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CR\CT影像学评价
时间:2022-06-03 18:21:02 浏览次数:次
【摘要】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1位,肺癌的早期发现及定量诊断有重要意义,笔者收集2005年至2010年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8例肺癌的CR、CT影像学的临床资料,讨论分析CR、CT的影像学表现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肺癌影像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R73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b)-0179-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岁,患者全部经CR及CT检查,其中21例经HRCT扫描,9例经增强CT扫描,临床表现方面,15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病变,22例患者因有干咳、胸背痛就诊发现,11例有间断性出现痰中带有少量血丝、胸闷。
1.2CT检查
采用Kodak Virect View CR850计算机X线摄片,发现病变,行CT检查,采用Elscint Sele/sp型全身螺旋CT机。对感兴趣的区域行1.5mm HRCT扫描,其它部分采用薄层,5mm扫描,肺窗及软组织窗观察。
2结果
CR片上病灶<1cm15例,表现为斑点状、索条状浸润性炎性改变,病灶1~3cm,22例,表现为结节状、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病灶>3cm 11例,表现为团块状及球形病灶,伴有阻塞性肺气肿,3例合并一侧胸腔积液。
3讨论
3.1肺癌的CR、CT影像学特点
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肺癌的分布是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CR的影像学表现:中心型肺癌早期表现为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斑片及索条状阻塞性肺炎阴影,进展期显示肺门肿块影,突向肺野边缘清楚,可有分叶,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表现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稀疏,纵隔及叶间裂推压移位;有肺不张时,显示肺门侧密度增高,阴影增宽或有肿块突出。
周围型肺癌早期表现肺内2cm以下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可有小的透光区,边缘毛糙、模糊、胸膜凹陷征;进展期多在2cm以上,密度不均,边缘呈分叶征。
CT的影像学表现:中心型肺癌肺门区有大小不等的块状高密度影,边清楚有分叶,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相应部位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或阻塞,所属肺叶可呈片状高密度影。纵隔窗可观察腔静脉后、气管分叉下,肺门等处有肿大淋巴结。周围型肺癌CT可见肿块边缘较清楚有分叶,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及钙化,增强扫描、癌灶多有明显强化。
3.2CR在诊断肺癌的价值
CR是早期发现肺癌的基本检查方法,能通过图像后处理功能,显示被肋骨及纵隔遮挡的病变,可以早期发现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图像清晰优于普通的X线胸片,并具有辅射量少、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3.3CT在诊断肺癌的价值
CT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CT具有密度分辩率高、采用薄层、骨窗数字重建和视野缩小提高空间分辨率及清晰度,可清晰显示肺内肿瘤病变的密度边缘,及周围血管的关系,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在CR片上发现可凝病灶,结合临床加做CT,综合分析诊断,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24~340.
[2]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6~292.
[3]李铁一.胸部疾病CT诊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73.
[4]黄佐良,何望春,周继华,等.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0:48~50.
[肺癌的CR\CT影像学评价]相关文章
- 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肺癌最优治疗方案怎么选
-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果对比
-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佛法故事理论在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 对抗肺癌,还有中医这把利剑
- 肺癌不典型X线、CT影像学分析
- 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PET/CT检查的价值与结果回顾分析
- 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 浅谈补肺健脾益气法治疗肺癌
- 组合评价模型在辽宁省主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的构建及应用
- 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在高校中层管理者岗位评价中的应用
- 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模式评价体系及方法选择研究①
- 2017年度第二批C—NCAP车型评价结果暨《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2017年版)》发布
- 大学生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绿色评价,发现真实的学生
- 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