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理论》
时间:2022-06-02 08:28:01 浏览次数:次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全书共三卷,130万字,上起先秦,下迄明清(1840年前),以历史时代为纲,以重大历史问题为目,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上、中、下三卷分别论述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丰富与发展、繁荣与嬗变,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面貌和成就,既从横向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内涵的丰富性,又从纵向上探究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演进的连续性,进而揭示其产生、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填补了历史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空白。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所阐述的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存在于历代正史之中,存在于各种文集、总集、文选、奏议、书信之中的独立的历史评论中,历史评论的专书中——这一认识在全书中得到鲜明体现。各卷之内以若干专题论述的方式划分章节,这些专题是在整体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理论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分析归纳得出的。对古代的历史理论内容做出分类概括,这在史学界还是首次,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十分突出。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领域,彰显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丰富、特点和魅力,对于加强当代中国史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彰显中国史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介绍:
瞿林东,我国著名史学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部召集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打开一片新天地
这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对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理论、历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梳理,并且从纵向的角度论述了这些历史学家、思想家们对于一系列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认识过程,对于总结中国古代的历史理论遗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本书的编写,依据历史理论的内容要求,扩大了史料蒐辑的范围。大量古代经部、子部、集部之书进入征引和论析的视野,反映出古代学术文化的内在联系。对先人的历史观念和话语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发掘并提炼历史理论,总结出“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的特点。之后,又按照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发展脉络、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从零星、纷纭的思想见解中清理出若干重大的历史理论问题,并逐一条分缕析、深刻阐述。从而揭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产生、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源远流长,范围恢宏,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研究领域,但长期以来,史学界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多是叙事而没有理论。黑格尔甚至认为中国人的宗教内容本身都是枯燥的,“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的王国”。就算孔子,也一点没有思辨的哲学。事实又如何呢?针对学界这一片面认识,瞿林东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着手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先后对这一领域的基本范畴、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和重大问题发表了相关论文和著作。在此基础上,集学术团队众人之智慧,以“十年磨剑”的攻关精神,潜心研究,著成三卷本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在瞿林东教授等人看来,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探索的连续性,即对一些核心问题关注的代代相继,书中认为在先秦史学中,历史理论方面提出天人关系、民族与文化关系、兴亡之辩与历史鉴戒的关系。在两汉史学中,上述关系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出现了完整的历史著作,司马迁、班固和荀悦的著作就是其中的代表。当中国历史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历史理论有了更大的发展,除天人关系、古今关系外,又增加了关于国家职能、民族与民族关系等大问题的探讨。在政治史范畴内的君主论、正朔论、兴亡论等有了深入的研究。隋唐时期“海内一统”的历史理念,以及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等,都为历史理论增添了新的成果。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理论又有新的进展。两宋时期,“史学家的忧患意识十分突出”,“多民族史学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经济领域,历史理论有所建树。对于域外史地研究的增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理论的视野有所拓宽。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时至今日仍然是史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对评价的标准,中国史家在史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评价体系。如先秦时期重“礼”与“仁”;秦汉时期重“义”“功”;魏晋以来重名节与人伦;明代强调从历史过程中考察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影响的大小;清代史家相继提出“因时度势”“义理与时势相结合”“实事求是”等。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关于‘知人论世’之评价历史人物的理念和方法,是中国古代史学关于评价历史人物之理论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有方法论上的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为人们梳理、分析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评价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属性,为后人认识前人及其社会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属性的方法做出了理论概括。解决了历史观层面的问题,包括一些重要历史学家的有代表性的历史思想、历史观点。解决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即历史实践方面的问题,和历史理论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问题,以及历史理论的研究方法。解答了一些原先存而未决的问题,取得学术性“突破”。提出一些重要的新问题和初步解决方案,成为了创新。由此给今后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参照坐标。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这一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问世彻底揭示了所谓“中国史学没有理论”是何等荒谬。也充分的让人看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既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表现出共同性,同时因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和历史传统等的不同,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这些论述并非空泛议论,而是论从史出,因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领域又一个创新成果,严格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历史理论问题。这不仅能提升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认识水平,而且也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认识理解。人类对于客观历史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尊重这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则,才能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探讨具有学理上的价值和现实的借鉴意义。主编瞿林东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生相去甚远,但它们之间却是可以沟通的,这正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秀遗产能够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结合从而获得新生的内在条件。本书的出版预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更大成就的出现,展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旺盛生命力。同时可以看做是中国学者在构建中国当代史学话语体系过程中取得的新进展,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迈出的富有成效的一步。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演变的特点
-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地位变化的原因
- 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传统
- 中国古代的“神文地理”
- 论中国古代时事政治剧的兴起与发展
- 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感想心得范文
- 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感想心得范文3篇
- 法院2021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范文5篇
- 理论中心组学习重点发言稿 理论中心组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言材料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理论中心组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言材料
- 我国政府会计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 大时代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 中心组学习总结 2022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总结报告范本
- 2022年度态工作能力(理论文章)【优秀范文】
- 高校信访工作困境及应对 历史遗留问题落实政策办公室
- 通过历史见证音乐,从音乐中聆听历史
-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学习”
- 历史学基地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研究性课群与历史学研究型人才培养
- 试析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 关于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 浅谈电视古装历史剧应承担的责任
- 漫议元杂剧历史剧之审美特征
- 历史学与社会教育
- 上一篇:新形势下“七种意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意义探索
- 下一篇:金毓黼在五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