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与河北梆子的兴衰
时间:2022-06-08 09:35:03 浏览次数:次
计划于6月24日晚,在干部俱乐部大剧场,秘密观看了原小百花剧团演出的古装河北梆子《断桥》《泗洲城》和现代戏《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江青在看《泗洲城》时,显得格外兴奋,不时为演员们的表演鼓掌助兴。看完演出,江青由纪登奎、解学恭、王曼恬等陪同走上舞台,与全体演出人员合影。全国知识青年标兵邢燕子、京剧武生艺术家张世麟等也参加了接见。那个年代,除经批准的记者外,任何人不准随便为参加活动的中央首长拍照。这里所刊用江青与小百花剧团的合影,是《天津日报》记者抢拍下来,偷偷洗好送给小百花留作纪念的。
那天在舞台上合完影,江青跟王曼恬提出第二天要重看一遍《泗洲城》。于是,次日晚上,河北梆子剧团再次在干部俱乐部大剧场为江青演出《泗洲城》,前面加演了一出剧作家冯育坤根据短篇小说改编的现代小武戏《渡口》。
演出结束后,江青在剧场的会客室接见了演出人员,我也在其中。江青提到了几年前调小百花剧团进京演出的事,但那时没有看成,这次来天津看了,很高兴。她说:“《泗洲城》的武功表演非常精彩,每位演员都很讨人喜欢。只是唱腔脱离梆子传统韵味远了一些,还可以再加工。”她尤其对现代题材《渡口》赞不绝口,她断言这出小戏进一步加工锤炼后,一定会成为玲珑剔透的珍品。
那天在会客室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江青随便考问一位唱曲艺段子的演员:知不知道汤显祖是哪朝人?那位演员不加思索地答 :“唐朝人。”江青严肃地批评说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能乱说。”她又说 :“演员要学习历史知识,起码要了解自己演的、唱的是哪朝哪代的故事。”
痴迷地方小戏令人不解
“文革”期间,江青对河北梆子的关注还有许多实例。1974年夏天,她在北京审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移植京剧现代剧目《龙江颂》时,边看戏边谈话,谈到以下一些内容:你们的胆子要大点儿,梆子的长处要保留;梆子是花腔女高音,非常活泼。比如“心潮激荡”、“稻谷飘香”等处,要发挥你们的优点,不要捆在音乐里头;板胡应该很突出,梆子(一种打击乐器)不能敲得太响,但不能没有;河北梆子有很多优点,必须保留。语言方面,必须保留河北地方的语言。戏不要改动,先试验试验。江青的这次看戏谈话,解放军天津支左联络站很快就向天津梆子界有关人员作了传达。
1974年8月4日,江青就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来信所反映广东戏曲界的问题,在写给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的信中,又一次谈到河北梆子。她说:“全国剧种甚多,当地人民爱听地方戏,因为语言容易懂。我们只是攻克了京剧,河北梆子、粤剧、评剧、湘剧、山西梆子等,只能说有些初步成绩,也有不像本剧种的问题。但是,我们鼓励他们逐渐突出本剧种的特点,不能要求过高。许多剧种都没有动的。因此,我对梆子、粤剧、越剧寄予殷切希望。大剧种改革了,其他就容易了。”
自从1963年毛主席对文艺工作所作的两个批示下达之后,天津市委宣传部对中央有关文艺工作的动态十分敏感,每有新的精神,都及时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传达。
1975年,上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出国演出,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出国演出所带节目,必须突出民族精神。江青指示,可以让朱逢博在节目里加进河北梆子。国务院文化组立即执行,火速将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在《红灯记》里扮演铁梅的演员借到北京,与朱逢博一起住在西苑旅社,向朱逢博传授河北梆子“说红灯”、“仇恨入心要发芽”两段唱。朱逢博出国前在北京举行的节目审查演唱会上,演唱了这两个唱段。此时已从天津调到国务院文化组任副组长的王曼恬,于同年10月,将朱逢博所唱这两段唱的录音带,交给天津市革委会文教组负责人带回天津。她说:“同样的曲谱 ,朱逢博一个歌唱演员,怎么比你们梆子演员唱得有味道?”她要天津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好好对照学习。
1975年初夏,按照江青的指示,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再次被秘密调进北京,接受对传统剧目《断桥》《泗洲城》《打周仁》等剧录音录像的任务。剧团在北京期间,江青委派王曼恬给演出人员送来一些芒果,表达对“小百花”们的慰劳。
江青厚爱河北梆子古装戏,在戏曲界引出种种猜测,让人弄不清这究竟是为了在传统戏临终前留下一点遗音遗容呢,还是预示着经过严冬肃杀的传统戏,还有一线复苏的希望?这团疑云,到现在依然萦绕在我的思绪中。
一出小戏成了罪证
1974年6月,江青在天津看完小百花演出后回到北京,把河北梆子《渡口》推荐给国务院文化组,并说这出戏可以拍成戏曲影片。文化组分管电影的领导成员刘庆棠随即赶到天津,在八一礼堂审看了这出戏。不久后,文化组组长于会泳,又对该剧剧本提出小修小改意见。河北梆子《渡口》由于有江青的关照,很快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杨洪兰扮演水莲,王桂岭扮演老艄公,王树森扮演背筐人。为增强演唱效果,特别安排原小百花剧团头牌主演刘俊英、阎建国分别为水莲、老艄公的唱、念配音。样片送审通过后,立即在全国公映。
在全国文艺界万马齐喑的那个历史年代,一出小戏能获得江青首肯,那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时间,北京、天津出版的《渡口》单行本有好几种;南北各地不下三百家专业剧团、文艺宣传队,通过各种渠道涌到天津,原汁原味地学演这出戏。身为“样板团”的上海京剧院,也按照《渡口》里的角色挑选演员,派到天津,向河北梆子剧团《渡口》剧组一对一地学习。学成后回到上海,将剧名改为《锦江渡》,在剧场演出的同时,由“上影”摄制成京剧影片。
《渡口》因为得到江青宠爱而崛起,在全国名噪一时。岂料好景不长,随着1976年“四人帮”倒台,天津的河北梆子《渡口》,连同上海的京剧《锦江渡》,成了江青篡党夺权的罪证之一。《渡口》被打入冷宫,从此绝迹于舞台。此前,河北梆子电影《渡口》在全国还公映了几轮。京剧电影《锦江渡》拍好后只刊登了预告,还没来得及公映,就被弃之于废品堆中。
一出小戏,因为江青一人喜好由兴而衰。在经历了拨乱反正之后实现了政通人和的中国社会,戏曲界如此大起大落的艺术现象,大概不会再有了吧!
(作者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张 鑫 朱 力
[江青与河北梆子的兴衰]相关文章
- 上一篇:韩国济州岛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 下一篇:合唱体裁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