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历史经验浅探
时间:2022-06-09 18:21:01 浏览次数:次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执政能力建设。党成立以来,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探索、全面加强和全面发展时期。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执政能力;历史过程;历史经验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一项根本建设,它关系到执政党地位、威信乃至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执政能力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已经着手对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进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党取得了全国执政地位,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成立以来,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探索、全面加强和全面展开等四个时期。总结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初步探索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为夺取政权而斗争。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一些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已经是按全国性政权的构想建立的执政机构。围绕着在革命战争环境下如何掌握政权、如何组织政权、如何运用政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广州革命政府,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政权,中央苏区的政府框架,延安时期的“三三制”、“精兵简政”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初步尝试。
(二)1949年到1978年的全面探索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设计和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1949年到1956年,党比较谦虚谨慎,注意科学地行使国家政权。从1957年到1965年,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委加强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和管理,但也出现了权力过分集中、党对政权机关包办代替的现象。“文化大革命”中实行“革命委员会”领导体制,严重削弱了党的领导,违反了执政的基本要求。
(三)从1978年到2001年的全面加强时期
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工作机制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逐步改善党的领导。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意见。80年代中期,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加强党对政权机关的领导,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权机关的作用。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四)从2002年到现在的全面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逐步成为党的建设的重点,成为党的一种自觉行为。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分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必须促进党的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
新时期坚持党在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实践。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党要适应新的实践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使党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党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革命建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发展,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更显示了党的指导思想的连续性和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思想理论基础。
2.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从执政的第一天起,党就明确提出各项工作要围绕并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只是在社会主义早期的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经验与未能对国内外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党的主要领导一度在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路,既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重新确立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使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党的执政能力再度提高。党执政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彰显党的执政能力,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也可以说是执政意识,就是党的执政宗旨和价值取向。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什么是执政党、执政党怎样才算合格的问题,但没有引起全党的充分重视。江泽民在1989年12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加强党的执政意识建设,首先要树立执政强国的政治意识,通过执政使国家富强起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以来始终不渝的选择;其次要树立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变化,都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廉洁奉公,消除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再次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从组织上、政治上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确保党的执政安全,确保人民利益的安全。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所制定的政策,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实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党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党除了人民利益外,没有任何 自身特殊的利益。因此,党所办的一切事情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党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不断地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4.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
执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领导体制改革,而领导体制改革的重点又在于领导权限的科学划分,即领导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它与执政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执政方式,是指党对国家政权实施领导或控制的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而领导方式则是党对国家和社会实施领导的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我们党是通过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来执政的,党的执政方式实际上也就是党领导政权的方式,核心问题是政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建国以来,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6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执政方式,其基本点是:第一,明确了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第二,确立了实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本原则。即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同时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第三,建立了党执政的基本框架,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第四,提出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具体途径,如健全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第五,改进了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使干部的选拔任用逐步走向公开化、民主化。第六,加强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5.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在领导干部头脑中,彻底解决手中权力是谁赋予的问题、权力为谁服务的问题。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党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广大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完善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利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09—27.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历史经验浅探]相关文章
- 年房屋征迁拆迁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精选文档)
- 2022年市域社会治理先进经验交流(2022年)
- 机构改革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完整文档)
- 2022年“两学一做”经验总结(交流)(完整文档)
-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经验交流材料(完整文档)
- 2022公司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 XX县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经验交流材料
- 年双拥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完整版】
- 2022年在全市智慧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2022年)
- 2022年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精选文档)
- 高校信访工作困境及应对 历史遗留问题落实政策办公室
- 通过历史见证音乐,从音乐中聆听历史
-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的“体验式学习”
- 历史学基地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研究性课群与历史学研究型人才培养
- 试析傅斯年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 关于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 浅谈电视古装历史剧应承担的责任
- 漫议元杂剧历史剧之审美特征
- 历史学与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