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确立中国水运业品牌媒体地位

时间:2022-06-06 09:21:01  浏览次数:

中国水运报刊社是由中国水运报和中国水运杂志于1998年合并组建的,目前有“一报一刊”和三个网站,即中国水运报、中国水运杂志和中国水运网、中国水运研究网、中国航行通告网。

这几年,伴随着交通水运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水运报刊社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应目前报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广告收入从2001年的100多万元上升到2000多万元;确立了本报在中国水运行业的权威影响和品牌媒体地位。

一、强化舆论引导,改革运行机制。积极为行业发展服务

作为行业媒体,其责任和使命是为行业发展服务的。对此,我们从行业舆论引导、培养宣传人才和为船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科学引导行业,充分发挥舆论主渠道作用。

行业媒体的使命,决定着行业媒体必须是走在时代前面的思想发现者、创造者和引导者;决定着行业媒体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只是行业新闻,而应该有行业的思想、观点和见解,必须创造性地引导行业的舆论并且助推行业发展。因此,我们始终以“新闻引人、思想服人、语言感人”为目标。为交通水运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围绕行业重点。科学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作为交通行业的主流媒体。我们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把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部党组的声音、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交通运输部的中心工作。迅速及时地传达到行业职工,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以行业读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出来,力求写清楚、写准确、写全面、写系统。使行业职工一看就明白。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我们精心策划,详细报道,将宣传与解读相结合,把中央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的亮点、举措、要求、任务进行逐条解说与提示,使行业职工一看就明了。又如,在报道交通运输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既报道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进理念和探索。又用具体典型例子报道学习实践活动的创新做法和举措。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挥了行业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二是关注焦点。正确把握行业舆论导向。前段时间。中日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反复出现不规范的价格竞争行为,甚至出现“零运价”、“负运价”,严重扰乱海运市场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我们在社会媒体之前迅速全面报道了交通部整顿中日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新闻,很多媒体和网站纷纷转载了本报的文章。为消除社会不利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珠江口油船的情况,当时网上和媒体报道众说纷纭,我们及时进行了准确的权威报道,平息了各种口径不一的舆论。

三是揭示难点,为解决行业问题提供方法。围绕交通运输部开展的重大活动和行业难点问题,我们不惜篇幅,开展深度报道。为解决行业问题提供方法和借鉴。如在打击船舶超载活动中,很多船民认为,不超载就不能赚钱。为此,我们重点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不超载也能赚钱”的专题报道,不仅揭示了超载背后的市场规律,并提出对治理超载具有独家观点的方法和措施,为有效治理超载发挥了行业媒体的重要作用。又如针对在内河航运发展中遇到的认识问题,我们广泛宣传内河航运的优势、地位和作用,引起温家宝、李克强、张德江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内河航运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是展现亮点。宣传交通人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我国南方遭遇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时,我们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报刊社全体采编人员放弃春节休息,及时报道了党和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油、电煤运输的决策部署,体现了水路运输在危难时刻发挥的关键作用。四川汶川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在网站和报纸推出了交通运输部启动应急预案,作出抗震救灾抢险部署。开辟了《抗震救灾·英雄谱》专版和专栏,对交通运输部救捞局、长航总医院医疗队、南京航道工程局、救灾志愿者陈杰等进行了突出报道。为交通运输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力做好北京奥运会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专题报道中,我们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精心策划,重点报道,充分展示了交通人全力做好奥运会和残奥会交通运输保障及安保工作,践行“三个服务”的良好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是扩大行业影响。积极为中央媒体提供新闻素材。本报记者呼吁长江建桥碍航,要多建隧道的文章获得温家宝总理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在宣传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时,我们收集和整理的素材,为人民日报提供了两个版的宣传稿件。本报记者采写的交通成就稿件,多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采用。我们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三峡船闸完建期的通航保障工作资料和新闻,形成了将近20篇稿件。并在中央以及各大媒体广泛采用。我们的记者和新华社合写的宣传长江的稿件,多次被新华社采用。本报先后报道的许摄超、包起凡、孔祥瑞、郑启湘等一批先进典型,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全国性先进典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各大媒体也相继做了报道。

(二)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宣传业务骨干。

以报刊为阵地,以新闻宣传为桥梁,我们积极为行业舆论宣传培训通讯员队伍,发展和壮大交通行业新闻宣传的报道力量。除了我们的记者、特约记者,中国水运报现在分布在全国交通水运系统的通讯员有数千名。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新闻知识,他们采写的新闻稿件,往往缺乏新闻内在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每年都要开办新闻业务培训班,对全国水运系统的通讯员开展培训。我们编辑的《通联信息》,及时传递新闻信息,讲解新闻业务知识,有效地提高了交通系统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为发展壮大交通行业的宣传报道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贴近基层,积极为船民服务。

一是为船民答疑解惑,化解矛盾。行业媒体承担着一肩挑两头的作用,对上,向政府反映民情;对下,架构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桥梁,成为沟通政府与老百姓的纽带。我们从船民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报纸、网站上开辟了“船民直通车”和“船民连线”专栏,真心为船民服务,热心为船民释疑解惑。我们先后以“内部参考”和“情况通报”形式。反映行业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长江船型标准化起步之初,船民认识不一,心存顾虑,我们安排记者进行专题调查,写出了《关注川江“弱势船民”生存状态》的情况反映,交通运输部领导多次批示。在交通运输部领导的督促下。涪陵地区39户挂桨机船主全部领到了75万元的拆船补贴金,推动了船型标准化工作。我们积极帮助弱势船民维护合法利益,通

过我们的努力,王林文等数十名船民先后领回了被拖欠几年的工资200多万元。

二是向船民赠阅报纸,让船民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我们这几年的服务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中石化等二些企业先后与我们合作,在水运发达、运输船舶集中的地区。通过加油站、船闸和政务大厅向船民免费赠阅报纸,既解决了船民看报难的问题。又及时宣传了党中央的声音,宣传了交通行业的政策法规,受到了船民的广泛欢迎。

(四)注重宣传艺术,改进宣传效果。

我们一直重视新闻理论的研究,改进宣传效果。多年来。我们围绕行业发展。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新闻理论课题。

一是对谁说——解决报刊的读者定位课题。行业报刊的读者定位。就是根据行业不同读者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报道内容。为此。我们对报纸的版面内容和栏目按照不同的行业读者对象进行了多次调整,使行业的每一读者群都能找到各自的版面和内容,版面的行业读者定位指向非常明确。

二是说什么——解决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需求课题。行业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于,既要为行业提供新闻,更要为这种新闻提供思想判断。为此。我们在宣传报道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对行业的重大新闻、重大事件、热点新闻进行思想分析,跳出行业报道行业,有效地提高了报刊对行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怎么说——解决宣传报道的效果课题。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而专业的视角、专业的分析。能够更加系统地帮助受众全面把握新闻。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对行业的重大新闻和重大法规请专家进行解读和分析,使宣传报道达到最佳效果。

(五)注重“三个建设”,改革报刊运行机制。

为了服务行业发展,我们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我们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成功的。归纳起来是突出抓了“三个建设”。

一是理念建设。报业发展,首先需要先进的科学理念。理念就是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树立“行业主流媒体、水运权威报道”的目标,确立“大水运、大服务、大经营、大发展”、“小报社大报纸”和“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以及“专业服务行业、新闻创造价值”等一系列办报理念,提出“报刊要办精、发行要做宽、经营要搞活、管理要从严”的工作方针。先进的理念引导报刊社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二是队伍建设。我们按照现代传媒对新闻队伍建设的要求,努力强化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我们以交通系统和全国先进典型为榜样,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和业务竞赛活动。有计划地选派职工参加专题培训,到大专院校进行学历培训,到优秀传媒集团现场观摩。邀请新闻专家讲授报业发展的态势和新闻知识,有效地提高了采编人员的新闻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目前,报刊社硕士研究生学历占职工总数的12%以上,90%以上的职工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在2008年湖北省行业报好新闻评选中,中国水运报共有28篇作品获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连续六年名列省行业报榜首。

三是机制建设。良好的机制是在改革实践中锤炼形成的。按照“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的办报理念,我们对报刊社旧的机制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改变“职工不求进取,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我们科学推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机构、人事、分配机制的改革,其中,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配制度中,报纸和杂志推行稿件“星级制”和版面“等级制”。在经营上,推行“绩效制”,对管理人员。我们实行“考核制”。这些分配制度的改革,始终同职工的收入挂钩。正是这种公平竞争的机制,激发了报刊社职工活力,为报刊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总结经验,继续改革,推进报刊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正确分析形势,深化改革,推进报刊又好又快发展。

(一)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现代交通运输业正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断加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有效推进交通运输大建设给报刊社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明显减速的影响,交通运输业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由于中央作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把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为中国水运报和中国水运杂志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行业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行业媒体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及内容质量,以适应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要求,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这既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更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是报业改革带来的竞争压力。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4月初制定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闻出版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了重构传媒业发展新格局的任务和措施。能否适应传媒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这既是我们面临的压力,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和应对这种挑战。

三是同质媒体竞争的内部压力。我们和中国交通报在同一市场竞争,而中国交通报在北京,比我们占有更多的政府资源优势、行业资源优势。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付出多倍的努力。

四是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楼宇视频、手机电视、网站传媒,网络视频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环境和传媒经营业态,给报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跟上潮流。

面对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提出了小报社大报纸的战略目标,对报社的发展结构、经济规模、机制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即在五年内在创业板上实现上市。从而促进报刊社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推荐访问:水运 中国 确立 地位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