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时间:2022-06-10 15:42:01 浏览次数:次
郭宗忠
作家名片:郭宗忠,1998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有诗集《回归》《隔世故乡》等,首届“剑麻诗歌奖”得主,获“军旅优秀作品”特别奖。
“迎”对联
红红的对联贴上家家户户时,才感到春节真的来了。
每年年关,每家每户先买了大红纸、毛笔和墨,按照大门、屋门的规格要求裁割好红纸,爷爷或者父亲拿到村里的“私塾先生”家里让人帮着写对联。奉上一包香烟是必不可少的,说是作为酬谢,不如说是新年的礼节。大家客气半天,也不过打开香烟分给满屋子等着对联的人而已。写对联的人按来到的先后次序开始写,轮到了谁家就由谁家的大人小孩抻着红纸,吉祥如意的话语不用思考就挥洒自如地写出来,看得孩子们出神,像虔诚地对待神灵一样。
一副副喜气洋洋、龙飞凤舞的对联写好了,孩子们端着放在簸箕中的对联回家的样子神气极了,感觉对联像是自己写的一般。遇到一般大小的孩子就问:“你们家写完对联了吗?”好像写不完对联贴不上对联等于年还没有开始一样。
回家就催着奶奶打糨糊。奶奶点着火,弄好了面和水,我们就抢着搅拌。有时候偷懒一会儿,搅不匀和,糨糊就糊在了锅底上。
贴对联是大人的事,孩子们端着糨糊,递着对联以及需要按平的笤帚,一个个门上对联贴得端端正正的。之后,家里的槐树上贴上“青槐大吉”,堂屋的墙面上是“满院春光”,出门的墙上贴着“出门生产”、“抬头见喜”,进门的影壁上是“进门节约”,即使牲畜的圈门上也会贴上“六畜兴旺”……满院子的红,让春节来到了每一户人家,增加了喜庆气氛。
过年时,贴对联是中国最传统的民俗吧。对联可以上溯到什么年代呢?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对联写在桃木板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
每家每户贴上对联后,照得满院子焕然一新。这时候,炸响的爆竹的气味,柴火棚里飘散出来的烹煮食物的香气,以及孩子们一次次跑出跑进的喜悦,就意味着真正开始过年了。
“轰”灯笼
当除夕夜来临,你会看到原来黑压压的大街小巷到处是灯火,是灯笼闪烁的火光。各种各样的灯笼,有秸杆扎成的,有转着花的转灯,也有铁条编成的,犹如天上的星星,孩子们大声喊着:“苗呀,苗呀,我的灯笼轰了!”
孩子们都不知道喊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吉祥话。现在想来,应该是农耕年代对农业文明的一种向往。除夕夜过后,春风开始吹拂,大地上播下的种子开始发芽,我的灯笼“轰”了(“轰”的意思就是灯笼里的蜡烛突然倒了,整个灯笼给烧毁了),应该是期盼庄稼长得像灯笼燃烧时的红红旺旺吧。所以,孩子们整夜在大街上喊着,即使自己的灯笼真“轰”了也在所不惜,因为丰收是每一个人的期望。
我们家就有一个铁条编成的灯笼,春节前就从西屋顶棚上取下,用写对联剩下的红纸贴上一圈,贴满贴严实,晚上点着红蜡烛,一个红红的灯笼就挂在门口,增加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父亲每年都在集上给我们每人买一个秸杆扎的灯笼,是四边形的,每个边上的塑料纸上画着鸟,或者各种属相的小动物,还配着花草的样子。夜晚,我们打着小灯笼,照得本来就冻得发红的脸蛋更加红艳。一个灯笼是舍不得点很久的,一是蜡烛有限,更怕的是还没有到除夕夜自己的灯笼就“轰”了,再没有什么可玩的了。
除夕夜,伙伴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大街上,打着不同的灯笼,灯光的海洋就这样形成了。加上一个个炸响的爆竹,一串串燃放的烟花,热闹的景象是再寒冷的风也抑制不住的。“过年是孩子们的节日”,这句话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最真切。
推荐访问:往事
[往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