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
时间:2022-06-03 16:49:02 浏览次数:次
中图分类号:R745.1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761-02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眼外肌受累最常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现将我科1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 料
患者,男性,35岁,主因“右眼睑下垂1周,视物重影5 d”来诊。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休息后似有好转,未在意,1 d后出现视物重影,追问病史,患者在儿时曾有过类似病史,未特殊治疗,后完全恢复。查体:内科系统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查体合作,高级神经活动正常,右眼睑下垂明显,影响视物,右眼球内收差,处于外展位;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部MRI及MRA未见异常;化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等均未见异常。
病初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被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给予弥可保500 μg,每日1次,效果不佳。再次就诊时,追问病史,患者儿时曾有过类似发作史,行疲劳试验为阳性,给予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30 min后症状完全缓解,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Ossenman分型:为I型(眼肌型)。行胸部CT检查,胸腺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强的松30 mg晨顿服,溴吡斯的明60 mg,每日3次,口服。20 d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渐减溴吡斯的明至完全停用后,减强的松用量,每周减1/4片,至20 mg晨顿服,同时补钾,补钙。现患者强的松已改为20 mg隔日晨顿服,随访21个月未再有发作。
2 讨 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主要由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up】[1]【/sup】。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的一种特殊类型,肌无力症状局限在眼外肌,受累肌肉以提上睑肌多见,患者亦可有复视、视物模糊等改变。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10岁以下的儿童和40岁以上的男性,其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剩下的50%~70%中,绝大多数(>80%)可能在起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sup】[2]【/sup】。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反应佳,预后好。由于患者出现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等眼科症状,初诊常在眼科。并且眼科有些疾病也可有相似临床表现,故眼科以及神经内科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理解、认识,以防漏诊、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
本病例起病初表现为典型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即右眼睑下垂,视物重影,休息后略好转,追问病史患者在儿时曾有过类似病史,未予特殊治疗,之后症状完全恢复。疲劳试验呈阳性,应想到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行新斯的明试验: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 mg,其血药浓度达高峰时间为30 min,半衰期为51 min~90 min,20 min~30 min时观察患者眼外肌症状,有明显好转,40 min之后患者肌无力症状恢复,称之为新斯的明试验阳性【sup】[3]【/sup】。该患者经新斯的明试验确诊后,给予口服溴吡斯的明,同时口服强的松,治疗效果佳,之后逐渐减溴吡斯的明至停用,减强的松量,至最佳剂量维持。随访患者21个月,未见复发。
该病需与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sup】[4]【/sup】,目前已知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后天性原因主要包括:脑血管病变、动脉血管瘤、神经本身缺血、肿瘤、外伤、脑膜炎、糖尿病等。动眼神经经眶上裂入眶后分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所以临床因损伤部位不同及损伤后恢复情况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眼科最常见的动眼神经麻痹主要是先天性和外伤性,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大多表现为外斜度较大,上睑下垂严重,麻痹肌运动障碍明显,但很少有复视。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复视明显,受累肌不同程度运动障碍,随着外伤后恢复情况,麻痹肌运动也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复视、斜视或上睑下垂。目前该类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尚无特殊治疗,治疗以手术矫正外观为主。该例患者既往有过类似症状,未治自愈,与先天性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表现完全不符。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少见的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内、外肌有规律地出现麻痹或麻痹与痉挛交替的临床现象。即动眼神经麻痹伴短暂的自发性的好转间歇,数秒及数分钟又恢复麻痹状态,是一种少见眼科疾病,原因多不明。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内外肌麻痹相和痉挛相交替循环出现。麻痹相时出现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眼位外斜;痉挛相时上睑提起,瞳孔缩小,眼球内转,视力提高。麻痹相持续0.5 min~3 min,痉挛相持续数秒钟,对该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以手术矫正外观为主。本例患者病初动眼神经麻痹似有麻痹相,但缺少痉挛相,且动眼神经麻痹时无瞳孔大小的改变,故可完全除外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多见,起病突然,可先于糖尿病症状出现,多发于单侧,临床表现为眼内、外肌麻痹分离,眼睑下垂、眼球上下视及内收受限,复视常为主诉,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常不受累。该类患者动眼神经麻痹无晨轻暮重现象,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试验均呈阴性结果,且多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故诊断尚不困难。本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未见异常,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可除外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后交通动脉瘤是导致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病因,但其动眼神经麻痹多表现为完全性麻痹,有明确的瞳孔散大固定表现,诊断多不困难。
该例患者早期误诊原因分析:①首诊医师对专科知识缺乏深刻理解,诊断思路狭隘。②询问病史不详:忽略症状有波动性,晨轻暮重,疲劳后加重,休息后好转等症状特点,未认真询问患者先前是否有类似发作。③查体不细,过分依赖CT、MRI等辅助检查,缺乏诊断试验。本病例误诊就是因未进行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试验。④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并不少见,应尽量寻找病因,以明确诊断。通过本报道,应对成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有一个新认识,对类似病例能做出及时快速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Andrews PI.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in childhood[J].Semin Neurol,2004,24:101-110.
[2] 许贤豪.肌无力-临床与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69.
[3] 彭丹涛,许贤豪,佘子瑜.新斯的明试验改良结果判定法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1(14):1-3.
[4] 周凤,刘桂琴,刘春明,等.动眼神经麻痹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344-346.
作者简介:赵海娟(1983—),女,现为山西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邮编:030001);牛争平(通讯作者),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邮编:030001)。
(收稿日期:2011-02-26)
(本文编辑 郭怀印)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