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与证候研究
时间:2022-06-03 16:35:02 浏览次数:次
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中风恢复期(2~24周)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及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确定中医证候,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气虚质(16.29%),证候主要为血瘀证(25.81%)、痰证(20.97%)、气虚证(16.45%)、阳虚证(15.16%)。主要体质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 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结论 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风恢复期;中医体质;中医证候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06
中图分类号:R2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014-03
针对个体体质和证候进行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实施“因人制宜”个体化康复治疗,可使中医“形神一体观”的优势得到发挥,更加丰富了缺血性中风的中医康复内容。迄今对中风预防或急性期体质或证候的研究较多[1-3],而对恢复期的体质或证候研究较少。基于不同发病时期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异同,本研究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与证候进行分析,期望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和中医证候学角度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620例病例系2007年1月-2011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针灸科门诊、康复理疗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15 例,平均年龄(65.31±11.58)岁;女性305例,平均年龄(67.47±10.51)岁;平均病程(29.25±3.12)d。
1.2 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中风证候诊断参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缺血性中风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制定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5-6]。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7]。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及缺血性脑卒中诊断;②未接受过中医药系统治疗者;③年龄≥45周岁;④恢复期病程:发病2~24周。⑤患者本人或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并愿意配合完成问卷调查。
1.4 排除标准
①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住院期间TIA发展为脑梗死者;②心源性或其他部位栓子脱落形成的脑栓塞患者;③先出血后梗死或梗死后出血者;④严重精神疾患、行为障碍或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调查问卷内容者;⑤并发较严重其他疾患,如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癌症等。
1.5 脱落标准
①观察资料不全或调查发现错误信息而影响评估者;②调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未能完成统计者;③患者主动提出退出者。
1.6 体质分类方法
参照王琦“体质九分法”,量表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9种体质类型。体质分类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8]标准。
1.7 资料收集
调查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中医体质情况、中医四诊3部分。其中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病程等。中医体质情况按照制定的统一表格调查,由2~3名专业中医师如实填写,并与患者家属等知情人核查真实性,尽可能减少偏差。将病例资料统一录入数据库,并进行核对检查。中医证候诊断参考《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将患者的所有症状赋予量表中相应的分数,风证、火热证、痰证、瘀血证、气虚证、阴虚证均按各证候条目积分≥7分标准确定。由2~3名副主任以上中医师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候诊断,以减少选择性或测量性偏倚。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指标间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湿热质、平和质、特禀质。最常见体质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见表1。
2.2 主要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常以2证以上组合出现,多为血瘀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气虚证+痰证、阳虚证+痰证等组合出现。其中以证候条目积分最高者判定为主要证候。最常见证候为血瘀证、痰证、气虚证、阳虚证。见表2。
2.3 主要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表明, 瘀血质与血瘀证、痰证、气虚证显著正相关,痰湿质与痰证、血瘀证、阳虚证显著正相关,气虚质与气虚证、血瘀证、痰证显著正相关,阳虚质与阳虚证、气虚证、痰证显著正相关,阴虚质与阴虚证、火热证及风证显著正相关。气郁质与火热证显著正相关,湿热质与火热证显著正相关。平和质与特禀质体质类型因其比例数少,未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中风的高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中风恢复期针对个体体质和证候进行中医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实施“因人制宜”个体化康复治疗尤其关键,可减少中风病致残率,使患者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家庭。
本研究发现,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高危体质类型,瘀血质(20.97%)、痰湿质(18.71%)所占比例尤其值得关注。中风恢复期临床常见肢体肿胀、痰多流涎、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黯、抑郁少言、筋脉挛缩等痰瘀互结之象。因中风患者多体形肥胖,属痰湿体质,痰湿较盛,易阻遏血脉络道,形盛气衰,加上病后活动减少,安逸过度,气血运行无力,致痰瘀之证较常见,瘀血质、痰湿质病理体质增多。中风恢复期中有16.29%气虚质患者,从体质因素讲中风日久多存在气虚象,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可灌溉四旁,化生心血,荣养肺气,滋柔肝血,资助肾精,中风患者久卧伤气,脾运失健,气血化生及循行乏源,日久气血匮乏,营卫失荣,经脉不通,四肢失养,以致中风日久难愈,而形成气虚之病理体质。中医体质学说认为,先天禀赋决定了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行为习惯、医药干预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可以向疾病转变,也可以向健康转化。体质存在的这种可调性,使调整纠正病理体质成为可能,为临床康复提供了治疗依据。本研究结果提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养生或康复调理,宜从纠正痰、瘀、气虚体质方面着手,宜遵循健脾化痰、益气而不致瘀,化瘀而不伤气的总则。避免病后滥施大补而致痰瘀固结,或一味活血祛痰而伤正气。
关于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的论述多集中于“风、火、痰、瘀”等方面,随着病程的延长,到了中风恢复期证候因素已发生变化,但目前医家论述较少[9]。本研究发现中风恢复期以血瘀证、痰证、气虚证、阳虚证为主,风证、火热证、阴虚证明显减少。中风恢复期患者以血瘀、痰湿证候为主,阳气亏耗,治宜“补虚化瘀,导痰通络”。不应同于早期阶段进行的熄风、化痰、清热、养阴治则[10]。
中医证候研究是选择中医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之一,是通过四诊信息对机体表达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体质与疾病证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辨证的基础。证候随体质而转化,体质是产生病证异同的关键,论治原则必须从于体质,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发病后临床证候类型的倾向性,“证”的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11]。本研究相关分析表明,中风恢复期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要素具有密切相关性,提示不同体质的特异性可能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及发病后所表现的证候特点。因此,将辨体质与辨证融为一体,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辨证施治效果,符合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思想,中医综合康复诊治中风病,应注重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扶正祛邪,最终达到调整体质失衡,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主要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和中医证候学角度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但存在调查样本数量偏少、地域局限性、判定标准可信度与科学性存在偏差,而且,缺血中风中医体质要素、证候要素不论在组合上还是时间上的分布都非常复杂,期待能借鉴循证医学理论及选择更合理的统计学方法对中医中风体质与证候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康复提供更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徐丹,袁园,过伟峰.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5):95-98.
[2] 陈宝鑫,张允岭,郭蓉娟,等.中风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68-72.
[3] 马斌,高颖.中风病发病第7天证候要素的初步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7):494-496.
[4] “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6):41-4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6] 高颖,马斌,刘强,等.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及方法学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24):2097-2101.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8]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9] 刘刚,梁迪赛,周嘉澄,等.从虚从瘀(补虚通络法)论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2):1300-1303.
[10] 钟海珍,马斌,高颖.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3个月致残因素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47-50.
[11] 田松,赵丽娟,梁晓葳,等.500 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21-23.
(收稿日期:2012-12-11,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