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凭什么赚钱
时间:2022-06-11 11:14:01 浏览次数:次
逐步进入上升期的中国纪录片产业,正在复制产业链条完备的欧美、日本的成功。
纪录片业界曾经有个笑话:两个纪录片导演走聚到一块就会为“什么是纪录片”争论不休。而实际上,用业界的话来说,“还有什么不能拍成纪录片呢?”
拍几只鸟,《迁徙的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拍球星C罗的传记,这就是有名的《挑战极限》;当然,你还可以为整个国家做个总结——这就是BBC的《大英帝国》。
对于纪录片产业和纪录片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而没有最坏。因为你能拥有的摄影技术、蒙太奇理念、拍摄资金甚至时代本身,都比纪录片先驱弗拉哈迪拍摄《北方的那努克》时要强大得多。一切都在最好的链条上等着你,现在正是丰收的时节。
纪录片最好的时代?
纽约闹市区正在施工的一家小型剧院引起了媒体和纽约市民的注意。《纽约时报》的艺术版面报道,它将是一座只播放纪录片的影院。这座耗资320万美元的影院位于纽约唐人街,建造它的创意来源于一个一直致力于纪录片产业和教育发展的非盈利组织,他们决定用这家投资低廉的建筑和一些民间、私人捐赠的摄影器材,来为纪录片爱好者提供一个聚集的地方。不过,上映的纪录片也有要求——必须是首映。
这家致力于纪录片发展的非盈利组织,由一对纪录片导演夫妻在1972年创办。他们之前的工作地点也是一家小型影院——有3500平方米、可以容纳73名观众。考虑到近些年来优秀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以前展映的空间看起来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就有了唐人街上兴修土木的一幕。
在瑞士,经过漫长的发行商们的怠慢之后,如今的瑞士纪录片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影院的电影海报上。在瑞士德语区,其中有几部影片还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功。据瑞士电影中心(Swiss Films)统计,近5年里,瑞士本土制作的纪录片数目达到了故事片的两倍:162部对87部。这还没有把外资占大部分投资总额的影片计算在内。此外,数目繁多的纪录片还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和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常客”。
在法国的第五频道、BBC的Panorama、日本的NHK special、美国的探索频道、历史频道以及HBO中,日复一日地播放着这种被称为没有任何虚构、喜欢运用跟拍和长镜头的媒介形式。甚至致力于财经新闻报道领域的CNBC也以获得电视领域的奥斯卡——艾美奖为荣。2010年,《Inside the mind of google》就为CNBC赢得了最佳财经新闻纪录片奖。
而在中国,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纪录片,也终于可以尝到每分钟能卖到上万元的甜头。从另一方面看,国产纪录片收入总量(10亿元人民币)也首次超过了投入成本(8亿元人民币)。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之后,纪录片产业在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
一个中国导演的纪录片之旅
陈晴(化名)是中国纪录片黄金时代的见证者之一。她是纪录片《超级工程》中某集的编导。这部片子还在播放,被誉为《舌尖上的中国》后又一重磅纪录片。拍完这部片子,陈晴又匆匆赶往了下一个拍摄项目——《大国重器》的拍摄现场。
陈晴真正独立做纪录片的时间只有4年。每年九十月份都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她经手的纪录片,一般都是在春天上报选题、立项;然后利用春夏两季搜集材料、联系专家解答专业问题;而由于天气的原因,拍摄一般会放在秋天。
2012年国庆大长假的最后几天,她和她的团队匆匆回到北京,向总导演汇报上个月的外拍和前采的情况,讨论结束之后,再赶往下一个拍摄地点。汇报工作的这几天,也是全年仅有的没有拍摄任务的日子。陈晴难得有时间逛街,但最后,她还是只买下了一双结实、防水的户外鞋——考虑到下一站拍摄地很可能是东北,她还挑选了帽子、手套。
这几天,陈晴还把在贵阳拍摄时的摄制组合影照放在了微信上,一共七个人,分别是灯光师、录音师、摄像、助理、两个外联还有她自己。陈晴笑称,这是纪录片摄制组的标配,自己又结识了一拨兄弟。9月,阴雨连绵的贵阳给他们的拍摄带来了一些难题,他们经常穿着雨衣,踏在雨水里指挥着镜头。每天两次的吃饭时间变成了一天最轻松的时光。
《大国重器》已经到了高密度外拍和采访的阶段,这部片子关注的是以徐州重工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了在《超级工程》的历练,陈晴驾驭起这种看上去冰冷、没有生命的东西似乎更有经验了,而她最希望的还是用更通俗、更生动的影视语言去诠释他们。
在《超级工程》之前,陈晴独立编导的作品已经有两部了——《大市中国》和《金砖之国》,都是所谓的“现实题材”——这并不是中国纪录片的传统题材。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关于自然科技类、人文历史类、民族文化类的纪录片,中国大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如《话说长江》、《邓小平》、《三节草》等等,而优秀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却只有《大国崛起》和近两年受热捧的《华尔街》、《公司的力量》。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要归咎于所谓纪录片产业化的错位。
一直以来,纪录片在中国的电视电影市场只能充当“绿叶”角色。有它固然不错,没有它也没什么大不了。2000年之后一直到2012年,电视机构收购纪录片,往往只肯出到每分钟一两百元的价格。在入世10来年的时间里,也只有一部《故宫》做到了“叫好又叫座”。其他的纪录片似乎都成了编导们表达个人情怀的艺术品。相比起现实题材来,自然科技、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由于与电视机构的教育和科普要求相契合,更容易获得立项和资金支持。
陈晴认为,在国内的环境下,当初做纪录片就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每分钟只能卖出一两百元的片子,要花上每分钟一两万元去做,而且要拍好,成本就更不能计较了。说白了,这纯粹就是艺术品的操作模式。”
不过,比起前两年来,现在陈晴手中要拍、可拍的片子太多了。而陈晴的选择却只有一个类型:只拍关注“个体与时代”的纪录片。在她看来,正是中国乃至全球所处的这个时代给了纪录片繁荣一个机会。
就在陈晴拍摄《大国重器》的时候,她身边的一个编导朋友正忙碌于另一部现实题材纪录片的摄制——《中国互联网》。
之所以选择这些题材,与现实世界中尖锐的矛盾不无关系。当年拍《华尔街》,就有背后的时代诱因——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中心“华尔街”强烈震荡,与华尔街相关的行业、人物都充满着故事。
短暂休息的这几天,陈晴还做了一件事——重新看了一遍同样是制造业纪录片的《透视美国》。这部由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2012年4月出品的纪录片一共四集,从食品、能源、交通、制造四个方面揭示了美国这个大机器良性运转的奥秘,而制造业这一集是陈晴特别关注的。
其实这几年,陈晴作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升温背景下的一名创作人员,对于外国的东西没少研究——从BBC的《美丽中国》到NHK的《激荡中国》到美国历史频道的《我们的故事》再到探索频道的《超级工程》和这部《透视美国》,之前在《超级工程》她担任编导的一集中,开头她使用了NHK的叙事方式——用快速的剪辑方式讲述了一个都市女白领的一天生活,这段影像曾经受到外籍指导的赞许,而这一次,她最想把《透视美国》中的航拍技术研究透。
逐步进入上升期的中国纪录片产业,就是这样复制着产业链条完备的欧美、日本的成功。
完备的纪录片产业链
曾经有人对中国纪录片发表过这样的议论:为什么虚构的电影能够讲述带有复杂尺度的故事,而非虚构的影片只能把旅行片当作它最专业的作品?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剧情片幸运地拥有文学作品中极好的角色模型吧。
然而这种所谓“题材的困惑”,在纪录片产业发达的美国、日本、英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甚至通过纪录片这种媒介形式诠释出的文化、历史、时代内涵更有看点。如右图所列的NHK纪录片系列。
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的电视纪录片都有着较为成熟的产业实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纪录片产业政策清晰、纪录片产业形成规模、纪录片投资渠道多样、纪录片监管环境完善、纪录片销售网络健全、纪录片市场回报稳定、产业链条完整等。
拿美国来说,在美国丰富的电视产业中,纪录片产业的产值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体系,而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营销和运作模式。
在众多的纪录片产业化的实践中,Discovery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重注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据统计,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
Discovery的纪录片由于占领了全球科普市场节目的制高点,因此回报也非常高,除了节目正常播出所带来的著名品牌的广告收入外,依托强大的节目优势,构建了衍生产品和系列产品,经营着家庭娱乐产品,互动多媒体,国际电视节目的制作、出版、销售、发行、Discovery品牌产品以及广告营销等多种业务。目前,Discovery拥有15个娱乐品牌,拥有12个专业频道,节目信号已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9%的有线电视用户,观众达13亿人。
在产业政策方面,据统计,美国的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纪录片能够有大的发展,得益于相关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这其中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建立独立扶持机构、建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节目配额、贴息无息贷款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电视台与独立公司内容配额是指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要给独立制作公司的产品足够的配额,以促进内容产业的升级。英国《广播电视法》规定,所有电视节目中至少要有25%来自独立制作公司,法国规定电视台60%的电视节目时间须交由台外独立制作公司完成。这些政策的制定,客观上促进了包含纪录片在内的电视自制内容的生产和独立制作公司的发展。
拍摄纪录片投资一般比较大,资金回收较慢,因此对资金的要求相当严格。国外的纪录片投资渠道相对比较完善,多样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如加拿大,一旦政府认可,资金就会到位;在美国,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文化事业的捐赠相当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财政拨款的10倍;法国专门建立了管理风险基金的影视专项投资公司(SofiCa),仅2003年这个公司就吸引风险基金参与了61部影片的投入,总投资额3900万欧元。
纪录片产业化或者市场化成败的关键在于销售网络是否健全。国外的纪录片市场经过多年的锤炼,有着非常健全的网络。既有电视台之间的交换和购买平台,又有光盘市场的发行网络,也有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交易论坛和纪录片节。
荷兰阿姆斯特丹电影节是业界比较著名的纪录片节,该节根据整个纪录片工业流程,为纪录片的生产提供一整套专业的发展、交易和网络推广的机会。来自欧洲、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超过100家的电视机构,每年都会有超过40%的方案成功得到财务上的赞助。
抽文 :国外发达国家的电视纪录片都有着较为成熟的产业实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纪录片产业政策清晰、纪录片产业形成规模、纪录片投资渠道多样、纪录片监管环境完善、纪录片销售网络健全、纪录片市场回报稳定、产业链条完整等。
[纪录片凭什么赚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