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与人的善意不会因贫富而有所不同等

时间:2022-06-08 08:07:01  浏览次数:

评语一样,有着“优秀”“良好”“合格”的区别。一般而言,面对不平,见义勇为,应该称为“优秀”。而这位男子的做法,在我看来,只能算是一种“合格”或者“良好”,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平常之善”。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曾经是不认可“平常之善”的。那时候的道德词典里,只有“见义勇为”这四个字,而做不到这一点,则会被人讥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见义勇为是存在风险的,更加倾向于“见义智为”。这一语境下,“平常之善”大量出现,并且得到了认可。

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接受一种“平常之善”。如果说,社会发展到今天,完全不能接受“平常之善”是一种落后的话,那么在我们的道德词典里只有“平常之善”,而没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具体到这一事件,应能接受路人提醒式的“平常之善”,但是,也不要过于拔高“平常之善”,在我们的视线里不能只有“平常之善”。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网络剧:价值引领是必然需求

事件回放

近两年,如《匆匆那年》《盗墓笔记》《他来了,请闭眼》等“现象级”网络剧竞相涌现,它们故事完整、容量丰富,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赢得关注。而《盗墓笔记》《余罪》等多部网络剧的播放量也都在30亿次左右,此前热播的《老九门》更是突破了100亿次大关,并实现了从互联网到一线卫视的“逆袭”,开启网络剧反哺电视媒体的先河。

资本大量涌入,市场急剧扩大,让具有新平台优势的网络剧迅速蹿红。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16年上半年各平台的网络剧播放量又同比增长280%以上,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

时事鲜评

面对当下市场大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业者更应当意识到,网络剧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能否进一步加强内容建设,厚植文化内涵,关系到国内网络剧乃至电视剧领域是否能迎来更大的机遇。

应该说,坚持内容为王、品质取胜是推动网络剧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兴产业,网络剧与成熟的电视剧行业相比,更易被大众接受。但随着观众审美品位的提升和选择性的增多,网络剧势必要摒弃粗制滥造和过度营销的老套路,把内容品质放在第一位。唯有自觉提高原创力和创作质量,凭借扎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方能赢得关注和口碑。而一些超级网络剧虽播放量巨大,观众评价却惨不忍睹,透支信誉的同时也耗尽了“IP”的含金量,这对众多依赖“IP”效应而忽略质量打磨的网络剧创作者,将是极大的警醒。

融入价值内涵、文化引领是提升网络剧质量的必然需要。文艺的本质功能在于文化的承载、价值的引领和精神的蕴涵。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网络剧在引领青少年文化品位、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等方面,责无旁贷。有品位有追求的网络剧,更不能仅仅充当年轻人放松身心、宣泄压力的出口,而应坚守自身的文化担当,自觉摒弃庸俗、低俗、媚俗内容,积极表现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真善美,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化品相,引领青年受众的欣赏口味,以此实现网络剧文化品位的真正提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记住父母生日”绝非愚忠愚孝

事件回放

不久前,浙江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5年版《中小学生守则》,拟定了《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相比十多年前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新拟定的“浙江版”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包括“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对于这一做法,有人表示支持,认为可以借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有的人却表示反对,认为这样的做法具有强制性,使“孝顺”变了味儿。

时事鲜评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对于孝的定义,人们并没有争议,可对孝的表达方式,却各自有各自的见解。与外国人表达感情的热情奔放相比,我们的内心是更柔软的、言辞是更含蓄的。就像众人皆知的朱自清的名篇《背影》里写的,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攀上爬下时的背影,是儿子心中长久的父爱记忆,可为人子者感动的泪却始终没让父亲瞧见。而新拟定的“浙江版”学生守则,则把“记住父母的生日”“主动表达感恩之情”白纸黑字地写了下来。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规定太“赤裸裸”,难道记得住生日就是尽孝,记不住就是大逆不道吗?其实,学生守则制定的目的,应该是从大方向上对孩子的道德标准做指引。“记住父母生日”并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愚忠愚孝,只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亲情表达方式,与其拍砖,不如给其一定的空间,看看效果如何。

之所以人们会觉得“记住父母生日”的规范方式有些僵化,恐怕与此前某些地方孝道教育的形式主义不无关系。死板僵硬的教育方式的确不可取,但任何教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揠苗助长。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家庭和学校不妨先把这些细节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教育规范少点儿拍砖,多点儿包容;少点儿绝对,多点儿尝试。

(选自《广州日报》)

推荐访问:有所不同 贫富 人与人 善意


[人与人的善意不会因贫富而有所不同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