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析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时间:2022-06-02 10:07:02  浏览次数:

摘要:傅斯年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一位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在阐述自己史学思想的时候,傅斯年提出了一个纲领性口号——“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在傅斯年提出这个口号后,史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在没有全面认真研究傅斯年对这个问题所作分析和论述的前提下对傅斯年进行了批评,认为傅斯年把史学和史料学简单的等同起来;要深入研究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并对其思想作出公允的评价,必须要对其“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口号进行深入剖析,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傅斯年 历史学

一、“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来源

在本世纪最初的一二十年里,梁启超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作,痛陈传统史学的弊端,揭示倡扬新史学的精义。梁氏认为史学的功能在于“存真”,在晚年的著作中他提出建立“客观史学”的主张;在材料的运用上,他十分看重“文字记录以外”的史料。中国近代实证史学的奠基者是另一位学精识绝的史学大师王国维。王国维具有深厚的考据学功底,又接受了西方近代的学术理论,王学对傅斯年的影响可分三层。最根本的,当数他的“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说。其次,是以语学为立足点的治史门径。其三,便是“二重证据法”,即以物质、经籍互证,“将地下纸上,打成一片”。

傅斯年的学术思想还受到欧洲的历史语言考据学派的影响,历史语言考据学派又称实证主义学派,其创始人是著名史学家兰克。兰克认为,一切历史著作都是不可靠的,要明白历史的真相,只有追根究底,研究原始资料。他主张从语言文字入手,追寻史料的来源,鉴别史料的真伪;认为当事人或目击者提供的证据是最珍贵的,档案、古物一类的原始资料,乃是历史的瑰宝。治史者要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让史料本身来说话,只有这样,历史学才能变成科学。

二、“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主要含义

正如本文在开头所指出的,许多学者在没有全面认真研究傅斯年对这个问题所作分析和论述的前提下对傅斯年进行了批评,认为傅斯年把史学和史料学简单的等同起来,认为他的史学思想如同这个口号的字面意义那样简单、片面。其实,在读过傅斯年的有关史学问题的全部论著,并对此作一番认真思考之后,就会发现,他的史学思想不是一两句口号所能包含得了的,这个简短的口号只是一个标识,它的下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史学思想和深刻精到的史学见解。

第一,“史学的对象是史料”,这是“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第一要义,使傅斯年对于史料与史学关系的最基本的理解。他在《史学方法导论》中指出,“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他又在《考古学的新方法》中讲到,“历史这个东西,不是抽象、不是空谈······历史的对象是史料。离开史料,也许可以成为很好的哲学与文学,究其实与历史无关。”毋庸赘言,傅斯年自己所说的这几句话已经十分清晰的阐明了这层含义,将历史哲学、历史评论、史书编撰从史学中排斥了出去。

第二,“扩张研究的材料”,这是“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第二要义,使傅斯年对史料与史学关系的又一理解。他指出,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所以发展,就是因为他们不仅仅依靠文献的记载,而是“动手动脚找新材料,随时扩大旧范围”。

他的“照着材料出货”、“客观的处理实在问题”的主张,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治史料学者应该恪守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纠正了中国传统史学重视史书编撰,忽视史料搜集整理的偏向。他指出,中国史学界自古就有广泛搜集史料,精心鉴别史料,力图再现历史真实的优良传统。司马迁作《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清代考据学家门对史料的考订,都是这种优良传统的结晶。自元以降,采集整理新史料的优良传统日渐衰竭,编纂史书的风气日盛,时至今日,许多人“照着司马子长的旧公式,去写记表书传”,搞“化石的史学”,去修官样文章的元史清史。这样下去,真正的历史学是不会发达起来的。傅斯年着力扭转史学界那种用个人主观意识曲解史实,依照伦理观念粉饰历史,按照政治需要写作帝王将相家谱、教科书的封建主义史学观点,是史学向着“存真”、“求实”的方向发展。由是观之,他的思想取向是正确的,有进步意义的。

其次,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在史学认识上是一种创见,在方法论上具有值得借鉴的作用,在思想史上对于打破经学的垄断地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传统学术采用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将经学抬高到独尊的地位,傅斯年先生提出“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四部分类,从而推倒了经学的独尊地位,在当时思想禁锢严重的环境中无疑有着革命性和建设性的意义。 四、“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局限性

本文主张全面深入地理解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反对望文生义,并非刻意对其进行美化,也并非想掩盖其局限性。恰恰相反,我认为,既要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又要认识到其局限性,才是对其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我认为,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有如下局限性。

第一,傅斯年把历史哲学、历史评论、历史写作从历史学中清除出去,提出“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其主要意图是要把历史学上升为科学。其实,对科学的地位也不应抬得过高,科学只是一种客观研究的学问,学问包括客观研究和主观研究,二者不可偏废,地位是同等重要的。正如我们现在所接触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二者只存在研究领域的不同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不存在社会地位的高低。

第二,傅斯年提出“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重在突出历史学的“求是”这一本质,历史学,既有“求是”的本质,也有着“致用”的功能,“求是”与“致用”同样重要,“求是”是要尽量换历史以本来面目,“致用”则是其社会功能,应当为社会服务,如果历史学失去其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将会窒息其生命力,最终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参考文献:

[1] 晁中辰:《“不以空论为发问”——有感于傅斯年先生的“史学就是史料学”》,见布占祥、马亮宽《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

[2]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

[3] 李泉:《傅斯年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推荐访问:历史学 史料 试析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