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量化探法在粤北寨背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7 11:49:01 浏览次数:次
总结,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分量化探法; 铀矿; 勘查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诸广山岩体南东部,百顺矿田361大型矿床东面约3km,处于北东向牛澜断裂与大人山断裂夹持区。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岩为主,燕山早、晚期花岗岩和脉岩较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等多方向断裂形成构造网结,对铀成矿十分有利。北东向断裂是研究区主要的控矿和导矿断裂,近南北向断裂是主要的含矿断裂,近东西向断裂也是重要的含矿断裂(图1右下)。
2. 铀分量测量结果及其成果解释
2015年,在研究区按线距200m,点距20m设计4条取样线路(BS01~BS04),同步开展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及土壤氡气测量。测线方向150°,每条线路长600m,共取样124个样品。土壤样品经晾干、碾碎、过筛后装袋送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进行分析测试。
根据分析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圈定分量异常。土壤样品铀分量测量结果等值线图见图1[4](左下)。图1表明,研究区仅有1条规模较大的分量铀异常带(FU),异常呈条带状展布,总体北北东向,局部呈近南北向,受大人山断裂及F3、F4断裂控制,异常中心在F3与大人山断裂交汇处附近。
3. 土壤氡气测量及地面伽马能谱测量结果及其解释
土壤氡气测量及地面伽马能谱测量现场收集数据后,室内进行数据处理圈定异常。土壤氡气测量及地面伽马能谱测量结果等值线图(图1)。
图1表明,研究区伽马能谱铀偏高异常有3处,其中规模较大的仅1处。较大规模的异常晕圈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局部呈近南北向,受大人山断裂及F3、F4控制,异常中心在F3与大人山断裂交汇处附近,与分量铀异常晕位置、规模、形态基本一致,套合程度较好。地面伽马能谱钍、钾含量较低,基本没有异常,尤其是钍含量背景明显偏低。仅在研究区南东角出现一个有一定规模的钍偏高晕。钾偏高晕有2处,分别分布在研究区南东角和F3断裂与大人山断裂交汇处以西。钍、钾异常晕较吻合。
研究区土壤氡气浓度偏高异常有3处,其中规模较大的仅1处。较大规模的异常晕圈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局部呈近南北向,受大人山斷裂及F3、F4控制,异常中心在F3与大人山断裂交汇处附近,与分量铀、能谱铀异常晕位置、规模、形态基本一致,套合程度较好。
4. 钻探工程验证
2016年,根据分量化探、土壤氡气和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异常的分布特征和地质情况,结合地质调查的发现和资料的综合整理成果,在研究区开展了钻探工程验证。共施工钻孔6个,其中4个工业矿孔、1个矿化孔,见矿具有品位高、厚度较大的特点,个别钻孔见到视厚度4.80m、品位0.343%的富厚矿体[5]。钻探成果表明,铀分量化探法在寨背地区进行找矿预测是有效可行的。
5. 结论
应用分量化探法对寨背地区进行了找矿预测,圈定的异常区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放射性方法结合,在花岗岩地区铀矿勘查是有效可行的。可初步建立研究区铀矿勘查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1)具有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的铀分量异常区;(2)具有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的土壤氡气浓度异常区;(3)具有规模较大、连续性较好的伽马能谱铀异常区,且能谱钍、钾含量低;(4)铀分量、土壤氡、伽马能谱铀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较吻合;(5)异常区与有利成矿的断裂构造对应复合。
参考文献:
[1] 葛祥坤, 尹金双, 范光,等. 分量化探法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J]. 铀矿地质, 2013, 29(1):47-51.
[2] 尹金双, 唐良宝, 郭虹,等. 分量化探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研究与应用[J]. 铀矿地质, 2004, 20(1):39-44.
[3] 葛祥坤, 尹金双, 庞雅庆,等. 分量化探法在粤北长排地区铀矿勘查中的研究与应用[J]. 铀矿地质, 2015(s1):344-349.
[4] 白建昌. 335铀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探究[J]. 大科技, 2012(6):150-151.
[5] 许展. 广东百顺地区伽马场参数特征及其与铀矿化关系[J]. 地质学刊, 2015, 39(1):68-75.
[6] 祁占虎, 蒋艳春.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砂岩型铀矿目的层中侏罗世古压榨水头探讨[J]. 西部资源, 2015(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