的反应迅速、精干强悍的新型军队,令世界刮目相看。

一、俄罗斯军事改革的主要做法

原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军队即开始不停地改革,探索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保持其军事强国地位。俄罗斯围绕建设“职业化、常备化、精干化”军队,铁腕推进武装力量改革,大幅增加军费预算,大力更新武器装备,全面优化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把陆军师改编为新型常备旅,并重建“远洋海军”,初步实现了从大战动员型军队向常备机动型军队的转型。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大刀阔斧压缩军队规模,大幅度裁减军官数量。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融入了西方社会,冷战时期来自西方的威胁消失,加上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力不从心,裁军就成为俄罗斯军队的必然选择。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280万兵力规模的庞大军队,不得不开始大刀阔斧的裁军。俄军本着“把军队规模降下来,重点提高质量参数”的原则,军事改革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时期、2000年至2008年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时期,以及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新面貌”改革。从2012年到现在还在对“新面貌”改革进行纠偏和调整。1992年裁军22万人、1993年裁军29.99万人、1994年裁军38.55万人、1995年裁军21.74万人、1996年裁军20万人,1997年到1999年,俄军再次大幅裁减30万人,使军队总员额缩至120万人以内。北约加速东扩、科索沃战争等一系列事件让俄罗斯认识到西方并非俄罗斯真正的朋友,战争威胁也从未消失。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俄罗斯裁军的方式从初期的减量为主逐步转向减量增质,拟将兵力规模控制在100万。但由于各种原因,截止2007年3月伊万诺夫卸任前俄军仅裁到了113.4万,没完成预定指标。

历史上由于长期保持大战动员体制,俄军军官比例一直较高,一度达到35%,其中主要用于战时扩充的“简编部队”和“架子部队”军官比例更高。在早期裁军与改革过程中,俄军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削减,这一情况直到2008年俄格爆发冲突后才发生改变。梅德韦杰夫抓住总结战争经验教训的时机,迅速作出军队改革的重大决策,于9月15日发布了“重塑军队面貌”的命令。一个月后,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出台了《2009—2012年军事改革计划》,标志着俄军“新面貌”改革正式启动。这一改革的总目标是:到2012年俄军人数将从120万人裁减到100万人,军官人数将从35.5万人降至15万人,从而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高度机动、装备现代化的能够遂行多种军事任务的军队。按照俄军2008年的改革计划,截至2012年,总兵力由113万减少到100万,重点是裁减军官。同时俄军总部机关也未得幸免,国防部中央机关人员总数由5.1万缩减至1.3万,缩减了近3/4。最为明显的是国防部中央机关原在莫斯科有20栋大楼,只保留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总参的一栋大楼。另外政工军官从1.2万人降至1800人,国防部原教育工作总局被降格为干部总局下的方向局,只统配60名军官,负责全军人员教育工作。在俄政府与军队高层的强力推动下,此轮军官裁减计划在2010年得以实现,将官由1107人减至877人,裁减20.8%。上校由25665人减至9114人,裁减64.5%。另外还取消了14万准尉。

二是理清行政管理与作战指挥两条线,建立跨军种联合指挥体系。俄罗斯军事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历经曲折,取得今天的成绩非常不易。叶利钦执政时期,在国防改革的各种阻力面前显得犹豫不决。1992年俄罗斯《国防法》规定国防部要实行文职化,但这项改革却无实质性推进,就连期间的几任国防部长都清一色都是军人身份。在叶利钦执政后期俄军在改革方案方面发生激烈的“将帅之争”,难以调和。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修订《国防法》,重新调整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的关系,把原来《国防法》规定的“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队武装力量实施指挥”,改为“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对武装力量实施指挥”的原则,将领导权集中到国防部长手里,总参谋部被定位为国防部的军事指挥机关,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某种“平起平坐”的现象不再存在,领导指挥关系得以理顺。此后俄军高层的矛盾大幅减少。从2004年开始俄军剥离了总参谋部的大部分行政功能,将之交给国防部其他部门负责,实现了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军政与军令系统的适度分离。自此俄罗斯军队的改革才走上了快车道。

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暴露出俄军无法有效地组织起黑海舰队和陆军以及空军部队的战场协同、联合指挥效率低下等问题。俄军因此下定决心对军区体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战略方向上的战略-战役联合指挥机构。9月总统梅德韦杰夫发布“重塑军队面貌”命令,即“新面貌”改革,将现行的军区、集团军、师、团四级指挥体制转变成军区、战役指挥部、旅三级指挥体制,减少“多层领导”,提高军队指挥的灵活性。完成“战役战略司令部(军区)—战役司令部(集团军、舰队、空防司令部)—旅(舰艇总队、空军基地、空天防御旅)”三级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建设,实现作战指挥体制扁平化。为有效应对主要战略方向面临的安全威胁,将原6大军区合并调整为西部、南部、中部和东部四大军区,授战役战略司令部职能,统一指挥所辖战略方向各军兵种和其他强力部门部队。新军区的建立使俄军真正实现了类似美军的军政军令系统分离,俄三军联训联战真正从组织上得以实现。改组完成后,作战指挥关系上,军区获得了总参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权,各军种司令部被剥离作战指挥链,专司本军种发展,更新装备,轮训人员,而部队作战指挥权则完全交付军区。2014年12月1日,俄罗斯国防指挥中心在位于莫斯科伏龙芝沿河大街陆军总司令部旧址正式运行。俄罗斯国防指挥中心是在原武装力量中央指挥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实质上是对中央指挥所的升级扩容与全面改版。按规划,国防指挥中心为联合司令部,是俄联邦国家、社会及军事安全“三位一体”保障体系联合行动的指挥中心;是武装力量一体化指挥系统,俄联邦最高统帅指挥部;拥有强大的自给自足能力,装备最现代化的通信及自动化设备,所有指挥活动实行24小时运行机制。与原武装力量中央指挥所按军兵种编组的结构框架不同,国防中心按职能任务统一重组,下辖战略核力量指挥、战斗指挥、日常活动指挥3个基本分中心,数据处理等若干专业性分中心,以及通信、保密、技术保障等职能部门。

三是完善军队编制体制,优化军兵种结构。在由“大战动员型”军队向“机动常备型”军队的转型道路上,绵延20多年的体制编制改革使俄军具备了全新的“组织面貌”——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关系得以理顺、军区数量由8个裁减至6个再到4个、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成为现实。结构嬗变背后,是俄军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反复尝试,而准确定位总参谋部职能、调整军区划分、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这一改革路径的内在逻辑,也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将原有的四军种一兵种的体制调整为三军种三兵种制。2001年6月俄军把战略火箭军由一个军种改编成了2个兵种——战略火箭兵和太空兵。至此俄罗斯武装力量形成了陆、海、空3个军种和战略火箭兵、太空兵、空降兵3个独立兵种的结构。同时继续推进常备兵团和部队的建设,并在西南和中亚两个战略方向设立了常备机动集团,总兵力达5万人。从2009年开始俄陆军战斗集群将由目前的军区—集团军—师—团四级结构转变为军区—集团军—旅三级结构,旅将成为陆军的基本作战单位,并将俄军大部分摩托化步兵师拆分为数十个常备旅,人数在3000人到4000人,装备精良且拥有高度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主要应对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为进一步优化陆军常备力量,俄计划将现有坦克旅、摩步旅、空降旅和山地旅打造成重型、中型和轻型三种“模块化”常备旅。针对未来可能的北极和高寒山地作战需求,还组建配备专门通用装一备器材的极地摩步旅和高寒山地旅。

除了兵员规模继续精简外,还加强了海军、空军、航天兵等技术军兵种的建设。鉴于空天防御的重要地位,在军事改革中,俄重组国家统一空天防御系统取得重大突破。俄军建立之初,就在吸取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1993年由叶利钦颁布《组建统一的俄联邦空天防御系统》命令,要求把防空军改组成空天防御部队。但当时的俄罗斯根本无力进行着眼于未来战争需要的真正军事改革,该命令成了一纸空文。伊万诺夫2001年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再启军事改革后,将空天防御司令部作为与建立地区司令部同等重要的改革方案,却因地区司令部改革的失败而殃及空天防御司令部的建立。根据战争形态的演变及军事技术的发展,俄罗斯对其军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如2011年俄军在航天兵基础上新组建空天防御兵,这一全新兵种整合了军用卫星、战略预警雷达、反导系统等力量,有效提升了俄军战略预警、太空监视、防空反导的能力。2015年8月1日俄军又宣布将空军与空天防御兵合并,组建新的军种——空天军。这体现出俄对未来军事斗争重心正向太空转移的战略判断。合并军种有利于统一空天领域的军事技术政策,统筹规划空天力量,提升作战能力。

四是加强武器装备建设,国产新武器唱主角。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强大的俄罗斯,而强大的军队离不开精良的武器装备。因此俄罗斯非常重视加强武器装备建设。从2012年起俄军改革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军备建设上,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和经费研发列装现代化武器装备。

首先,制定庞大的军备采购制造规划。俄军2012年用于武器装备采购、改装升级和国防科技试验的预算总额达到8800亿卢布(约合300亿美元),较2011年增加1300亿卢布。而未来10年,俄将投人23万亿卢布(约7711亿美元),用于大规模更新武器装备。其优先发展项目包括战略核力量、空天防御兵器、精确制导武器、高精武器对抗兵器、无人机、信息和电子战装备、重型军事运输机,采购的主要装备包括:400多枚洲际弹道导弹、约100个军用航天器、10个旅的“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系统、2300多辆坦克、2000辆自行火炮、600多架先进战机、28个团的S-400和38套“勇士”防空导弹系统、8艘战略导弹核潜艇、20艘多用途潜艇和约50艘水面舰艇。

其次,落实武器装备换装计划。俄军各军兵种部队积极展开现代化武器装备换装工作,南部军区陆军列装了40多辆“姆斯塔河-C”自行榴弹炮、70多部“龙卷风-Γ”和“冰雹”新型火箭炮、20套“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18辆PXM-6型辐射与化学侦察车,为驻车臣地区部队全部更换了T-72ΒΜ坦克;中部军区接收了30多部新型“格洛纳斯”星导航仪、25个移动通信站和约2000部便携式无线电台。海军接收了“达吉斯坦”号导弹护卫舰、“伏尔加顿斯克”号小型炮舰、“格拉乔诺夫”号反破坏艇、1艘90600型拖船和1艘636型柴电潜艇等。空军计划装备180架飞机,较上年增加60架,主要机型包括苏-34、苏-27CM 、雅克-130、安-124-100、卡-52和米-35M等;第4个装备C-400的防空导弹团在远东地区完成部署;开始换装最新型“天空”、“对手”、“伽马”等雷达系统。战略火箭兵驻捷伊科沃导弹师完成全面换装,成为首支全部装备“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系统的部队;驻塔季谢沃导弹师完成第6个导弹团的换装,新装备的6套“白杨-M”导弹系统于2月份投入战值班、空天防御兵第4个“沃罗涅日”雷达站5月开始在伊尔库茨克州投入试验性战斗值班,其主要覆盖范围包括了整个东北亚及中国广大地区。空降兵接收了首批3辆PXM-5型辐射与化学侦察车、最新型无线电侦察和电子对抗系统、单兵便携式卫星导航仪等。

再有,加紧建造、研试和改造新型武器装备。俄战略火箭兵启动新型战略份弹设计研制计划,预计于2018年建造出100吨级液态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用于取代P-36M2“部队长官”(西方称“撒旦”)弹道导弹。海军加紧建造955型“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战略核潜艇、855型“喀山”号核潜艇、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20380型“完美”号护卫舰等舰艇。空军持续对苏-35C战斗机进行实战飞行试验,检验飞机稳定性、操控性,并对动力、信息化指挥、通信和导航、雷达等系统进行试验;陆续展开对10架图-160、20架图-95、30架图-22型轰炸机和60架米格-31型截击机的现代化改造,主要升级飞机的航电设备、卫星导航系统、武器瞄准系统,以及配备新型巡航导弹等;9月底,首次试飞成功新型伊尔-476运输机,随后俄国防部订购了39架该型飞机。空天防御兵多次进行反导拦截试验,实际检验了反导防御系统战术技术性能。空降兵对“巴尔瑙尔-T”防空指挥系统进行试验,可有效保障对防空力量的统一协调指挥。近年来俄军改造和研发了海军“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和海基“圆锤”型战略核导弹、图-160战略轰炸机和陆基“白杨-M”机动型洲际导弹等战略武器,并列装部队。

五是制定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军事改革方向。普京先后颁布《2001—2005年武装力量建设和发展计划》、《俄罗斯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总参谋部和军队建设的任务》等纲领性文件,推进了俄罗斯军队建设新一轮的发展。普京这一轮执政八年间俄罗斯军队“从解决生存问题转向真正的军事建设”,军队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8年俄格冲突后俄罗斯颁布了新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和《俄联邦军事学说》,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威胁的性质、主要对手和潜在对手、所要应对的战争和冲突样式等。重新调整战略方向范围。2008年10月俄国防部宣布将对军队进行大规模改革,并随后于12月正式公布了《2009—2011年俄罗斯军事改革规划》,计划于2012年前将俄军建设成为一支编制体制合理、机动能力强、武器装备先进和待遇优良的职业化军队。2009年5月13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才正式批准了《2020年前俄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以取代1997年首次通过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推荐访问:俄罗斯 启示 做法 改革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