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喷血的迪那

时间:2022-06-06 15:14:02  浏览次数:

引 言

茫茫西域,天高地阔,黄沙戈壁,群山巍峨。

遥想历史,远古探险的驼队辟出丝绸之路,苍凉的故道上遍布墓葬与烽燧,先驱们用生命之舟承载东西方文明的成果,拨亮了光照千秋的汉唐灯火。鸟瞰今朝,英雄的石油人铺设四千多公里的长输管道,把最清洁的能源输送到东部,点燃了新世纪巨龙腾飞的助推器。

宏大工程的基础是巨大的发现,巨大发现所经历的艰难险阻鲜为人知。在西气东输的源头曾发生过骇人听闻的井喷,烈火金刚的勇士们苦战66天扑灭惊天烈焰,随之探明了塔里木又一个大型的凝析油气田。

锁定山前 部署钻探

国务院在拟订西气东输方案时曾担忧:工程实施的关键是能否在中国的西部找到充足的天然气资源。

追溯时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塔里木勘探指挥部(以下简称塔指)面对沙漠广、海拔高、盆地大、构造深的恶劣自然环境和异常复杂的地质条件展开了艰苦卓绝而又规模浩大的油气勘探。塔里木盆地56万平方公里,大半覆盖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有天山横亘,南有莽莽昆仑,素有进去出不来的恐怖,勘探油气的西征大军在这里向死亡之海发起挑战,到90年代中期虽然相继发现了一批储量可观的油气田,但是与“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能源接替战略目标相比差距甚远。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四大工程的核心是能源,三峡水电建设如期上马,西气东输项目却举棋不定,原因是拿不到保证供给30年的天然气储量。

21世纪第一缕曙光照亮塔里木盆地的时候,油气勘探的目标锁定在一处叫迪那的构造上,连续多年的地球物理普查发现盆地北缘库车山前构造带上极有可能形成蕴藏油气的圈闭,地质专家们分析后决定,部署钻机扣开埋藏深度在五千多米的中生代地层。

库车山前构造带背靠峰峦叠起的天山,面向一望无际的戈壁,雪山银装素裹,戈壁寸草不生,夏季的干热风能吹动拳头大的石头,冬季的寒流能冻死牛羊。维吾尔族先民用“迪那”一词为这片广大的地域命名,意思是钱币。如此荒凉的地方和钱币有什么联系?费解的千古之迷耐人寻味。石油勘探以千万元人民币为基本单位进行计算,破译奥秘离不开经济实力支撑的高科技,天文数字一般的巨大投入说到底还是钱币。

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若想凿穿五千多米深错综复杂的岩层并不比航天飞机往返太空轻松多少,材料、装备、人员、技术无一不需要顶尖级的高超水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揭开五千米之下的奥秘依然困难重重。探索迪那构造至少需要负荷能力达到七千米以上的钻机,工程投资之大,技术难度之高,预料不到的风险之多,让部署井位的决策者们不能不反复掂量,队伍和装备都必须在一流的行列里选择最拔尖的。西部的油气勘探市场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权责利十分明确的合同关系,通常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竞选最能胜任的钻井队。这一次首钻迪那,塔指却破例将施工设计直接交给了塔里木第五勘探公司(以下简称五勘)。

五勘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殊荣?答案很简单,因为五勘是来自大庆油田的整建制队伍,装备精良,素质超群,作风过硬。十年来,他们与云集新疆的钻井群雄比武打擂,把“三老四严”的光荣传统和“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带到了大西北,在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的竞争中他们干乙方的活,想甲方的事,分开分立不分心,每当塔指有艰巨工程的时候,不讲份内份外,当先锋,打头阵并且屡战屡胜,成为一支让甲方格外信赖的钻探劲旅。

石油钻探,历来是大风险伴随大发现的高危行业。从1985年到2000年,油气钻探行业发生了50多次不同程度的井喷,其中有20来口井燃起大火,因井喷抢险而死亡的人数不下二百,报废的设备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准确的估计。五勘首次上迪那钻探,万事开头难,第一个敢吃河豚的人所承担的风险不亚于虎口拔牙。五勘的干部拿到签了约的施工合同,心里并不轻松,在一个从未涉足的新地区钻探,再高明的地质专家也无法准确地描述千奇百怪的复杂地层,迪那构造将会潜伏着多少风险?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瓶才能见分晓。如果问辛苦不辛苦?他们会幽默地说:“每天吃进二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接着补。”如果问危险不危险?他们则会神情严肃地回答:“最担心气老虎,但是无论老虎怎么凶,我们个个是武松。”

1999年秋,五勘的70104钻井队在迪那构造1号探井的位置上竖立起井架,按设计的方案准时开钻。半年的时间很快过去,钻头挺进到3800米的深度时遇到了麻烦。压力异常的高矿化度盐水进到钻具里产生结晶,堵塞了钻井泥浆循环的通道,致使钻头得不到润滑和冷却,破碎的岩屑返不到地面,地层深部涌动的压力得不到平衡。塔指和五勘的工程技术人员绞尽了脑汁也未能将井眼钻到预定深度,被迫中途停钻。

迪那1井首钻失败的阴影笼罩在五勘人的心头,他们总结经验准备再战。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序曲,塔指改进了施工设计,向北偏东方向移动25公里,部署2号探井,挑战迪那构造第二次冲锋吹响了号角,仍由五勘的钻井队施工。甲方的信任与期望让五勘的干部职工备感责任重大、压力如山。他们厉兵秣马,准备充分,决心把钻揭迪那构造白垩系的荣誉打上大庆人的标记。

迪那2井,设计深度5900米,这是一个让钻井行家们生畏的数字。国际石油界常把把一个地区首次布钻的预探井形象地称为“野猫子”,意思是说它的狂野像山猫那样难于捕捉。五勘选派装备精良的60601钻井队开赴井位,按设计和油气钻探规范做了周密的准备,于2000年的8月5日开钻,第一阶段的井眼形成后,安装好能承受70兆帕压力的封井器和地面管汇,严阵以待,迎接第二阶段钻开油气层的严峻挑战。

高耸的井架映衬四季风云,隆隆的轰鸣迎送日月星辰,一晃又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迪那2井的深度挺进到了4800米。由于工艺技术的进步,这次施工克服了高压盐水层造成的结晶堵塞,顺利地战胜拦路虎,钻头一寸寸接近预定目标。这个时候各项钻井参数均显示在设计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一切平静地叫人吃惊。60601钻井队平台经理魏克华是控制钻机运行的掌门人,他198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校钻井专业,始终从事深探井施工,从技术员成长为平台经理。多年积累的经验使他不敢掉以轻心,失败往往发生在疏忽大意的几分钟,井眼越深功亏一篑的损失越严重。虽然是兵头将尾的小官,他的操作指令却系着人、井和设备三条命,马虎不得。魏克华不断地巡视,反复叮嘱各个岗位上操作人员密切观察井内的动向,时刻警惕“野猫子”醒来变成“气老虎”。

两千多年前的古里海地区曾燃烧着扑不灭的地火,古希腊的先哲们无法解释永恒之火的成因,称它为普罗米修斯神流出的血,远古的人们怀着恐惧的心理祭拜,期盼神灵庇护。如今勘探油气的人们,同样怀着朝圣的意愿,盼望迪那2井能避开凶险,顺利地点燃照亮天山戈壁的辉煌之火。

骤然揭秘 井喷火起

4月28日清晨,东升的旭日比北京时间滞后两个多小时照亮了天山,黄赫色的原野尽管看不见绿茵,钻工们仍能从和煦的微风中感受到春天的惬意。好天气带来好心情,迪那2井的进尺顺利地达到了4870米,再加深一根钻杆就能摸到预测的构造顶界。井场虽然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但是塔指住队的现场监督和60601井队的职工,心却悬了起来,既怕“气老虎”现身作妖,又担心“野猫子”叫不醒钻成干个窟窿。

入夜之后,井场上灯火通明,加强了戒备。魏克华的手表指针划过了29日的零点,隆隆转动的方钻杆还在一寸寸向下加深,凌晨4时许钻达4875.59米的深度,按照地质预报,钻头到达了构造的顶部。在即将叩响迪那之门的时候,值班的地质录井工程师和泥浆工同时发现从井筒里返出来的泥浆中出现了气泡,这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好兆头,说明地底下有产气层。可是谁也笑不出来,泥浆槽里的液面不断在上升,比重开始降低,呈现出井涌的迹象。正常情况下钻井泥浆的数量保持相对均衡,向井里注入多少返出多少,如果返出来的量少预示地层有漏失,返出的量大极可能导致井喷。

推荐访问:喷血


[喷血的迪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