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运河飘来的元明清文学

时间:2022-06-09 10:42:02  浏览次数:

zoޛ)j馝Oivo主持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大都(北京)城里河段工程开工。一年后,工程结束,与通州运河相连的积水潭,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总码头。

沿京杭大运河的北上路线,满载着贡赋、稻米、瓷器、丝绸的货船开始源源不断进入都城中心积水潭。一夜之间,积水潭成为全国最繁忙的码头,粮船如织、舳舻蔽水,一派盛世繁华。

工程完工时,恰逢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回大都,眼见江南粮船在积水潭码头爆满,忽必烈大喜过望,亲自命名从万宁桥到通州的河道为“通惠河”,取畅通天下,惠泽大都之意。数不尽的物资、商人聚集于积水潭,可谓是“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树,选九州之秾芬”。

积水潭沿岸,酒楼林立,燕舞之声不绝于耳。每天,大量宫廷、民间演出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大都,在大运河的开凿下,竟也热闹起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元杂剧在此繁荣生长,并借由大运河宽广的河道,融入远方。

来到大都,人们必会去两个地方观看元杂剧:一个是大都西城砖塔胡同,一个是积水潭大码头的斜街。那时的积水潭,又名“海子”,它不仅囊括如今的前海、后海、西海三个湖泊,还比这三个湖泊的总面积大。“海子”四周,钟楼鼓楼一带,各种商业店铺前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官人、商贩络绎往来,觥筹交错间,艺人献唱助兴必不可少。

据《青楼集》记载,元时戏曲艺人116多位,“名重京师”的就有张怡云、曹娥秀、南春宴、周人爱、玉莲儿、王巧儿等人,其中最为杰出的当属珠帘秀。她“姿容姝丽”,独步一时,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杂剧,全都信手拈来。

珠帘秀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都有很深的交情,她最著名的绯闻男友,当属响当当的大杂剧家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套曲中“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便是关汉卿与珠帘秀在扬州交往的最好见证。

关汉卿带领元杂剧南下

关汉卿喜好旅游,“一心待向烟花路上走”,元灭宋后不久,他就由大都出发南游,沿途经过扬州、杭州等运河城市。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好友兼杂剧作家——杨显之与费君祥。

当时的杂剧,在北方已很成熟,南方对它知之甚少,杭州并无杂剧的任何创作与演出。有人将关汉卿的南下视为开“北杂剧中心南移”的先河,实不夸张。明人徐渭就曾说过:“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然向风”。

元杂剧南下,有两个路线,一是随军南下,一是顺水陆航道逐渐进入江南,关汉卿和友人走的就是第二种路线。在杭州,关汉卿尽情游历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散曲《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尽管他年事已高,却仍是兴致勃勃,在水秀山奇之景面前,关汉卿愣是“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目前所见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收入关剧四种,其中《单刀会》称“古杭新刊”,可见关剧在杭州的流行。另一杭州曲家沈和甫,还被尊为“蛮子关汉卿”,关汉卿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会通河、通惠河开通后,北方大批杂剧作家如过江之鲫,纷纷南下。马致远、尚忠贤、戴善夫等人曾驻足江南地区,出任江浙行省官员,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南方撰写并流传的。郑光祖、乔吉、秦简夫等更是定居江浙。

与作家一起南下的,往往还有北方著名的女艺人。经由运河,作家、艺人一路向南,南北戏曲、艺术得以融合。到元代末叶时,中国戏曲中心已经南移,流寓杭州的北方杂剧家“入乡随俗”,写作南戏剧本。南方戏曲作家也跃跃欲试,着手将杂剧改为南戏。

到了明清两代,杂剧已不再流行,随着京杭运河的直线贯通,中国运河在南北漕运和交通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伴随着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一种新的文体——明清通俗小说应运河而生。

运河流域盛产通俗小说作家

据统计,明清两代,有80%左右的小说出自运河流域作家之手,其中就包括众所周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这些小说的作者要么生长在运河城市,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三言》和《二拍》的编著者冯梦龙(今江苏苏州人)与凌濛初(今浙江吴兴人)、生于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的蒲松龄。

要么有过在运河城市生活的经历,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均是在杭州生活期间完成了小说的创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少年时代就先后在南京、扬州和苏州等地生活过;安徽全椒人吴敬梓在移家南京后,于穷困潦倒中完成了《儒林外史》。他们深受运河文化的熏陶,眼见着运河城市兴盛、经济发展、工商繁荣、市民兴起。

很显然,以往针对官僚、文人或富商的传统诗文已无法满足下层市民的需要。为了使贩夫走卒们参与到阅读讨论的行列中,文人们开辟了新的文体——通俗小说,并将运河交通、运河城市经济与运河市民商业生活都容纳进作品中,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国演义》虽重在描写魏蜀吴三国崛起和灭亡的过程,但它对隋唐以前的运河有所涉及。在那个年代,军事胜负往往取决于人力物力的强弱及交通地理的优势,许多战事,通常沿着运河行进。《西游记》里,唐僧他爹陈光蕊携妻赴江州任前回故乡省亲时,走的就是隋唐运河的路线:乘船从渭水下黄河,由黄河入通济渠至淮泗转旱路至海州。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曹雪芹曾祖、祖父、父亲、叔父先后在“江宁织造”任职达六七十年之久,江南运河流域的生活,使得曹雪芹对运河城市苏州、扬州尤为熟悉。《红楼梦》中,林黛玉坐船从扬州到京都的贾府,走的就是由淮扬运河向北而行的线路。

《水浒传》表面上写北宋运河,但其地理形势却是按照明代地理的实际面貌去描述的。有学者考证,《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当在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会通河疏浚后。《水浒传》曾多次描写宋江攻打梁山泊附近的村镇、县城、州、府,如三打祝家庄,打高唐州,打青州、华州等,但这些战事都未出动水军动用船只,唯独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时,安排了水军头领“领水军驾船接应”;特别是打东昌府,更是调动了山寨全部水军。战事进行中,张清听探事人回报:“河内又有粮草船,大小约有五百余只。”张清转到南门又“望见河港内粮船不计其数”。

事实上,北宋末年,从梁山泊到东平、东昌府并无河道。黄河的不断改口、决道,促使了梁山泊的形成。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至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黄河连续决口,梁山泊水势达到极盛时期,有方圆八百里之说。

历史上黄河决溢,水大则决运堤,水落则沙淤运道,无论北决或南决,黄河都会侵犯运河河道。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南粮北运,开通了东平至临清的一条长达250里的会通河,梁山泊成为会通河重要水源地。由此,京杭运河南北贯通。

如此一来,经由河道,从梁山泊至东平、东昌府才有可能。由此推断,明代疏浚会通河后,《水浒传》里宋江才能安排车仗船只,水陆并进,攻打东平和东昌府。

《二拍》实为跟风《三言》

要说明清小说中,描写运河流域人事中商贾文化最多的,非“三言二拍”莫属。明中后期,随着商品运销量的不断增大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运河沿岸城市商品集散地和商人辐辏地的地位日益突出。

冯梦龙的故乡长洲,紧靠京杭大运河,与苏州市相邻,是一个工商业极为发达的地方。科举上的屡屡失利,使得冯梦龙长期流连在市民生活中,对当地的商人生活十分熟知。《三言》虽是冯梦龙从大量家藏古今通俗小说中精选出来的,但它已非简单改编,而是融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取向。

在《醒世恒言》中,冯梦龙描写了一北一南两个运河城镇的繁华。北边的河西务镇离北京有二百里之地,为各省出入京都的要道,舟船在此聚泊,如蚂蚁一般,车音马迹,日夜络绎不绝。南边苏州府的盛泽乡,民风淳朴,以蚕桑为业,市集上,绸丝牙行千百余家,四方商人来此购买,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连个空隙的地都没有。

与冯梦龙善写运河城市一样,来自乌程(今浙江湖州) 的凌濛初也喜欢把故事发生地首选在南运河沿岸的城市。在《二拍》的80个故事中,一半以上的故事发生在南运河沿岸城市(主要是杭州、苏州、常州、镇江,以及南京、松江府等地),它们皆属于运河流域苏杭经济圈范围之内。

凌濛初本人长期生活在苏州与南京,从其父亲起,他家就开始经营出版业。在他的作品中,关于商人的篇幅很重,他将商贾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第二,把商人的地位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明代前期,通俗小说的刊刻中心在福建建阳,明中期后,刊刻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杭州、苏州和南京等运河城市。便利的交通运输,繁荣的商品经济,壮大的市民阶级,为书坊业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由于运河交通便利,各地的刻书人才,也开始集中到江南运河城市来,一时间,南运河岸边的城市书坊林立,刻书业朝气蓬勃,南京成为大量刊行小说、戏曲和彩色套印的中心。

发达的运河书坊业,不断推动着明清通俗小说的发展,当时的书商坊主已具有浓厚的商业意识,他们能较好地分析和把握住市民文化消费和通俗小说的流行趋势,将预见可谋利的书尽快推入市场。

一旦推出新的通俗小说,书商们会利用各种方式加快它传播速度,拓展传播范围,延续传播时间。冯梦龙的《三言》甫一出版,苏州、南京两地的书商就竞相传刻,广泛印行。短短几年内,《三言》重印了好几次,导致其版本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当书商们觉得某类作品可能比较畅销或者已经开始畅销时,他们会主动邀请文人创作同类题材。凌濛初所以能够在冯梦龙的《三言》刚刚推出,就迅速做出反应,推出《初刻拍案惊奇》。据他自己透露,这是当时书商见“《喻世》诸言”在社会上很流行,便主动向他约稿的结果。

有人说,运河流过之处,就是泥巴也会变成金子。在不停滋生与繁养出新文体的同时,运河以其兼容并蓄的特性,把那些如金子般闪耀的文学,留在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那些美妙的音符、传奇的故事值得我们一遍遍地细细咀嚼。

参考资料:周薇《运河城市与市民文学》、赵维平《明清小说与运河文化》、王沂《中国戏曲与运河文化》、史言喜《<水浒传>与京杭运河之渊源》

推荐访问:运河 明清 飘来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