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赣南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时间:2022-06-11 15:28:02  浏览次数:

【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公认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引起了全国各地的高度关注和激烈竞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将文化作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城市的名片来打造。

【关键词】赣南老区;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一、赣南老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对接承载条件优越。赣州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东进西出、南接北承的区位优势。

交通便捷,赣粤高速、昌厦高等级公路、夏蓉高速、京九铁路、赣韶高速、赣龙高速等,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的完善交通网络。

距赣州5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城市群,如“珠三角”文化产业繁荣,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需要以周边区域城市作为补充,而赣州正好是“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共同腹地。赣南老区与“珠三角”地区地缘相近,文脉相通,文化产业的互补性强。

“珠三角”地区资金雄厚、人才济济,而赣州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相互之间合作前景广阔。

市委也提出“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也必将为赣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

2、文化资源丰富独特,产业发展商机无限。一是底蕴深厚的客家文化资源。赣州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闽粤赣三角地带中客家人聚集最多的地区,以客家围屋、赣南采茶戏曲、兴国山歌、石城灯彩、于都唢呐等为代表的客家文化独具特色。二是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资源。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以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旧址群、于都的长征第一渡、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邓小平担任书记的会昌“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寻乌调查旧址、将军县兴国的将军馆、烈士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近代革命史迹群落,是形成毛泽东思想的策源地,独特的革命历史使赣南形成了名副其实、浓郁深厚、令人向往的红色文化。三是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赣州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有风光旖旎的翠微峰、陡水湖、小武当山等自然景观,有风景如画的阳岭天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有与香港一脉相连的东江源头三百山,有江西母亲河赣江的源头石城石寮岽,有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岩深谷幽被誉为“石雕宝库”的通天岩、岭南雄关梅岭以及保存完好的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城墙、七里古窑遗址等历史文化名胜。四是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主要有根雕、奇石、彩灯、剪纸、纸扎、竹编、砚台等。赣州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些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源,蕴藏着无限文化商机,也昭示出赣州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只要立足于现有资源,进一步做好全局性、系统性的规划,进一步开拓资源,打好文化牌,赣州建设文化大市就大有希望。

3、文化企业崭露头角,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改革開放以来,赣南老区的文化产业在自发的轨道上逐步发展起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演出、音像、影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和艺术培训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4、文化消费高速发展,提升空间大幅增长。赣南老区人口达954余万,是江西省的人口大市,消费潜力巨大。随着赣州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大幅提升,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精神文化产品的“战略性匮缺”为赣南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赣南老区的发展状况看,尽管赣南老区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成熟,很多文化资源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市场开发,这就为赣南老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上升空间。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以印刷业为例,赣南老区提出脐橙产值要超百亿元,仅果品包装资源就有15~30亿元,如果加上周边地区的资源量,未来5~8年,印刷业有望成为赣南老区继四个百亿产业集群之后的又一百亿产业。

并且,随着赣南老区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绿色赣州四大旅游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来赣旅游的游客量连年攀升,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将成为赣南老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因此,赣南老区的文化产业在强有力消费需求的带动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有望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空间无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赣南老区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赣南老区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无论是在机制、效益上,还是在规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模糊,发展观念滞后。长期将文化视为国家养育的部分,把文化工作看成是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忽视其经营性,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混为一谈,没有确立起文化产业应有的战略地位,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的深层次原因。

2、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在管理方式上存在政企不分、管办合一的现象,没有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仍沿用事业管理体制。文化企事业单位还没有真正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创新激励机制,没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在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分流与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3、资源整合不够,集约化程度不高。赣南老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市场培育仍处于自发阶段,文化领域“小、散、乱”现象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规模化、集团化的大型文化企业没有一家,资源相对分散,形不成规模优势。文化资金、人才、设施、劳务、科技等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发育滞后,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文化产品不丰富,没有知名文化品牌,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阻碍了高质量的品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4、政策法规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赣南老区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和配套措施尚需完善,特别是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土地使用、社会保障等改革成本的支付、不良资产注销、财税支持、工商登记、投融资等缺乏应有的扶持。人才问题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目前赣南老区发展文化产业严重缺乏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缺乏网络内容产业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和经纪人人才、文化市场培育和管理人才、文化企业经营与管理人才、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与营销人才,这就使文化资源难以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无法创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产品。

推荐访问:老区 利弊 产业发展 赣南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