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传统:新世纪城市文学及特征
时间:2022-06-05 11:07:01 浏览次数:次
摘要:中国新文学的城市书写有自己的传统,新世纪以来的城市文学,无意之中“回应”着这种传统,并提醒人们联想起文学史的“先例”。不论是对城市的“欲望化”书写,还是“情感”书写,抑或是“他者”的城市经验书写,都是如此。但新世纪城市文学也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特征以及明显的缺失,表现在:宏大叙事日渐式微而日常生活叙事成为主流;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描写被雷同化、类型化的城市叙事所取代:典型人物的塑造被社会问题的呈现所代替;纪实性凸显而想象性不足。
关键词:新世纪城市文学;特征与缺失;承传与对话
新世纪以来的城市文学可以用“丰富”来形容,这种丰富性从其表现对象上就可以看出:都市情感、职场生涯、市民生活、知识分子、女性人生、农民工等等,当然这之中有种种交叉。它反映了作家对人与城市的审美关系关注点的不同,也体现了城市书写与社会转型过程的同步映照关系。也许从文学所描写的城市形象中,更可以看出当下中国的真实面孔以及隐藏其间的心灵悸动。
一 新世纪文学的城市书写
(一)欲望化的城市
中国作家审美心理中的城乡差别,在今天城乡互动加剧,乡村也已今非昔比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欲望”在城市中确实表现得更加突出,也更让人惊心动魄。在新世纪文学的城市书写中,有大量的作品是表现都市人对欲望的追求与满足的。物欲、情欲、权欲,成为城市人生活的基本动力。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在这部作品中,权力欲望支配下的性欲、物欲,是故事演进的基本动力,整个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也都是由欲望来推进的。作品中的成功男人严守一,游走在众多女人之间,“力比多”似乎成了他生命的唯一。刘震云的另一部小说《我叫刘跃进》中的北京,也是一个物欲膨胀的都市,生活在其中的人物,也被物欲所控制,一个个都成了物质动物,难见人性的光芒。邱华栋大量的北京叙事更是凸显着现代城市的物化特征,现代化的大都市犹如一个物欲主义的释放地。著名批评家陈晓明曾这样说:“过去的小说家,不管是王朔还是其他任何作家,没有人像邱华栋这样在小说中大量运用城市代码,他高频率地描写城市外表,那些豪华的宾馆写字楼、光怪陆离的卡拉OK舞厅酒吧按摩院、混乱的人流、蛮横的立交桥、庞大的体育馆、午夜的街道、牢笼一样的公寓……”①而“这些城市外表,具有坚硬的物质外形,无一不指向都市人的内心,搅动城市人内心的欲望”②。
这种欲望化的城市书写,也许与作家将城市看成是一个消费社会和享乐空间的认识有关。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新闻舆论界确曾大力宣扬中国已进入一个消费社会,而引导消费也成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策略和杠杆。因而从1990年代开始,在卫慧、朱文等作家笔下,就已经出现大量的此类叙事,进入新世纪之后此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即如郭敬明的《小时代2.0虚铜时代》中的幻城,便是一个消费至上、欲望展演的舞台;张欣的《浮华背后》《夜凉如水》等小说,尽管没有那种无节制的欲望表达,但对上层社会奇观式生活场景的过度呈现,对普通人们所给予的激励也许仍是一种对功名利禄的追逐。鲁敏的《向中产阶级致敬》同样展现了社会上流行的物欲追求与相互攀比之风。而在城市文学的女性书写中,更是强化了欲望与女性之间的同谋关系:“化妆品时装内衣首饰鞋帽,从洗衣机到电冰箱到微波炉小型电熨斗水果削皮机豆浆机烧烤炉洗碗机……那些为企业商家带来微薄利润的日常用具家用电器,不再以革命的名义而是以女人的名义,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住房汽车从女人夜晚的梦境变成白天的现实;家具厨具洁具卧具玩具文具,也在家庭主妇饥渴与挑剔的追踪下迅速更新换代;就连写字楼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品,也被设计成具有女性曲线的弧度,以女性的审美眼光作为借口部分实现了男人潜在的愿望。”③而城市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同样也是或醉心于官场(如阎真的《沧浪之水》),或流连于商场(如张者的《桃李》)。作家所传达的都市经验和感受,指向的都是一种欲望化的文化心理。
这样的城市文学,让我们不能不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正如程光炜先生所追问的,“它是简单的雷同和重复呢,还是要打碎文学传统,而重建另一种文学秩序?”④也许他的另外一段话同样有道理,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中国的历史是以‘循环式’的存在方式展现自己的面貌的……虽然文学的表现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有它自己的独特性,然而并未完全脱离文学史的轨道成为真正的‘另类’。另类文学不乏夸张的先锋姿态,却总是以相反的效果提醒人们联想起文学史的‘先例’。”⑤
(二)情感迷失的城市
都市情感是大量城市文学作品表现的一个主题,而这类作品中,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者”)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正如有学者所说:“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几乎成了都市情感的主导,这里的情况一面是放纵和自由,另一面却是精心的算计和巧妙的安排;一面是前所未有的‘解放’,好像突破了伦理的限制和压抑,另一面却是异常明快地尊重现实和非常明确地划定界限。在此之间,婚外之性的表现,不再是‘反封建’或者‘自由’的表征,而不过是如左拉或福楼拜小说中的那些中产阶级家庭的隐秘‘事件’而已。”⑥在魏微的小说《化妆》中,女主人公嘉丽十年前还是一个实习生的时候,将自己的感情和身体献给了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十年后,她有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女人。当年的男人又一次出现时,她试图将自己“化妆”成丑陋的姿态向昔日的情人报复,但却陷入徒劳无功的境地,而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她自己。这是一个情意缠绵的虚假爱情的破碎过程,作家的敘述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倾向,但其中反映的却正是现代城市中爱情的虚幻与可疑。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讲述了一个奸猾的学生与渴望爱情的大龄女教授的高级“调情”故事,他们在电话的两端上演着“欲擒故纵”的感情游戏,然而最后,故事的主人公察觉到了破绽所在,“事情的开始是那么自然,而到了后面却令她觉得诡异”。恰如残酷的社会现实一般,这个貌似浪漫的故事,早已注定了一个庸俗的结局。读者所期待的真情,不过是些虚伪的掩饰。在世俗的功利面前,学院的高雅与矜持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这样的胜利又能维持多久呢?读者所感受到的仍然是城市情感的游戏性质和女主人公所受到的伤害。在金仁顺的《彼此》中,相爱的夫妻,因对爱情纯洁性的执迷,而无法消解彼此心中郁结的过往。然而小说的悲剧性恰恰在于,当既有的婚姻破裂之后,真正的爱情并没有如期而至,小说的主人公周祥生和黎亚非这对因婚外生情而走到一起的男女,宿命般地又重复着第一次婚姻时的老路。欲望导致都市爱情本身成为一个奢侈的事情,围绕着金钱和得失展开的情感游戏让人厌倦却也无可奈何。众多作品给我们剖示的正是欲望时代的都市病相。
[对话传统:新世纪城市文学及特征]相关文章
- 基于国际评估体系的政府数据开放指标特征与模式分析
- Flash动画艺术特征及应用研究
- 传统节日文化演讲稿锦集【5篇】
- 七夕节的传统活动7篇
- 传统食品“功与罪”
-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 立足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现代文明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适用性及路径选择
- 激发学习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 探寻传统节日,感悟千年文明
-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范文精选合集
- 2021街道年度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 _城市基层党建经验交流材料:“三五模式”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治理能力
-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典型材料] 基层党建典型案例
- 【学习贯彻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发言稿】
- 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讲话:党建工作经验
- 城市基层党建经验材料 宣传稿: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
- 【学习2020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发言稿PPT】
- 【范本:学习贯彻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发言稿】
- [小度写例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汇报材料模板]党建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