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人安全行为的多层线性模型构建
时间:2022-06-05 11:42:02 浏览次数: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当前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越来越重视针对隧道工人安全行为的研究,但已有研究尚不清楚隧道工程中工人安全行为的内在规律。本文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采用跨层次方法分析了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将安全氛围、工作压力纳入到影响过程中,分析了安全氛围作为跨层次中介变量影响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过程,工作压力跨层次调节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多层线性模型,讨论本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并提出下一步实证研究的建议。
Abs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safety behaviors of tunnel workers in tunne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but the inherent law of safety behaviors of tunnel workers in the tunnel project is still unclear. This paper use the cross-level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group safety behaviors of tunnel workers on individual safety behavior from individual level and group level respectively, safety cimate and work pressure are includ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The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afety cimate is analyzed,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work pressure is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is presented and consider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关键词: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个体安全行为;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
Key words: tunnel workers;group safety behaviors;individual safety behavior;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cross-level
中图分类号:TU714;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9-0067-04
0 引言
根据2016年国际隧协(ITA)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CCES-TUWB)统计,我国在建隧道工程规模超过全球在建的50%,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导致人员和经济的损失巨大[1]。事实证明,我国的地下工程建设仍处于高风险和事故频发状态。从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中可以发现,人的行为已超过技术缺陷成为最主要因素,所有主观原因均可归为责任事故和人为因素[2]。大量研究证明,一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因此,从微观角度针对隧道工人安全行为的研究对于减少不安全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个体安全行为往往是在群体工作背景下产生的,提升安全绩效不仅需要关注个人的安全行为,还需要了解在群体背景下群体安全行为如何影响个体安全行为,因此以跨层次研究视角观测群体和个体的动态相互影响是管理和实践的一个创新。但是过去无论对安全氛围还是安全行为的研究,大都是从单一个体层次展开[4-5],很少有从多层次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因此本研究将运用跨层次研究方法,对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安全氛围、工作压力以及个体安全行为关系进行研究,构建隧道工人不同层次安全行为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弥补过去只對单一层次现象进行研究的不足与局限。在本文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中,群体层次主要考察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和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安全氛围在隧道工人不同层次安全行为间的跨层次中介作用,个体层次将探讨工作压力的跨层次调节作用。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群体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的影响
Blumer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群体中所有成员因各种原因而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在群体层面中表现出一些具有相对一致特征的行为就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又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产生“循环反应”[6]。群体行为主体在该群体内进行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活动即为群体安全行为,群体中成员的安全行为即为个体安全行为。
Tholén等在其研究结果中表明,积极的安全氛围是好的安全绩效的先决条件[7]。反过来,群体安全行为等良好安全绩效进一步改善安全氛围,使得安全管理持续改善与提升。Mohamed基于安全氛围决定安全行为,相反,又对安全氛围被这些独立的因素所影响的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管理层的贡献(付出)、群体交流与沟通以及支持性和监管环境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安全氛围[8]。在隧道工人群体中,群体安全行为往往具有感染从众的作用,如果群体多数成员能按照群体安全规范安全生产,那么在群体压力等影响下,会迫使其他成员放弃侥幸心理或不安全行为意向,转而能够自觉遵守群体安全规范,端正积极的安全态度,安全交流与沟通也能够得到加强。同时,管理层也会更加关注群体安全,提供切实有效的安全培训,加强日常生产中的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赏罚分明。长此以往,在隧道工人群体中就会形成积极向上、崇尚安全的安全氛围。因此,提出假设:
H1:群体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产生显著正向的影响。
1.2 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
安全氛围本身具有层次性,被认为是一个多层次的构念[9],研究者可以在个人、群体、组织或者更高层面上讨论安全氛围。因此,有必要更好地理解在更高层次的组织和群体背景下安全氛围的作用[10]。Tholén等的研究认为安全氛围是一个群体层面的现象,行为是一个个体层面的现象[7]。已有的研究发现群体层面上的安全氛围影响个人层面上的安全行为,进而影响群体的安全绩效[11]。当员工感知到群体和组织安全氛围较高时,会积极提升安全行为水平;反之可能会导致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12]。
群体和组织层面的安全氛围,以及个人对安全氛围的感知,都会影响个体安全行为[7]。Mohamed在建筑业采用SEM验证了“更高水平的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假设[13]。Clarke研究认为良好的群体安全氛围能促进个体的安全行为,从而提升安全绩效[14]。企业应该重视安全氛围的构建,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得工人对工作生活质量感知越高,从而提升安全行为表现[15]。因此,提出假设:
H2: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产生显著正向的影响。
1.3 群体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
由于隧道工人群体的特殊性,同一班组成员之间往往具有地缘或血缘关系,因而容易形成统一的观念想法以及行为等,从而形成集聚式的行为感染与扩散传播。群体中的个体在群体中一般具有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受到群体安全规范的指引导向,因此群体形成的行为必然会对群体成员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当同一群体中的多数成员都采取安全行为形成群体安全行为时,受集聚性群体的压力作用,个体就会采取与群体中的多数成员相同或类似的安全行为。
群体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社会促进。当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其行为与他独自活动时往往不同,群体安全行为往往会促进个人采取与群体相同的安全行为,其安全程度和效率比单独活动时高,即为社会促进[16]。②安全行为标准化倾向。群体成员会受到群体安全规范的导向和制约,促使群体成员矫正其不安全行为,使得安全行为和安全态度趋于一致,即为安全行为标准化倾向。③群体支持。当个体在群体中与其他多数成员的行为和意见不一致时,会产生无形的群体压力,会迫使个体在行为或行动上表现出对多数人的服从。因此当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目标一致时,群体性活动安全状态较高,即为群体支持作用[17]。因此,提出假设:
H3:群体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产生显著正向的影响。
1.4 安全氛围的跨层次中介作用
根据Tholén等研究显示,群体安全行为等良好安全绩效进一步改善安全氛围,促使安全管理得到持续改善与提升,进而影响和改善隧道工人个体的安全行为[7]。根据此观点,研究认为群体安全行为和安全氛围作为群体层面的变量,在隧道工人群体中通过实施和提升群体安全行为,构建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并最终通过多种形式影响工人个体,促使他们放弃不安全行为,采取安全行为进行安全生产。
群体成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其安全思维意识、安全观念上升到第一位,在群体中容易形成“安全优先”的氛围。当然,群体成员的安全行为并不是一开始即存在的,其中管理者行为、安全培训、安全交流与沟通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形成了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这些因素经过融合以及相互作用,最终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安全氛围。工人会根据群体及组织层面的安全氛围以及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等形成自己的判断,进而影响对待安全的态度和行为。Zohar研究认为安全氛围能够预测安全行为的发生与否,因此良好的安全氛围对于改善工人个体安全行为有积极作用[11]。因此,提出假设:
H4:安全氛围为群体安全行为与个体安全行为之间的跨层次中介变量。
1.5 工作压力的跨层次调节作用
压力-情绪理论认为,个体产生的压力会带来情绪的影响波动,影响其对内外界环境的感知,进而产生不同的后续行为[18]。在个体所受压力不同条件下,个体因生理和心理状态差异对压力所能承受能力不同,产生积极或消极情绪,进而影響个体行为。因此,当工人在工作时所受工作压力较低时,其会对组织群体安全氛围产生较高的认同感,对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态度具有正面的理解,进而表现出较高的安全行为水平;反之,如果工人工作压力较高,对工作消极,与组织群体营造的安全氛围格格不入,进而表现出较差的安全行为水平。所以,研究认为工作压力负向调节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5:工作压力为安全氛围与个体安全行为之间的调节变量。
2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2.1 多层线性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拟以隧道工程中的工作班组群体为研究对象,对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安全氛围、工作压力以及个体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构建隧道工人不同层次安全行为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弥补过去只对单一层次现象进行研究的不足与局限,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方案极其复杂,施工作业环境极其恶劣(密闭、闷热、潮湿、气味难闻且有毒气体多),事故发生后逃生及救援难度大等。恶劣的地下环境使得隧道工人群体普遍患有职业病,因此为工人创造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条件和弹性化的工作时间,对于减轻隧道工人的工作压力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要增加对隧道工人知识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人自身素质,并且建立合理弹性的工作制度。要尊重理解他们的劳动,切实解决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内,隧道工人才会表现出信心与干劲,他们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荷才会得到减轻。
2.3 对下一步跨层次实证研究的建议
目前针对安全行为大都在个体单一层次进行研究讨论,对嵌套在群体组织背景下成员的个体安全行为,以及群体安全行为在群体层次上所引起的效果以及对个体层次上的变量产生的影响,还都缺乏思考和研究重视。所以,下一步进行实证研究探讨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对于管理者了解隧道工程中工人安全行为的内在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制定安全管理策略有极大实践意义。
2.3.1 量表的设计
研究以隧道施工中工作班组为研究对象,将问卷分为班组长问卷与班组群体成员问卷。班组长问卷包含群体层次的变量群体安全行为以及安全氛围,群体成员问卷包含全部四个变量。尽量选用比较成熟得到广泛认可的量表,确保一定的信效度,并且对量表适当修改,使得符合中国隧道工程背景。由于跨层次方法的特殊性,研究考虑让班组长填一份群体层次的问卷,同时也让群体成员各自填写一份包含全部变量的问卷,然后通过将个体层次变量的数据聚合而产生具有相同测量内容的群体层次变量,将两者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除了样本差异的影响外,对于控制变量的选择也很重要,比较不同的控制变量往往会得出具有差异性分析效果的研究结论。
2.3.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问卷发放主要通过发放纸质问卷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过程中除必要的解释之外,严禁干扰工人作答。由于本研究需要群体层次变量的数据,故对于不符合回收要求的工作班组数据进行删除。群体层次变量的测量,需将个人填写结果加总平均为群体数据,因此在产生群体层次数据之前,需要确定个体数据整合至群体层次的适当性,也就是检验组内一致性γwg和组间异质性ICC(2)的存在。如果ICC(2)和平均γwg值都大于0.7,就说明变量适合使用加总平均的方式将个体层次数据处理为群体层次数据[20]。
2.3.3 合适的分析方法
实证研究验证理论模型,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首先以层次回归方法检验群体层次变量间的关系,分析群体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的影响;然后以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分别分析群体安全行为和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安全氛围的跨层次中介作用,工作压力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建议采用AMOS21.0软件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考虑到数据的嵌套特征,采用HLM7.0软件进行跨层次分析[21]。
参考文献:
[1]Zhang L M, Liu Q, Wu X, Skibniewski M J. Perceiving Interactions on Construction Safety Behaviors: Worker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16, 32(5): 04016012.
[2]钱七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10):1945-1956.
[3]Garavan T N, Brien O.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urs in Irish organisations[J]. Ir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 22(1): 141-170.
[4]周全,方东平.建筑业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42(11):129-132.
[5]Liu X X, Huang G X, Huang H Q, Wang S Y, Xiao Y N, Chen W Q. Safety climate, safety behavior, and worker injuries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Safety Science, 2015, 78: 173-178.
[6]Blumer H. Collective behavior[C]// Park R E.Principles of Sociology.New York: Barnes &Noble, 1939, 297.
[7]Tholén S L, Pousette A, Torner M. Causal relations between psychosocial conditions,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ur 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J] .Safety Science, 2013, 55: 62-69.
[8]Mohamed S, Ali T H , Tam W Y V. National culture and safe work behavior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Pakistan[J] .Safety Science, 2009, 47(1): 29-35.
[9]Zohar D. Safety climate and beyond: A multi-level multi-climate framework[J] .Safety Science, 2008, 46(3): 376-387.
[10]Zohar D. Thirty years of safety climate research: Reflec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0, 42(5): 1517-1522.
[11]Zohar D, Luria G. A multilevel model of safety climate: Cross-level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group-level climat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4): 616-628.
[12]劉海滨, 梁振东. 基于SEM 的不安全行为与其意向关系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2):23-29.
[13]Mohamed S. Safety Climate in Construction Site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2002, 128(5): 375-384.
[14]Clarke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6, 11(4): 315-327.
[15]胡艳,许白龙.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2):132-137.
[16]毛海峰.企业安全管理群体行为与动力理论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45-49.
[17]程南.群体动力视角下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18]Golparvar M., Hosseinzadeh K-H. Model of Relation between Person-Job None Fit with EmotionalExhaustion and Desire to Leave Work: Evidence for the Stress-un Equilibrium-Compensation Model[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1, 20(5): 41-56.
[19]叶贵,陈梦莉,汪红霞.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TPB 修正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1):145-151.
[20]温福星,邱皓政.多层次模型方法论:阶层线性模式的关键议题与试解[M].台北:新亚测验评量暨技术研究中心,2011.
[21]张雷,雷雳,郭伯良.多层线性模型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隧道工人安全行为的多层线性模型构建]相关文章
- 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分析线性方程的解
- 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 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线性代数教学研究
- “线性代数”网络辅助教学的思考
- 线性规划应用一例
- 运输问题中线性规划法的运用
- 论线性规划在求解最值中的应用
- 基于ADINA的多层土中单桩设计要素分析
- 多层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
-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探讨
- 现代日用瓷隧道窑的建造与安装
-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 试论直流供电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照明上的应用
- 构建企业有效团队的探讨
- 论高校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构建
- 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构建研究
- 共享经济背景下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洛宁经济发展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什么意思
- 医学生诊断学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食品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
- 基于VRML的虚拟化工实验室的构建
- 飞机导航管理模型研究
- Tits厦与群的模型理论
-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配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 下一篇:利用中医理论对眼科老年患者进行特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