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

时间:2022-06-04 13:21:02  浏览次数:

摘 要:通过对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统计分析,力图多方位多层面地揭示获奖成果的学术研究及其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示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获奖成果;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07)06-0060-06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高校社科奖”),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奖项。自1995年首次评选以来,至今已经评选过四次。每三年评选一次,按一级学科设立一、二、三等奖,并根据需要设立特等奖或荣誉奖。第四届共受理参评成果2 864项,有426项成果获奖,获奖率为14.87%,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106项,三等奖294项。它是检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各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本文试图以第四届中国“高校社科奖”为对象,用实证的方法分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

“高校社科奖”的评奖范围覆盖了马克思主义、管理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等24个学科。本届获奖项目分布具体情况列表如下(如表1所示)。

从表1不难看出,获奖项目总数排在前10位的是经济学、中国文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法学、艺术学和马克思主义,这10个学科获奖数几乎占了本届获奖总数的80%;获奖项目在24个学科中的分布差异特别大,经济学获奖项目最多,以82项遥遥领先,最少的是港澳台问题研究,只有1项,全距达81。这与前三届获奖是一致的[1](P52-58),直接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优势和热门程度。在众多的获奖项目背后,也反映出我国有一支强大的经济学研究队伍。仅次于经济学,排在第2-5位的是中国文学、管理学、哲学和历史学。这说明人们对传统的人文学科依然比较关注,也涌现出众多的优秀成果。如果再分析获奖数少的学科,我们发现其分布也是正常的,因为距普通百姓生活越远,一般了解它的人也越少,对其感兴趣的人也不会很多,对它的研究也很难成为热门学科。

表1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在本届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民族学、综合研究/交叉学科、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宗教学、考古学、统计学、逻辑学和港澳台问题研究等学科的一等奖空缺,占全部学科的45.83%。其中港澳台问题研究连续四届一等奖都空缺,也有一些学科连续三届一等奖空缺,如马克思主义、逻辑学、统计学和考古学等。这一方面表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的严格性,宁缺勿滥,体现了获奖成果的含金量;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科的研究成果,理论水平不高,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解释力不强。

二、获奖作者所在高校的分布

为了对获奖人员所在的高校有所了解,我们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及“中国学术期刊网”来全面客观地了解获奖人员的所属单位。由于存在一个奖项由多人共同完成的情况,这里我们只计入第一作者,并按获奖人员在科研成果出版或发表时所在的单位来确认获奖人员的学校。为充分反映不同等级获奖成果的水平,使统计数据趋于合理,笔者对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赋予3、2、1的权重值,从而求出各高校获奖成果的加权总得分,以此作为排名的依据,列出了获得5分以上的高校及排名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获奖总数位居前10位的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这10所学校仅占本届获奖高校总数的8.69%,但所获奖项的加权总得分为277,占总分(584)的47.43%。从获奖成果的角度上看,可以认为前10名院校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院校。统计表明,这些获奖成果主要出自教育部所属的重点大学;67所地方高校获得101项优秀成果奖,占总获奖成果的23.70%。浙江树人大学获得一项二等奖,实现了民办大学“高校社科奖”零的突破。

三、获奖项目的区域分布

地区研究水平往往与区域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为了考察地区学术科研能力和发展状况,笔者通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拥有的高校数来考察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定数目的优秀研究成果获奖。这些获奖项目分布于全国115所高等院校。仔细查看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获奖项目的地区分布与在学科中的分布一样,差异特别大,北京市获得的项目数最多,达102项。这说明了北京高校的研究实力和地域优势。华北地区借助北京的研究实力,获得了136个获奖项目,占总项目的31.92%,在片区中排第一;华东地区获得132项,占总项目的30.98%,在片区中排第二;华中地区获得57项,占总项目的13.38%,在片区中排第三。

一般来说,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研究资金比较充足,研究队伍的水平普遍较高。在获奖项目数最多的前10个省、市中,沿海占6个,共有157项获奖。而4个内陆省份有193项获奖。这说明尽管沿海省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是十分明显,尤其是湖北省,获奖项目数仅次于北京市,位居第二,比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江苏分别多出19和16个。从表3也不难看出,西部地区的12个省、市、区共有41个研究项目获奖,占总获奖项目的9.62%,平均每省、市、区获得3.42个项目,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这12个省、市、区幅员辽阔,像四川、重庆、陕西等也有不少高等学校,但它们的获奖项目之和却不及北京市的1/2,区域差异足见一斑。所以,获奖项目也折射出东西部的文化发展差距。

四、获奖成果的内容分析

从内容层面来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可以有多种角度。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这两个视角对本届获奖成果做些初步的分类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里是对获奖成果的名称做分类分析,尽管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内容,但也只具有相对的科学合理性。

(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是人们常用的从内容上给研究分类的依据之一,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对“宏观”与“微观”的不同理解与定义。本文所说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只是在各学科获奖成果中相比较而言。

从总体上看,微观研究的获奖项目略高于宏观研究项目。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是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人们往往认为带有全局意义、具有宏大主题的问题更值得优先研究,宏观研究因其影响的广泛性而更应获得支持并获奖;二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有许多在一线从事管理、教学活动的高校管理人员、教师申报的优秀成果,而这些成果一般都与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微观研究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向。

(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设立的奖项来看,参评成果涉及著作、学术论文、研究咨询报告等多种形式,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分。本届获奖成果中,理论研究有293项,占68.78%,应用研究有133项,占31.22%。由于分类仅仅依据的是成果名称,虽然成果名称也能反映出研究性质,但这样的分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往往带有一些模糊性或主观随意性。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获得关于获奖成果的大致印象,即理论研究的成果占大多数。应该承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促进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任务与功能。不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自觉地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根据高校各自的学术传统和研究特色,在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强化应用研究,从而成为各地方党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五、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学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出版的论著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其中发表或出版的论著数量说明作者的文献生产能力或科研能力,而其论著被引用次数则更能体现作者生产的文献的质量、交流程度和学术水平。一项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被同行甚至同行以外的学者在规范的前提下引用,该成果就获得了推进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其学术价值就会在思想传承和启迪中深刻地体现出来[2] 。因此,对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无疑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和研究论文的增加。由于获奖的是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加之很难获得每一个学者在评奖时限范围内的全部发文数量,所以,笔者以获奖成果的被引用次数作为衡量其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并以合作研究情况作以辅助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获奖成果的被引用次数,笔者是通过Google的学术搜索而获得的。

(一)获奖成果的被引用次数分析

本届获奖成果中被引用的作者及论著大约万余次左右。据统计,一等奖被引次数为931次,二等奖为1 926次,三等奖为6 619次,平均每项成果被引用次数超过22次。下表列出了被引次数超过50次的学者及论著(如表4所示)。

为了对引用次数较多的学者的简况和论著有所了解,笔者使用互联网络搜索引擎和“中国学术期刊网”进行了查询。查询和统计表明,大部分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享有盛名,基本上都是教授和研究员,说明这些学者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这其中既有学术前辈与资深学者,又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一些学术精英。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引用率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不可比性,没有列出的学者不能说其影响力就一定比列出的学者小。所以,不能在论著的被引用率与学者的学术水平、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情况,有的学科本身的学术圈子就不大,有的学科专业比较偏,不易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论著的被引用率。当然,被引多的论著也不代表质量一定就高,但无论如何,他们对当前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至少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其论著的被引用率的高低肯定要比论著的数量更说明问题[3]

查询和统计显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类基金项目特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有较高的引用率。这说明近年来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力度的逐步加大,产生了一批有较高质量和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促进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全部的426个奖项中,有近乎一半的获奖者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这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对此,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指出,要淡化科研成果奖的“官味”[4]

(二)作者合作研究情况分析

相对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研究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最具有个性化和个体性的学术研究活动。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集体合作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渐成气候,这与各种“工程”、“攻关”、“招标”之下的重大项目不无关系。下表列出了本届获奖成果的合作情况,当然作者合作研究只是成果学术影响力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如表5所示)。

在426项成果中,309项是独著,占72.53%,其余为两人合著或多人合著,这表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独立研究为主。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外交叉渗透,研究领域日益扩大,总的合作度趋于增强,特别是研究咨询报告合作数已占总报告数的90%;从合作形式来看,两人合作还是最主要的形式,其合作比例达51%,多人合作的情况还较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研究相比,有着显著区别。从发展的趋势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合作研究一定会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

六、结语

从短期来看,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是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必要基础,是衡量不同高校之间社会科学发展均衡性和差异性的重要依据,甚至也是探讨各机构、各地区和各学科之间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从长期来看,这对于进一步合理地发展和建设我国高校社会科学学科,使之布局合理、优势互补、重点突出和协调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5](P1734-1740)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仅学科覆盖面宽,学校覆盖面广,而且有许多优秀的老中青学者和合理的研究队伍,一批有影响的核心研究院校已经展现。但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众多一等奖的空缺,尤其是某些学科出现连续几届空缺现象,也反映出这些学科缺乏学术精品,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本文所分析的对象是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仅仅是2001-2004年期间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部分,但由于这部分是从众多的申报成果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这些获奖成果的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特征。

参考文献:

[1]刘霞,何汶,邱均平.从获奖情况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竞争力[J]. ,2005,(3).

[2]孙麾. 学术期刊的竞争力[N].光明日报,2004-06-24(C1).

[3]谢天振.关注学者及其论著的学术影响力[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8/4653447.html,2007-01-08.

[4]顾海兵,余翔.淡化科研成果奖的“官味”[N].社会科学报,2006-12-14(3).

[5]李树青,苏新宁,袁培国.我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科的机构被引分析[J].情报科学,2005,(11).

Report on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Social & Humanity Science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The Posi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ourth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Social & Humanity Science Research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WANG Yong-bin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Fourth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the Social & Humanity Science Research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ze-winning achievement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multiple levels,and reveals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and humanity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prize-winning achievem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cial and humanity science;academic influence

(责任编辑:刘传红)

推荐访问:影响力 人文 学术 高校 社会科学研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