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大剧院暖通空调设计
时间:2022-06-06 18:28:02 浏览次数:次
摘 要:介绍了常德大剧院暖通空调设计,包括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及自控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剧院;空调设计;水系统;新风系统;防排烟系统
1 概 况
常德大剧院位于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沾天湖南岸,泉水路以东,环湖路以西,万寿路以南。总建筑面积为52180m2,地下3层,地上8层,建筑总高度50.11m。主要由1个1600座的大剧院、1个800座的音乐厅,1个300座的多功能厅,以及排练厅、停车库、独立对外经营的餐厅,配套用房等组成,属一类多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按舒适性空调标准进行设计,夏季供冷降温除湿,冬季寒冷时段供热,过渡季节视室外气候采用供冷或机械通风方式。为使用人员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环境。
2 设计参数
2.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广州地区)
(1)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7℃
(2)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31.9℃
(3)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6℃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1.9℃
(5)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3℃
(6)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3%
(7)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1.6℃
(8)室外平均风速:夏季2.2m/sSSE 冬季1.9m/sNE
(9)大气压力:夏季99877Pa 冬季102323Pa
2.2 室内设计参数
(1)空调
(2)通风
注:①柴油发电机房运行发电时的进、排风量及通风系统由设备供货商提供、设计及安装。
②剧院、音乐厅其他配套设备用房通风量根据工艺要求取值。
3 空调负荷及冷热源设备
3.1 空调负荷
(1)建筑物空调冷负荷:7113kW(2023RTUS)
(2)建筑物空调热负荷:3431kW
3.2 冷热源设备
(1)冷源:选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3台,单机制冷量600冷吨(2110kW)。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1台,单机制冷量,320冷吨(1192kW)。合计总制冷量2120冷吨(7522kW)。冷水进出水温度7℃/12℃。制冷机房设于0.00标高层。
(2)热源:设常压燃气热水锅炉,为空调系统提供热水。热水进出水温度60℃/50℃。锅炉房设于25.90标高层。
4 暖通空调设计
4.1 冷(热)水系统
采用一次泵系统。由于建筑物外轮廓基本为一个封闭的空间,除了门厅外基本都属于内区,为满足各功能房间在全年使用过程会出现同时需供冷供热的要求,采用了4管制变流量水系统。竖向水平向采用异程布置。系统分为剧院观众厅;剧院其他部分;音乐厅3个区。冷水供回水温度7℃/12℃,热水供出水温度60℃/50℃。水系统在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回水管设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水系统回水支管、干管设静态平衡阀。以确保冷热水系统运行时水力的平衡。系统在制冷机房内设带控制单元的定压补水脱气装置补水、定压。
4.2 冷却水系统
采用机械循环冷却形式。方形超低音冷却塔设置于34.90标高层。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冷却塔的补水由市政自来水系统供给。
4.3 冷凝水收集系统
(1)风机盘管设水平管收集冷凝水就近排至排水点。
(2)新风处理机,柜式空气处理机在机房内设地漏收集冷凝水。
4.4 新风系统
(1)剧院观众厅、音乐厅
采用溶液吸收剂除湿方式。设热回收型热泵式溶液调湿机组,对新风除湿降温。新风经室内排风预热,回收室内余热(冷),由机组降温除湿,与回风混合后经空气处理机送入室内。另在新风总管上设密闭阀,可对夏季新风工况和过渡季节新风工况切换。热泵式溶液调湿机组担负了新风(甚至室内)的潜热负荷处理。由于采用了物理除湿的方法,应用于如剧院观众厅等人员密度高,潜热负荷大的空调系统,可避免采用冷盘管除湿需再加热现象,降低了能耗,确保了室内的舒适性。
(2)其它区域空气处理机房
新风通过机房外窗(墙)新风百叶风口或新风管负压引入,,与回风混合,处理后送入室内。另在外窗(墙)分设冬、夏季新风口,设密闭阀,可对夏季工况和过渡季节工况进行切换。
(3)设风机盘管小面积房间
每层设若干台新风处理机,新风经降温除湿(或加热)处理后,通过管道送入各个房间。
4.5 排风系统
(1)公共卫生间:设排风机,将排风排入竖向管井内的排风管,集中由设于屋面的柜式排风机排至室外。
(2)0.00标高平面汽车库:设平时排风系统(与消防排烟系统合用)。根据防火分区的范围,划分防烟分区。排风机由消防排烟风机兼用。排风由风管集中后,排至室外。车库的补风由车道补给。
(3)0.00标高平面变配电房、水泵房、制冷机房设平时排风系统(与消防排烟系统合用)。平时排风机,补风机由消防风机兼用。排风由风管集中后,排至室外,补风由补风机通过风管送入室内。
(4)剧院观众厅、音乐厅、剧院主舞台在顶棚设排风机,排除灯光、设备的发热。风机采用变频变风量调节,用于夏季及过渡季节排风。排风机与空气处理机联动控制。以保证送排风平衡。
(5)其它位置:采用自然排风。
4.6 房间温度控制
(1)风机盘管在回水管上设电动2通阀(双位式),温控器(含3速开关)设于室内,通过调节电动二通阀的启闭及风机送风量,控制室温。
(2)柜式空气处理机:在回水管上设电动2通阀(比例积分),感温器设于室内,通过温控器调节阀门的开度,调节冷热水量,控制室温。
(3)新风处理机在回水管上设电动2通阀(比例积分),感温器设于出风管上,通过温控器调节阀门的开度,调节冷热水量,控制室温。
4.7 热水锅炉系统
(1)酒店自设燃气热水锅炉作为酒店生活热水、厨房、空调系统供暖的热源。
(2)空调系统冬季供热:3431kW
(3)选用单台容量1.75MKW的常压燃气热水锅炉2台作为建筑物的热源。锅炉房设于26.20标高层屋面。
(4)软化水系统采用全自控搪瓷钠离子软水器。
(5)燃料系统及调压装置:燃料为天然气,由城市中压燃气管网引入。经调压装置调压至锅炉运行所要求的工作压力,供给锅炉使用。
(6)锅炉房配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监控仪表和声光报警装置,与事故排风机、燃气进口电磁阀、燃气放散阀等联锁,当室内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的25%时,自动切断供气,并开启排风机换气,保证燃气系统运行安全。
4.8 消防防排烟系统
4.8.1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
(1)疏散楼梯间、安全疏散通道送风系统设计风量及风机位置疏散楼梯间:送风量25000m3/h,加压送风机设置于屋面。
首层安全疏散通道:送风量30m3/h·m2,加压送风机设于机房内。
(2)送风口的设置:疏散楼梯间:每二层设一个铝质格栅式风口。
4.8.2 消防排烟系统
(1)0.00标高平面汽车库设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兼平时排风系统)。根据防火分区的范围划分防烟分区。采用柜式排烟风机。火灾时,烟气由风管集中后排至室外。补风由车道负压补给。
(2)0.00标高平面制冷机房、变电房、水泵房等机电用房设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兼平时排风系统)。排烟量按最大房间面积×60m3/h·m2计。补风由补风机补给,补风量大于排烟量50%。火灾时关闭非着火房间排烟管上的排烟阀,风机继续运行,集中向着火房间排烟。
(3)剧院观众厅、音乐厅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空间容积×13次换气次数计。烟由风管集中后排室外。补风由空调系统新风机补给。补风量≥排烟量50%计。排烟口设于大厅的顶部。补风通过座椅送风口补给。
(4)剧院、音乐厅门厅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空间容积×6次(或4次)换气次数计。排烟口设于大厅中庭顶部,烟气由风管集中后排至室外。补风由外门负压补给。
(5)多功能厅、排练厅等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房间面积×60m3/h·m2计。排烟口设于房间天花上,排烟口至走道内每个位置的距离小于30m。
(6)其他无法满足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房间设机械排烟系统。平面设2个竖向排烟井,排烟风机设于屋面。房间排烟量按房间面积×60m3/h·m2计。排烟口设于房间或内走道天花上,排烟口至室内每个位置的距离小于30m。排烟风机风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h·m2计算选型。补风由外门窗负压补给。
(7)其它房间采用自然排烟。
4.9 消声及隔振措施
(1)空调、通风设备选用高效率、低噪声产品。特别是用于剧院观众厅,音乐厅对运行的噪音振动更应严格控制。
(2)冷却塔选用超低噪音型产品。
(3)通风机及空气处理机设消声段,进出风管、主风管设消声器,进排风口设消声器或消声百页。对噪音控制严格的剧院观众厅、音乐厅的空调风管(土建风道采用内衬风管做法)风道采用镀锌钢板风管内贴离心玻璃棉板做法(内贴离心玻璃棉板厚度50mm,容重78kg/m3,面封玻璃丝布或金属穿孔板(穿孔率应大于20%),其他空调风管采用玻璃棉直接风管(厚度50mm,容重78kg/m3)制作。
(4)剧院、音乐厅观众厅下面及楼座的空调静压箱四面内贴离心玻璃棉板,厚度50mm,容重78kg/m,面封玻璃丝布或金属穿孔板(穿孔率应大于20%)
(5)冷水机组、锅炉、水泵设阻尼减振器。并设置减振地台。冷却塔设橡胶减振垫。
(6)柜式离心风机、柜式空调机吊装时采用弹簧或橡胶阻尼减振吊架,落地安装时均设弹簧或橡胶阻尼减振器(支架)。
(7)冷水机组、水泵、柜式空气处理机,冷却塔、锅炉进出水管设柔性减振接头。柜式空气处理机及通风机进出风管均设柔性软接头。
(8)剧场、音乐厅范围内的管道应采用减振吊架吊装,铺设于屋面应设橡胶隔振垫。穿越机房的管道需在隔墙处做隔振隔声处理。
(9)剧场、音乐厅范围内平时运行的通风机设隔音罩。
(10)制冷机房、空气处理机房、通风机房、锅炉房等内墙面设吸音材料。
(11)设备房应选用隔声量不小于35dB(A)的密闭隔音门。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上一篇:简述水稻旱育苗技术
-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