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前教育专业对口升学在读男生的职业认同个案研究

时间:2022-06-02 13:28:02  浏览次数:

摘 要:利用非结构式访谈,研究者选取一名在读学前教育对口升学男学生对其职业认同感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L同学职业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职业期待感强,专业兴趣浓厚,但有部分课程适应和专业知识学习存在困惑。文章对此进一步提出了增强自我认同、调整课程和师资、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和给予宽松的政策倾斜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对口升学;学前教育;职业认同

一、职业认同概念简释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了解、接受、认可其从事的职业,并能够自觉在职业行为体现出职业规范,使职业角色与社会期望一致[1]。它是人们在社会职业背景中获得的发自内心的自我承诺,能够使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做出积极评价、感知与表现。

本文职业认同是指学前教育对口升学在校学生在学习和职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选择自主状态、专业认同程度以及职业期望程度[2]。近年来关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不乏其数,但针对学前教育对口升学在读男生的职业认同探究尚显欠缺,研究者选取男生个例进行职业认同叙事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被访者L同学初中毕业后报名A县某职业高中学前教育专业,是对口升学唯一一名男生,实习经历两周。研究方法选取个案研究,运用非结构式访谈,给予被访谈男生最大限度的弹性和自由发挥空间。访谈在征得L同学的同意后录音,并与问卷情况进行内容对比,提升研究可信度。研究内容以职业认同为切入点,将研究维度分为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结合个人认知、原生家庭、学习经验、周围环境、关键事件进行分析。

三、研究内容——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职业认识——学前教育究竟是什么?

职业认识是指对自己未来即将从事或者已从事的职业性质、功能、价值、意义的大致认识,是对职业的基本了解,主要关注在读对口升学男生的专业认识程度。

1.L同学职业初认知

当问及什么是学前教育时,L同学说幼师就是每天照顾好孩子,性格好、有爱心。“我中考后职高招生老师介绍学前教育就业和升学都很好,我也喜欢,就填了志愿。”L同学最初凭兴趣选择了专业,但职业认知尚显不足,目的局限于升学就业利好性。

2.L同学职业再认知

L同学紧接着介绍,高一惊讶于专业课程的数量和内容。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学前教育不是有耐心、有爱心就可以,还需要全方位素质。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后,认识到理论技能并重意义,重视儿童发展规律。从谈话中看出L同学职业认知逐步充实,对学前教育有了更深刻、明晰的理解。

(二)职业情感——我快乐吗?

1.实习生活——我的职业初体验

“那是个农村校属园,在实习过程中,我对农村园的教育方式产生质疑,究竟孩子们应该获得什么?专业学习告诉我应注重规律,但家长们觉得应当注重学习。我也有点矛盾,但实习的时候还是回忆儿童发展规律并结合孩子行为分析。”在与L同学的交谈中,他表现出初探行业的新鲜感,但也明显表现出实习过程的担忧、矛盾。可贵的是男生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他正视儿童并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反思。

2.幼儿的成长——我有自我效能感

当研究者问及实习经历时,L同学说:“我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们相处,教会他们一些东西。”当研究者追问具体指什么呢?L同学犹豫了片刻“是生活能力吧!有个孩子不会吃饭,哭着要喂。我安抚他后选择合适时机严肃说道理。后来他突然说:‘老师我自己吃。’那一瞬间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男女教师有着一样的职业效能感追求,虽然实习时间短暂,且主要以旁观者身份参与,未能完整带班体会真实状况,但实习体验对于高中阶段的对口升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尤为有效地激起了职业情感。

(三)职业技能——我的专业能力如何?

1.我是男生——我不一样吗?

当问及L同学是否有孤独感时,被他笑着否认了。“一开始别扭,但是我性格好,大家都喜欢我。而且总宣传国家政策,男幼师也没什么啦!”当问及实习时,L同学表示,除了孩子们对他好奇外,老师们都没有特别表现,不过会有个别家长谈论他。L同学说相比女生的不同是更喜欢互动和激励教育,提升自我。人们在政策的宣传和教师性别结构的调整下能逐步接纳男幼教师,虽然尚有怀疑,但这也能够有效降低未来男幼师的职业孤独感,给予其更多机遇和空间。

2.专业技能——难以突破的瓶颈

“最头疼的就是舞蹈和美术,太困难。”他表示讲故事、弹唱能勉强合格。“这些课程比较适合女孩子吧,如果有给男生开的专业课就好了。”技能作为幼儿教师必备,能够使其迅速适应幼儿园课堂,有效实施课程。虽然L同学深得师生好评,专业素养高,但在与L同学的交流中依舊能感受到他对性别与专业课内容契合度的些许焦虑。

(四)职业意志——我要一直从事学前教育吗?

1.热爱——最坚定的梦想

L同学反复提及喜欢孩子,不愿离开幼教。在问卷中也在对待学前教育行业态度上选择非常喜爱、不转行等相关词。由于之前研究者在其学校发放部分问卷以测查对口升学生职业认同,超半数学生都表示选择本专业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决定,主要目的是升学。但与L同学的交流让研究者感受到了兴趣与热爱,这是最好的职业意志力来源。

2.家人——最朴实的支持

原生家庭是个体出生后被照料抚养的家庭,是个体情感体验建立的最初场所,是个体后期行为模式和性格特征的涵养环境[3]。L同学有父母、弟弟,未当过留守儿童。爸爸性格温和,妈妈注重择友和行为养成。弟弟比自己小十多岁,对他的照顾使得L同学更有耐心。家庭氛围和谐,在他选择学前教育后家人很支持。L同学表示政策信息渠道除了自己通过浏览新闻外还有家人传达。L同学提及家人时非常开心,原生家庭带给他的人际互动模式和爱的涵养赋予其学前教育从业的特质,并且激励他坚定从业信念。

3.师友——最温馨的环境

当谈及学校和班级对他的职业意志是否有影响时,L同学笑着回答“老师和同学很照顾我,会有小摩擦但我能很快缓解。”“感谢班主任,分析了我的优缺点,指出了我专业优势;也感谢同学,和我分享专业信息。”最真实的想法和最温馨的环境给予了L同学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去面对学前教育专业,也让他从他人评价中理性认知自我优劣势。

(五)职业期望——未来的学前教育会是什么样?

职业期望又称职业取向,是一种劳动者对未来工作前景和形势的向往,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1.政策指向:引领舆论

“我很期望成为幼儿教师,因为新闻上总有相关新闻,不会又苦又累没地位。”L同学职业期望感很强,充分体现出政策利好消息对幼教群体未来择业的影响和职业期望度。但当研究者提起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时,L同学很茫然,“什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呀?什么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呢?”在稍作解释后点点头说好像听说过,这也体现了当前中职学前教育的文化课主导性,政策课程设置的忽视。

2.工作稳定:期望编制

“爸妈要求不高,就是希望能入编,工资少没关系,毕竟稳定。”当聊起免费师范男幼师试点培养时,L同学表示有编制就可以。通过与L同学的交流,决定他职业期望和社会地位与稳定性相关,也印证了目前逐渐施行的免费男幼师定岗定编的优惠政策实施价值。

三、提升学前教育对口升学男生职业认同的建议

(一)正视自我,保持专业热忱

学前教育对口升学生高考专业限定,也为准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供了充足保证。应保持专业热忱,认可“准幼儿男教师”角色。专业热忱能够在择业对口性、从业坚定性、职业认同性方面勇敢正视性别差异,善于发挥自我教学优势,形成属于男性学前教育从业者的特色,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模式反思,补充调整师资课程

对口升学纳入高招计划,与普高相比,专业性更强,从业意向确立更早。国家提出振兴职业教育、工匠精神,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但中职学前教育高学历教师缺乏,课程設置局限技能和文化课。教师非专业性对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专业素质内化、教师道德而言效果甚微,难以满足少数男生培养需求。L同学提及“技能学习好像有些不适合我”,此类的言辞突出男生身心尚在发育,叛逆心强,需要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进行正确引导。男生作为特殊群体,较女生更为粗心、害羞,应当由教师调整教育方式,选择性别适应程度更高的课程,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三)家校、师生、生生互动,打造温馨人际支持系统

学前教育对口升学男生数量少,堪称“熊猫”,难以避免传统观念误解。从业男性最初秉持赤诚之心,但多被现实打倒。坚定他们的职业意志离不开强大的人际支持力量和理解。原生家庭的情感支撑、宽松的职业环境都会激起其热爱之情,排除后顾之忧。由于此类学生处于16~19岁,与班主任、同学、专业课老师等关键人物的和谐关系建立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认可与鼓励都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能在潜意识内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政策倾斜,营造宽松环境

近年来针对幼儿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江苏、广西、福建、湖南、重庆于2010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推进男幼师公费培养试点,吸引优秀师资。国家营造宽松的男幼师培养和从业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其群体职业期望,给予编制和待遇以支持其家庭生活,对抗社会性别压力。同时,国家政策的积极宣传和资金支持营造出良好的学前教育就业、学习氛围,既可以提升男性从教意识,也为园所、学校培养男教师提供可靠的后备支持。

参考文献:

[1]陈 立,杨 鹃.职业认同与特殊教育教师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7(2):25-30.

[2]石梦洁.幼儿师范在读生职业认同感现状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3]黄 华.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基于Bowen理论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推荐访问:专业对口 学前教育 个案 升学 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