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2-06-10 19:21:01  浏览次数:

摘要: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联系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近些年,高校大学生频繁出现的道德问题,无疑又让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德育实效性概念,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德育实效性不佳的成因,这几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找出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可行策略,从而运用于高校实际德育工作中。

关键词: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分析及对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越发达,社会对公民的素质要求越高。德育一直都贯穿着我们整个人生,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从未间断过。

一、 德育实效性的概念

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简单来说,是指通过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理论传授给学生,学生将这些德育理论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再通过高等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将内化在大学生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转变为学生在生活中的日常行为。

二、 我国高等学校德育时效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我国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

纵观这几年关于大学生的大事件,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太乐观。

近几年来,不断涌现出一些关于大学生德育的消极事件。大学生在校期间因与室友之间关系恶劣,与异性朋友之间相处不融洽,与授课教师之间观念不一致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不胜枚举。更有一些大学生,因与父母之间的一些意见不合,导致矛盾激化,从此断绝往来,全然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外,大学生对各种公开考试舞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环境中举止不文明,言谈不雅的报道也层出不穷。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德育出了什么问题?

(二) 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1. 高校德育工作老套化、形式化

我国的高校从课程安排到实践活动从未停止道德教育。但这么多年,德育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主要是政治理论课。部分高校会在假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去敬老院或者去一些偏远的地区中小学支教。然而,这些活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涮,已没留下太多的实际意义,更多的学生是当作旅游,或是为了评奖学金而参加。部分高校会不定期邀请一些高品行的名家举行讲座,但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考察。

2. 社会环境复杂,价值观模糊

随着媒体的大量涌入,好的坏的信息不斷暴露,原有的信念、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受到冲击,出现了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信仰危机”。而整个社会又缺少明确的、适合时代特点的价值导向,没有对此进行有效的抵制和有说服力的批判和引导,必然导致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的下滑和无所适从。

3. 家庭关注不够,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但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良好思想品质和习惯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工作太忙,对孩子娇生惯养放任不管;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相互推诿,不管不问等。

三、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更新德育教学形式。以往的德育教学多是枯燥、理论性的,内容抽象。学校可以尝试更新或者补充新的教学形式,比如在课堂上设置情景演示活动,表演出生活中的真善美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扩大德育实践活动范围。社会公益实践不再是单一的帮扶老人,照顾小孩。还可以组织其他形式的公益活动,减少学生的参与疲劳,让学生在无形中塑造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 优化周边社会环境

现在的大学生大量接触新媒体,信息的获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在德育宣传的媒介选择上,除了运用传统的媒体渠道之外,应扩大对大学生经常接触的新媒体的利用率。并重点宣传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有选择的屏蔽一些不良的信息。社会也可以扩大对党员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党员的示范作用,加大对群众的党性教育。

(三) 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要参与到德育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始终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多抽出一些时间跟孩子沟通交流,陪伴他们做一些日常活动中力所能及的公益,培养他们主动提高自身品行的意识。经常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及时开导和关心。

在解决高校德育实效性差这一问题上,需要高校、社会、家庭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1年11月8日.

[2]杨本红.关于新时期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0(2):32.

[3]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4(9):36.

[4]吴成海.学校管理的要点——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作者简介:

何银铃,江西省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推荐访问:实效性 学校德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