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警惕外来物种“生物爆炸”

时间:2022-06-05 10:07:02  浏览次数:

福寿螺寄生虫让北京人和广东人谈“螺”色变。但福寿螺真正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即使在它的生产地广西,福寿螺也已泛滥成灾。由于今年暴雨频频光顾广西,南宁、防城港、柳州、北海、玉林、崇左、钦州等地的一些稻田里福寿螺大量繁殖扩散,受灾面积达250万亩,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

福寿螺——两栖淡水贝类软体生物,以植物为主食,主要危害水稻、蔬菜、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不仅如此,吃未煮熟的福寿螺,还极易使人染上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流域。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水产养殖业者将其当美食引进到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广东、福建、广西等地也开始养殖福寿螺,后因其肉质太松而失去市场,养殖户纷纷弃养,将其抛进水沟、池塘。可不到几年,便酿成螺灾,现已成为我国危害水稻等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2003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及繁殖速度惊人。一年可繁殖两代,一次产卵数千粒,孵化后的幼螺生长4个月就可产卵。由此,一只雌螺经一年两代可繁殖32万个后代,繁殖速度比本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危害很大。

福寿螺在广西的泛滥成灾,成为外来生物入侵的一个生动写照,再次敲响我国引进外来生物的警钟。

入侵:来者不善

生物入侵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的生物类群,它们的入侵已影响到每一个生态系统和各地的生物区系,使成百上千的本地物种陷入灭绝的境地,从而危害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在生物入侵的途径很多,但都不外乎有意和无意两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作为一种观赏花卉植物从南美引入我国,以后又发现它可作为猪的饲料,并可净化水域重金属元素污染而广为种植。因为它的繁殖力强而且生长迅速,遍布一些河道和湖泊,结果成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

紫荆泽兰,原产于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1935年在云南南部就出现了。近年来,紫荆泽兰在我国西南地区蔓延很快,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乐园,开始不受节制地疯长起来。在云南,紫茎泽兰的发生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它侵占草场、农地、宜林荒山,入侵经济林地,排斥其他植物生长,从而对发生地的农牧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云南大理洱海原产鱼类17种,它们大多为洱海特产,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由于有意无意引入13个外来种与土著种争食、争产卵场所及吞食土著种的鱼卵等,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目前,当地原有土著鱼类中已有5种陷入濒危状态。

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不可弥补的消失,经济代价是耕地杂草滋生,作物产量降低,水域入侵者损害渔业的收入,造成每年几十亿美元的损失,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威胁因素。

背景:文化之争

近年来,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觉察,生物入侵正成为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生物入侵是指物种向其分布区以外的区域进行永久性的扩展和自由繁衍的现象。一些种对当地的物种和生境产生危害的引进种被称为入侵种,有一些种并没有什么危害,甚至还具有相当大的生态或经济价值,就被称为驯化种或归化种。

有些外来物种在引入的初期生长不错,在短期内得益颇丰,但经过一段时间,当它发展成为入侵种,并造成危害时,要根除或控制它们以减轻其有害的影响就不容易了。南半球大量引入北半球的松树,北半球大量引入南半球的桉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特别是采取大面积清除自然植被来种植时就更为突出。

生物入侵之所以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文化入侵所造成,而生物文化入侵的直接原因之一竟是令现代人引以自豪的“绿色革命”。人们只看重外来优良的种类,而对自己的物种不重视,知之甚少。毋庸置疑,“绿色革命”的成就是巨大的,它通过在试验机构培育出来的许多高产品种,并将其推广到各地,大大促进了许多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成,缓和了人口迅速增长造成的粮食危机。

新的作物品种的引入,虽然可望获得高产,但它们的基因单一,在大面积单作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病虫害,如果管理跟不上,还会减产,引发病虫害感染。文化傲慢和生态忽略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形成极强的破坏力,构成了一种生物文化入侵的破坏力。

对策: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有的是有意引入造成,有的却是无意引入和传播发展起来的。前者主要由于利益的驱使,没有想到或不顾其后果,还有的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利大于弊所作出的决定,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类似的例子;后者是在不知不觉或不关心的情况下造成的。国际贸易和旅游是最主要的两种途径,每艘轮船、每架飞机、每辆卡车都可能是潜在的携带者,农业、林业、园艺、养殖、渔业、建设项目、宠物、娱乐物种等的交流等,都是难以确定和防止的。

慎重地对待外来种的引入,是防止生物入侵最方便、廉价的方法,应作为优先选择的措施。即使一些可能有潜在价值的外来种,尚未经过科学研究证实,也不轻易让其进入,如要引入,也应有预防的措施。外来种的有意引入只有在证实引入确有必要,得益超过其实际和潜在的不利影响,而且本地种缺乏这种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被允许。要从国家生物安全的角度加强边界动植物检疫和控制,依法拦截和阻止已知的或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种引入。万一出现无意的引入,应立即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来根除或控制。

生物入侵的控制和根除可采用的方法很多,诸如机械防治(最简单的就是人工清除)、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和物种相互影响的办法等)、化学防治(喷洒化学药剂)或综合防治等都可利用。要根据地区和根除对象的差异选择经济有效、对环境和其他物种不产生危害的方法,事前要进行全面评估来确定。最重要的还是要及早发现,在其入侵的早期迅速予以根除。

(8月27日《文汇报》,作者单位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访问:物种 警惕 爆炸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