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杜林吉:崇尚精典,师宗先贤

时间:2022-06-01 12:35:02  浏览次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自2013年以来,我参加国家级书画展二十余次。获银奖四次,铜奖三次,最佳创作奖三次,“全国十佳优秀书画家”一次。书法作品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是对我四十多年来学书成绩的肯定。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应心怀敬畏之心,对古贤书家应当有敬佩之心。一个学书者,要想真正把握书法的要领和精髓,就必须痛下决心,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地徒步行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真正迈向书法艺术的彼岸,取得可喜成绩,不靠旁门左道,不靠花拳绣腿,而在用心、用劲、用情。舍此是别无他途的。

崇尚精典,师宗先贤

我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普通农民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普通公民,持家有道。我的父亲读过私塾,现在我仍然收藏着我父亲读过的《论书》《上孟》《下孟》此类书籍,自誉“耕读之家”应不为过。我读小学时,写大字用的砚台就是我父亲用过的砚台,一直延用至今,我的学书经历也由此启程,小学每周的两节大字课与我结下了翰墨之缘。

六十年代生活比较困难,用家庭省吃俭用挤下来的经费购买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那时,常听老人说,一分钱掰两半花。由于家庭人口多,劳力少,是生产队的透支专业户。干一年的活,还要欠生产队的钱,好多家庭因困难,而不让子女上学,或辍学在家劳动挣工分。我的父亲虽不是名人,但他很明智,再难也不能难倒子女,再难也要让子女读书,从他的生活阅历里悟出一个道理“有地不种仓库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小学刚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带着学校发给大字描红本在迷茫中找感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复课,1970年我考取了邳城中学,在母校读完了由初中到高中的课程。如果说小学是我的启蒙阶段,中学那就是兴趣班,使我对毛笔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中学老师,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均一笔好字。观字乃如读帖,我的钢笔字就是在这期间打下了坚定基础。就在这时,中学巧遇知音,我的高中同窗同桌同学彭迪新,也是位书法爱好者,他不论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比我写的好,欧颜柳赵字帖一应俱全,我分享着资源,并经常切榷交流。那时老师经常安排出一期黑板报,或宣传栏之类活动,钢笔已能写得中规中矩,时常还得到老师的表扬。1974年暑期,我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顺利毕业回到农村老家,那时谓之到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区锻炼成长,在农村的两年中,学点笔墨确有用武之地,时常帮助村里书写标语,办宣传栏等。那时在农村买不起宣纸,只能靠捡些废报纸用于写毛笔字,学书未有间断。1976年我被徐州地区五、七农业大学录取(前身是徐州农业学校),在校期间,老师发现我有钢笔字的基础,就把我调到学校文印室刻讲义,(那时的教材都是钢板刻出来的),刻一张五角钱报酬,并给我配了一把钥匙,文印室是两大间,除了桌椅,还有一个乒乓球案子,摆满了成摞的废报纸,这对练习书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每天挤三个小时时间进行临帖。1979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农机部门工作,仍然坚持临帖的习惯。1985年在欧阳中石等一批名师的倡导下,创办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制三年,张超先生任校长,我是首届学员,班长是时任徐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王冰石先生,这三年,是有师承关系的学书过程。欧阳先生等一批书法大家走上讲台传经送宝,讲授这门中国独有的中华优秀文化——书法艺术。欧阳先生编写的《书学导论》《临池一径》《与书法有关的文学》等二十余部教材,按大学专科设置进行了系统解析,篆隶楷行草进行了全面梳理。从结字、用笔、用墨、单字分析认真进行了讲解。赵家熹老师曾对我的作业进行过点评。中国书画大学学报丰富多彩,书画展览经常举办,在临帖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都能在学校得到答疑。我深深体会到:自学书法与在老师指导下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写得也不错,仔细揣摩缺少法度,学习缺乏科学性,临帖不知从哪本帖入手,今天写楷,明天写篆,很多方法都是错误的。欧阳先生曾经说过,行从楷入,先学正书,后学行书,行书的基础在于正书,向正文里注入轻快、随意、自然天趣的成分便是行书,所以,抓住楷书是写好行书的首要环节,要想真正把这门书法学好、领悟,一定要师法古贤,把古人的规矩摆进去,实际上临帖就是学规矩,细节决定成败。往往就取决于细微之处,规矩就是法则,没有法则,谈何取法。我学书法创作是先从集字开始的,然后逐步深入,如条幅、中堂,大约四五十岁以后,搞创作基本上能得心应手了。这样说,搞书法创作与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书法这门奇特的艺术与书写者的年龄阅历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说来,就学书而论,年轻人模仿能力强,较容易学到和掌握发帖中的外形,年老者经历丰富,较容易领悟和掌握法帖字中的内神。就书法作品而论,年轻人的字一般写得活泼有生气,年老者的字一般显得苍劲有骨力。搞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调动和提高各阶段年龄学习技法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提高学习书法的效果。

书法与学书年龄、人生阅历之间的关系,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作过很好的论述,他说:“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书谱》)。这番话不仅精辟的道出了一个人的书法艺术受年龄、生活阅历的制约,倘能持之以恒,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日趋成熟,即可达到“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完全符合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实际。年少时社会阅历少,单纯而幼稚,兴趣广泛、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临帖学书,往往可以在較短的时期内临习出书法帖中字大致相似的字的“规矩”来,但不善于思索钻研,不易了解字中的法度规则,且很容易自我满足,认为自己所写的字已经和帖字差不多了。学书兴趣和忍耐力由此逐渐减弱或消退。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旺盛力,刻苦地练下去,钻研、探索,细细领会碑帖中的内在法度,更广泛地临摹诸碑帖,广阅博览。到了中年时期,已逐步形成了既有法度楷则,又有创新别裁的艺术风格,到五十岁至六十岁这一时期,随社会阅历和各方面知识不断积累和重充实,功底愈加深厚,骨力趋于苍劲,使中年时期具有的书法艺术更成熟更完善。但是“人书俱老”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意味着人越老越好,其书法造诣也就越高。近些年来涌现一批中青年书法家,这是中国书法热的一个可喜的进步,俗话说,后来者居上,在文化强国的征程中,他们将为传承中华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现代人学书,只要勇于攀登,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不追名逐利,不张扬,不自满,永远与古为传,规整自我,借古开今,正如欧阳先生所说“崇尚精典,师宗先贤”刻苦钻研,不畏难而退,对翰墨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了然于手,心手双畅,定会达到“人书俱老”的效果。纵观古代书法大家,如颜真卿的《多宝塔》是五十岁以后之作,《兰亭序》是王羲之五十岁左右写的。孙过庭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有过高度的评价,他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秒,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按次说法,古代人把五十多岁就定格为老年人了。现在的老年大学学员,百分之九十以上年龄在45岁至70岁之间,琴棋书画,能歌善舞,每年举办的书画展,他们仍然是主力军,书法创作的精英基本都在这个年龄段。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

限于本人的水平和学识,确无高明只见,仅以本人学书创作的点滴体会与书友同道交流一二。书法创作是借助一定的书写技法和形式来表现书写者的生活情趣及审美观念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这项实践,不仅仅需要独立书写,他还包括书写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和所要表示的思想感情。因而,这项实践活动,他需要在临帖基础上注入个性化思想感情和意趣。目的是给观者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作品。书法创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对某种碑帖或某种字体熟练掌握之后,自己组织内容,选定幅式,参考所学碑帖的字书写作品,然后落款,盖上印章,这就是作品。对初学创作来说,开始时,字数可选择少一些,每个字尽量都能在所学碑帖中找到,这种创作教“集字创作”。集字创作开展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再选字数多一些的内容,内容中字在字帖中能找到就按字帖写,在字帖中找不到的,就按所学碑帖的风格特点自己组合。这就是广义的书法创作,也称书法创作的初级阶段。狭义的书法创作是指书法创作的高级阶段。就会书写者通过长期的书法学习,临摹大量的碑帖,且能融汇贯通,博采众长,已形成自己风格和个人特色,有自成一格的书法语言,能将笔墨技巧和书写内容融为一体,并能充分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意趣和情操的书法创作。

平心而论,笔者学书五十余载,所受甘苦和困惑只有自己知道。我何尝不想走一条通往峰巅的捷径呢?然而事实无情地证明,学习书法与学习任何一门艺术一样,虽然有歧途陷阱,但却没有捷径。要说捷径的话,我只好坦率地告诉您,不走捷径就是最好的捷径!

推荐访问:先贤 师宗 崇尚 精典 杜林


[杜林吉:崇尚精典,师宗先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