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快快乐乐“玩”乐器,轻轻松松“巧”识谱

时间:2022-06-10 11:49:01  浏览次数:

“识读乐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中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掌握识读乐谱的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但很多一线的音乐教师却常常受困于识谱教学。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多年,任职于一所以器乐教学为特色的学校,学校音乐教研组的中心工作是精心打造校园器乐文化。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校园器乐文化已渐有雏形,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不知不觉中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事实上,人们早已发现一个规律:能够熟练读谱的人大多学过演奏,器乐演奏是提升识谱能力的最佳实践活动。“识谱教学”难免枯燥乏味,器乐演奏教学却很容易做到趣味盎然。我们为何不让学生在快快乐乐地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实现“识读乐谱”的教学目标呢?

一、在快乐的“敲打”中开启识谱教学的大门

识读乐谱是一个综合性的思维过程。乐谱是节奏、音准、音乐符号等一系列信息的总和,学生无法顺利地识读乐谱,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将曲谱中的各种综合信息集中转化为声音。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必须将难点化整为零,逐个突破;从最简单的内容——“节奏”入手。“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做法就是将节奏从乐谱中抽取出来,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节奏游戏,以此作为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开端。在节奏学习中孩子们不仅能找到学习音乐的起点,也能找到音乐学习的突破口。同理,节奏训练是识谱教学的起点,也是识谱教学的突破口。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是爱玩爱动,爱玩具是他们的天性,打击乐器就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最好“玩具”,在玩打击乐器过程中训练孩子们的节奏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来玩打击乐器。打击乐器的玩法数不胜数,各种打击乐器的游戏案例举不胜举。如:游戏中认识打击乐器及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在玩打击乐器游戏中学习各种基本节奏型、演奏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用打击乐器演奏多声部节奏、用打击乐器编创小故事……在玩打击乐器过程中让孩子们切实地体会学习的快乐,他们就会深深地爱上音乐课,这为以后的音乐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孩子们看到某个节奏型就能自然而然地用打击乐器将其演奏出来了,他们识读乐谱的第一个障碍也就基本被消除了。

二、在轻松的“琴键”游戏中

顺利地展开识谱教学

学习唱名就是正式开始学习识谱了。语文课中要求孩子们掌握上千汉字,音乐课中孩子们只需熟记七个唱名,唱名的熟记似乎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其实不然。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识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七个唱名的掌握对很多孩子来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有的孩子唱名混淆把“la”唱成“re”,有的孩子因唱名不熟练而学谱缓慢,有的学生看到简谱还要用掰手指数数的办法来推断唱名是什么……识谱教学要求学生的唱名掌握必须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熟练的前提就是反复训练。小学生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随着音乐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已经不可能有很多教学时间用于识读乐谱;即使我们下了狠心,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唱名的巩固练习,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枯燥的反复训练,其唯一结果是让学生在唱熟唱名之前就已经厌烦了识读乐谱。

学习唱名这一两难的境地在器乐教学中可以获得完满的解决。课堂上我将唱名学习与口风琴的入门教学“合二为一”同时进行,不仅解决了唱名学习的问题,还正式开启了口风琴的演奏教学。很多口风琴键上标有C大调简谱唱名,这无论给唱名的学习还是琴键的熟悉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实践证明“合二为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给学生带来负担,相反,由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空间,整个训练过程完全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唱名的学习与琴键的熟悉获得了双赢,音乐兴趣的培养与音乐技能的提高也获得了双赢。例如在“看谁反应快”的游戏中,我唱唱名,孩子们迅速地找到琴键并吹奏出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吹出歌曲的do”的游戏中,我用钢琴演奏歌中的某个片断,孩子们在“do”音的时候跟钢琴一起弹风琴,玩得也是兴致盎然。通过这种游戏,会较快地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七个唱名。

三、在催人奋进的“演奏比赛”

推动下提升识谱教学

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已经学过的谱子,哪怕唱得很熟练,但只要略微地改头换面,或是原样抽取中间的某个乐句,学生马上就唱不好。如果让这样的孩子唱一条全新的谱子,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识读乐谱,音准是难点,难的原因是训练不到位,一条看似唱熟的谱子,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笔者认为,在谱子熟练至能背诵时,记录声音的曲谱和它的实际声响才算是共同存入了孩子们的头脑中,只有这样,孩子们看到相仿的曲谱时,头脑中才能反映出相关的声音信息。背诵曲谱,对于小学生而言,也许是件多么可怕的任务,但是让孩子们“背奏”却是不难做到的。每学年我们都要安排一次班级口风琴比赛,届时每一个孩子都必须登上舞台,低年级比齐奏、中高年级比合奏。比赛时无法看着谱子,也不用看谱,绝大多数的孩子早就背熟了。除了团体总分,影响班级名次的还有少量学生的个人演奏分。各班个人演奏的人选由赛前临时抽签产生,赛前的准备期,是学习演奏的黄金期,孩子们练习演奏的劲头很足,“背奏”的要求根本不需要老师专门提出来,为了班级的个人演奏得分不拖后腿,各班演奏能力较薄弱的学生也能得到班里同学的督促和帮助。有了这样的经历,“背奏”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放下乐器,孩子们随口就能将演奏的谱子背下来。在多年校园器乐活动的浸润下,孩子们有了丰厚的背诵积累,识读乐谱时唱不准音的现象也就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四、在充满自信的“视奏”

引领下水到渠成地识读乐谱

有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熟练地掌握唱名和一定量的背谱的积累,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已经基本具备。当然,要学生能顺利地识读乐谱,还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识谱的意识、信心与解决困难的方法。与“视唱”相比,“视奏”的难度小得多,更何况有了“视奏”的相助,学生读谱出现困难时自己也能借助乐器加以解决,同时学生“视唱”时就会更有信心,因此“视奏”与“视唱”也将长期相互依存。“视奏”在学生初学演奏时就可以开始进行了,学生简单认识了琴键和唱名,就可以引导孩子们视奏节奏简单的乐谱片段,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视奏”能力。要求学生识读的乐谱一般都比较简单,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与多年演奏练习的积累,孩子们完全能自然地逐步提高视奏曲谱的难度并顺利地“视奏”下来。有了“视奏”引领,过渡到让学生独立识谱也将是十分顺利的事情了。例如一首几个乐句的谱子,可以指导学生演奏和学唱其中的一句,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尝试,允许学生用乐器帮助,更鼓励学生独立视唱。有了“视奏”相伴,孩子们会渐渐地从“尝试”走向“适应”,从容而顺利地掌握识读乐谱的能力。

“识谱教学”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机械性练唱,而是科学的引导。《课程标准解读》也指示我们:“读谱主要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而不是通过专门的读谱练习。通过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要比单纯进行专门的读谱训练视唱练习,其效果要好得多。”用生动活泼的乐器演奏教学推进“识谱教学”,正是《课程标准》中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有了“演奏”相伴,音乐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快乐,有了“演奏”相伴,乐谱也能让孩子们觉得亲切。只要我们坚定地一路前行,必将获得理想的识谱教学成果。

晏惠松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推荐访问:快快乐乐 乐器 轻轻松松 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