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时间:2022-06-03 16:42:02 浏览次数:次
【摘 要】肿瘤放射治疗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临床医学学科,很多新的理论和概念的引入需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这门学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教学法明显不足,本文旨在探讨可以更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新型教学方法。
【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学 LBL PB 探索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无论单独应用还是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都占重要位置。WHO1998年公布:4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其中外科治疗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因此,为医学生讲授肿瘤的放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肿瘤放射治疗学是使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门特殊医学学科[1],其基础是临床放射生物学、肿瘤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及一般的临床知识、肿瘤学知识、病理学知识、影像学知识等,其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两个阶段。
一、国内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教学法(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基本概念的讲授较为深刻全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条理清晰,框架明确。对于初次接触肿瘤放射治疗学的学生来说,LBL对学习掌握知识非常有益,因此,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都采取这种授课方式。但是这样忽视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2],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LBL注重知识的系统完整,忽视相关学科的融合贯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师生没有行之有效的沟通,学习的主体并不是学生。
二、现在流行的可尝试的教学方法
(一)PBL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3],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资料组织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近年在国内开始逐渐应用于医学各专业的教学中[4]。在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但PBL受课时限制,讨论时间有限,学生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忽略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最终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如果在肿瘤放射治疗学学习过程中全部采用PBL,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所以,PBL和LBL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结合是必要的。
(二)CBL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5],是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在病例学习提供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模拟医生的身份直接面对患者,可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自主地进行分析问题或决策。该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问题相对集中、纵向挖掘知识、学生耗时较少、节奏易于掌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弥补PBL的欠缺,是一种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CBL也有一定局限性,实际工作中的病例千差万别,仅通过几个病例很难全部理解,但与其他多种教学模式组合,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肿瘤放疗科医生。
(三)TBL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在PBL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6]。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团队协作,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团队意识。肿瘤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应用学科,TBL教学法对其教学有促进作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团队交流解决问题。TBL可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肿瘤放射学的教学中尚属尝试阶段,随着TBL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推广,此教学法对培养医学综合性、实用性人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PCMC
问题引导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 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是加拿大McMaster大学于1965年首创,并首次在其医学院试行,其核心理念是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进行启发式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把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使学生视野加宽、思维敏捷,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早期结合,促进课堂知识的吸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活动[7]。PCMC和PBL两种教学模式有交叉的地方,把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应该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过程中应用。
(五)SP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够准确表现病人的临床问题并且能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正常人或病人,他们既可模拟病人,又可经过培训后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记录并评估,同时还可以将评估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因此,在肿瘤放射治疗教学中应用PBL和SP相结合的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与病人沟通的能力。SP能解决以前临床教学中很难找到有针对性病例的问题,使每个医学生都提高了评估教学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面对类似的病人和问题,值得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
三、对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现存问题的探索
(一)LBL+PBL双轨教学法
双轨教学模式在基本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以真实的病例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双轨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临床工作水平和教学技巧的全面提升。但是重点仍然在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学生必须配合老师,在课前认真的研读教材和与之相关的文献,课时积极整理理论知识系统,之后要多多接触具体临床病例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发现问题时要踊跃和老师学生讨论,及时解决问题。双轨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职欲和学习积极性,把学习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8]。
(二)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模式
这种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教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知识结构的广度与深度,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和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而学生为解决临床实践中问题,要主动查阅专业资料,收集相关网络资源,和老师、同学、患者沟通,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能力,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在临床实习中其他教学方法的组合
新型教学模式正处在探索阶段,一般都是在PBL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教学方式,比如CBL是最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TBL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PCMC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SP可以加强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促进学生模仿学习的能力,学会与患者交流的艺术,为自己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在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实习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带教老师应根据肿瘤放射治疗专业的教学目标,精心挑选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依据重点、难点提出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掌握肿瘤放射治疗理论。
(四)教学模式变化的阻力
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要克服以前不良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的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地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教学活动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使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构,教师角色从管理者、仲裁者及传授者向引导者、合作者及促进者转变。另外,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了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开展下去,教师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搜集学生比较适合的临床病例,或者编写恰当的病例,还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出合适的问题。另外,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四、结束语
医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所以,新型教学模式需要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才可以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向英,曲雅勤.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 1- 5.
[2] 刘卫勇,隋秀芳,康冰飞,等.LBL 结合PBL 在超声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13, 17( 2): 355-356.
[3] Barrows HS, Tamblyn RM. 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 a problem- based learning unit [J].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1977, 52(12): 1002-1004.
[4] Gurpinar E, Kulac E, Tetik C, et al. Do learning approaches of medical students affect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J]. 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 2013, 37(1): 85-88.
[5] Kingsbury M P, Lymn J 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larger student groups: mutually exclusive or compatible concepts a pilot study [J]. BMC Medical Education, 2008, 18(8): 35-45.
[6] Stuart J Beatty, Pharm D, Katherine A Kelley, et al. Team-based Learning in Therapeutics Workshop Sessions [J]. Pharmacology Education, 2009, 73(6):100.
[7] Spaulding WB, Neufeld VR. Regionaliz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at McMaster University [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73 871(3): 95-98.
[8] 侯洁,徐冬,唐铭燕,等. PBL结合CBL及L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414-417.
作者简介:
王琳(1980-),女,汉族,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肿瘤热疗、放疗及综合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
刘新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
石永刚,通信作者。
[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相关文章
- 药学专业学生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问卷调查报告
- 放射科技师述职报告(共3篇)3篇
- 慎而不惧“放射源”
- 核类专业“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建设浅议
- 70例前列腺癌应用放射疗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 多药联合湿敷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研究
- 唧些食物易引发肿瘤?
-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
- 基层医院医生对肿瘤标志物的认识研究与探讨
- SP结合TBL在肿瘤症状教学中的应用
- 电视胸腔镜在纵膈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恶性实体瘤迭合血液肿瘤12例分析
- 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 三维技术对皮影动画的探索与实践
- 企业行业特色应用型人才教学评价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