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解应用看三大能力
时间:2022-06-03 12:56:01 浏览次数:次
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本义就是单位时间任一具体物质某一物理量的变化量,这个物理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等等相对应的变化量,而反应速率的单位随自变量单位的变化而变化.
应用2在复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练习后,再使用本题的(4)②,提出问题:化学平衡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应用3在完成应用2之后,进行第(4)问,[BP(]: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FYKN]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提出如下问题:本表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其中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如何破解此问?
应用4在化学平衡常数复习之后,进行应用3所对应的K计算.并总结出:类同化学反应速率,K的表达式的形式是固定的,但项目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反应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点不是难点,但却是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理解.
应用5在平衡图像专题的最后,进行难度较高的本题的(4)③[BP(]: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 和v逆~x(H2) 的关系可用图5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CD#3](填字母)[BP)].
[BP(][TP3GH06.TIF,BP#][BP)]
在学生自我解题后并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①:此图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特点?
问题②:此图要表达的信息是什么?要考查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③:图中v正和v逆的尾端点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④:依据题意,升高温度,v正和v逆的变化趋势如何?“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v正和v逆的尾端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⑤:确定“相应的点”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问题组,指导学生一改“凭感觉、靠猜测”的解题方式,形成“先宏观后微观,找理论判趋势,用原理定关系”的有理、有据、有序的审题、析题观,体现借具体的试题培养和训练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逻辑、条理的分析图像的思想方法,做到学科思想、学科能力与学习进程同步提升.
综上所述,备考复习是坐实基础、培养能力、形成思想的细致工程,不宜快刀斩乱麻,应采取“点圆式”复习.所谓“点圆式”复习就是以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为核心,在理解应用的前提下辐射到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某一元素的知识可辐射到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分类与转化、相似物质的类比、相似性与递变性、用反应原理分析反应变化、实验制备系列、实验探究系列、化学计算系列和图表表达等.体现各模块、各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实际上是在复习某一知识时,既体现对本知识的理解,也体现应用其它部分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并分别进行描述与实验、定性和定量的融合.这样的复习从一开始就是全面而深刻的复习、综合各部分知识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记忆、在应用中形成能力,因而知识扎实、思路清晰、方法灵活,再在学科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形成举一反三、新旧兼容、用原理去审视问题、用思维去分析问题、用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 上一篇:浅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
- 下一篇:浅谈花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