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随文练笔,写出精彩

时间:2022-06-11 09:35:03  浏览次数: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提到作文,教师苦闷,学生一筹莫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是否也存在着这么一个“支点”,可以让我们撬起作文这块巨石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随文练笔紧随阅读教学,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形式多样,而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写相得益彰。所以,这个“支点”就是“随文练笔”。

但是深入课堂,我们却遗憾地发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我们的课堂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有读必写、落点有误、流于形式。那么,如何找准随文练笔的有效练笔点,让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妙笔生花”呢?

一、精彩文段,仿一仿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和本能。没有今天的模仿,就没有明天的创造。现行教材的课文中有许多文段不仅文句优美,而且结构鲜明、写法典型,我们要把这些精彩的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仿照文段中的写法进行练笔,才会让学生感觉下笔不难,逐步掌握写作的门路,渐渐激发写作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欲望,自然也就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来。

如《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于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只是透过课文掌握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还远远不够。因此,透过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的知识并了解它们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也应该是本课教学不可忽略的一点。所以本课的重点,我带领学生去研究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学习如何将一个科普现象写具体、生动,并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其他科普现象的描述上。

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的结构及写法,有条理地将观察到的科普现象写具体生动。一篇优秀的科普说明文既要做到条理清楚(指板书引导说:首先……然后……最后……)还要做到语言生动,运用上(指板书引导说:打比方、拟人、设问)等方法。

这样的仿写让学生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获得简单的习作方法,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学生“练”之快乐。学生因为有章可循,在他们的笔下就有了鲜活的美文。

二、文本空白,补一补

中国人讲究含蓄美,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取得“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审美效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也体现了这种特性,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在遣词造句、谋局布篇时,将内容与思想内化在文本中,但往往言不尽意,留给读者许多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驰骋想象的“空间”,当然也是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天地”。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练笔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出文本,进行 “补白”再创造。

《爱之链》这是一部小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了三个环境:第一是乡间公路。作者选取了破汽车、破公路、破天气、落魄的人这些景物来写凄凉的环境,以此衬托乔伊生活艰难,心里凄凉。小说的第二个环境在餐馆,只写了一句话,为了衬托女店主生活困难,没有钱装修,连灯光都是昏暗的。第三个环境是餐馆的里屋。里屋是乔伊夫妇休息的地方,小说结尾却省略了这样一个环境描写,如果我们要补写一段环境描写,你认为应该写什么?

学生大部分回答破旧的桌子,褪色的窗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看结尾,虽然乔伊失业,家里贫苦,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我们可以选择那些事物或景物来体现这种希望呢?(早上的太阳、燃烧的火炉、堆雪人的孩子们……)

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生活与知识积累、情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补充这些空白。在补充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文本的内涵,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三、精美插图,练一练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文与图是相通的,图画能起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把静止的画面化为鲜活、生动的语言。

課文《负荆请罪》观察“负荆请罪”插图,把握住廉颇、蔺相如二人的性格特征,具体想象廉颇亲自登门向蔺相如请罪的经过,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绘出来。

这些练笔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因此学生容易接受。

四、紧扣词语,扩一扩

一词一世界,一语一天堂。教材中很多的词语,有的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的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找准这些“点”,对其挖掘,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文本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后,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抓住“轰动”一词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这一消息在哪些人当中会引起轰动?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态、语气,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环境把人物的语言写下来。

随文练笔,其练笔点皆于文本中,因此我们要潜心会文,慧眼识点,巧手拈来,找准适合学生有效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只要巧妙设计,坚持不懈地进行随文练笔,一定能使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陈全席.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8.

[2]曹鸿飞.语文课堂练笔的落点选择[J].小学教学设计,2006.

编辑 刘瑞彬

推荐访问:练笔 写出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