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书法艺术的美学思考

时间:2022-06-01 10:56:02  浏览次数:

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中的独特艺术类型。它依存于汉字的表意文字的形、声、义统一体,来源于汉字书写工具的柔翰、墨色、浸润的独特笔墨实践。书法艺术是汉字的特殊笔墨实践的结晶,随着汉字笔墨实践的时代、地域、个体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美。

一、书法的时代风格美

书法的时代风格美取决于书写工具的时代变迁、时代精神的差异、时代审美风尚的变化。

书写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改进,它势必影响到书法艺术的时代风格。梁启超曾经说过:“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美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所以凡看一国文化的高低,可以由他的美术表现出来。美术,世界所公认的有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外国人写字,亦有好坏的区别,但是以写字作为美术看待,可以说绝对没有。因为所用工具不同,用毛笔可以讲美术,用钢笔铅笔,只能讲便利,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美术。”(《书法指导》)宗白华也说:“中国人写的字,能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是毛笔)。”(《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1] 正是汉字的表意文字的形象性或者意象性以及特殊的书写工具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人们一般说到书法的工具就说“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不过,其中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应该是笔,而且是毛笔,即柔翰之笔。当然,汉字的书写工具除了笔墨,还有刻刀、剞劂(一种在金石上镂刻文字的金属工具)等。所以,从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的顺序来看,书写工具恰恰决定了书法艺术的时代风格。按照时代排列,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是: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在大约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陶文中,玉石或动物的牙齿可能是契刻工具。而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刻字工具可能主要是铜刀、铜制的剞劂、刻刀,还有较晚出现的铁笔。郭沫若说道:“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骨质上的,故来得瘦硬;金文是用笔写在软坯上而刻铸出的,故来得肥厚而有锋芒。甲骨上乃至陶器上偶有用笔写的字,那感触便和金文差不多。”[2] 据考证,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文上的人面纹、游鱼图案等,都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描绘的,可见毛笔雏形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了。考古发现,春秋晚期楚国的毛笔是现存最古的,实心竹杆做成它的笔杆,笔杆一头劈成数开,其中夹着笔毛,笔毛一头紧缠着细丝线,丝线上涂抹一层漆,笔毛是长约2.5厘米的优质兔剪毛。秦汉以后,毛笔制作工艺基本定型,笔管有竹子的、木头的,也有象牙、琉璃、斑竹、玉管、犀角等等,笔毛主要有:兔毫、羊毫、鹿毫、狼毫、小儿胎发、虎毛、马毫、貂毫等。因此,从书写工具的角度来看,书法艺术的时代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瘦硬的刀刻风格,周秦时代钟鼎文的肥厚而有锋芒的浇铸风格,秦汉以后的毛笔书写的柔翰风格(或者兔毫羊毫之类的柔中有刚,或者鹿毫狼毫之类的刚中有柔,或者混合型毫毛的刚柔相济)。到了近现代以来,西方的自来水笔传入中国,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硬笔书法”,它一般很难与毛笔书法相提并论,分庭抗礼,不过是实用中的书法美追求。20世纪中期以后,计算机的运用,在中国形成了一股“换笔潮”,对书法艺术有所冲击,但是影响并不大,书法家们依然必须使用毛笔来创造书法艺术作品。只是到了后来大量书法字体的字库软件出现以后,书法艺术的某些方面不得不受到字体编码程序设计的影响。当计算机可以书写出任何一种字体的书法作品时,书法艺术的时代风格就被机械复制所规范化、一体化、整齐化,的确像本雅明所说的失去了唯一性、神秘性的“光晕”。特别是在一些空间装饰的场合,比如会场布置、节日对联、横幅标语等等都被计算机的书法软件垄断了,这时书法艺术发展的人文性、个性化、创新性就成为了书法艺术时代风格的一种发展趋势,否则书法艺术也就会在机械复制时代失去它的独特风格,人文风格,个性风格而逐步萎缩。因此,在计算机书法兴起的时代,汉字书法的审美教育是不能缺少的人文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中应该开设书法课,以传承中华民族独特的书法艺术。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也就会有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不过,严格地说,甲骨文和钟鼎文(金文)甚至包括石鼓文还不能算作严格的书法艺术作品,因为它们主要是占卜之辞和礼器铭文或者历史纪事,而严格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才真正形成的,也就是以毛笔书写的非实用的书写作品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作品,包括毛笔书写的具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风格的作品。特别是王羲之父子出现以后,中国的书法艺术才是真正成为一种超越了实用功利目的的美的艺术。因此,后代的书论家谈书法艺术的风格美主要就从晋人开始。于是,有所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之说(清代梁巘:《评书帖》)[3]。此说比较概括地揭示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风格美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所谓“晋尚韵”就是指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书法艺术的风格美主要在于“韵”,即韵味、神韵,即魏晋时代的书法自然飘逸,含蓄委婉,刚柔相济,潇洒风流,韵味无穷,韵致丰饶,回味无穷,这恰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精神的折射。两晋十六国,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中国的政治社会混乱不堪,然而同时却充满了自由、解放和人性提升的时代精神。汉代独尊儒家的状况开始衰落,老庄道家学说和外来佛教思想逐渐兴盛,社会思想环境日益宽松,文人学士们形成了一种风雅清谈、玄学思索、聚会赋诗、流觞痛饮、舞文弄墨,畅叙幽情、逃避现实,放浪形骸、优哉悠哉的习气和氛围。在这样的情势下,不仅有了兰亭聚会,同时也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类的文章和书法,以日渐成熟的楷、行、草书抒发他们投身大自然,寻求精神寄托的思想感情,张扬个性、宣泄情怀、呈现心迹。这样,清逸淡雅、神韵洒脱、含蓄自然、华美秀丽的“尚韵”书风就流行成势,成为表现魏晋时代精神的典型书法特征。其时,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状》、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书论》等都在理论上总结了“晋尚韵”的书法时代风格,推波助澜,蔚为大观,荫及后世。

推荐访问:美学 书法艺术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