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ICC研究别无他人

时间:2022-06-04 08:42:01  浏览次数:

通俗来讲,就是研究脊髓损伤以后病人出现便秘、排便困难、肠梗阻等问题的原因探索。我的导师是王振宇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已有30余年,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打造成了以脊柱脊髓疾病为特色的神经外科专业,救治了很多患者,并牵头成立了北京大学神经外科学系,使神经外科得以医教研全面发展。

脊髓损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目前仍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中国患有脊髓损伤和脊柱裂的病人约有530万人。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上,目的是神经保护和修复,但关于脊髓损伤对其他器官和系统影响的研究有限,比如胃肠道、膀胱等。脊髓损伤伤后常伴有功能性肠梗阻、便秘、大便失禁或者拥有上述多种症状。

每一位脊髓损伤患者都遭受着结肠功能障碍带来的排便困难等问题,进而导致肠胀气、腹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为解决脊髓损伤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这一难题,首先需要明确其发病机制。结肠的运动和分泌受内在肠神经系统支配,内在肠神经系统就像公司的董事长,下设两个部门:分别是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主要控制分泌消化酶和肠液,而肌间神经丛主要參与肠道运动模式的协调。我们都知道肠道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蠕动,可以促进肠内容物的正常推进,而蠕动反射主要就是由肠道神经元系统调节的。该反射的背后需要五条流水线共同完成,首先是第一条,内在初级传入神经元,可以感受肠腔传来的信号,它将信号传递给第二条——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再将信号传递至第三条流水线——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通过第四条——Cajal间质细胞(ICCs)将信号传递给第五条流水线——平滑肌细胞,使平滑肌兴奋或抑制。

当前研究表明,ICC是肠道运动的起搏细胞,就像心脏之所以能够维持跳动,也是因为有起搏细胞在有规律地搏动并将信号传递到平滑肌,引起平滑肌细胞的节律性收缩或舒张。ICC在胃肠运动的网络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脊髓损伤后,ICC是否发生改变尚未可知,因此,如果我们发现脊髓损伤后患者的ICC发生改变,就可以通过改善患者饮食或给予用药,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结肠内ICC细胞的增殖,也许就可以彻底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让病人不再忍受肠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目前该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尚无人研究,本课题具有创新性。但因为无法获取脊髓损伤患者的结肠,该实验只能通过动物模型来验证。动物实验可以进行类推,但无法代表人类的真实情况。

健康是人民对幸福追求的前提,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责任编辑:徐玲玲

推荐访问:别无 研究 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