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人本主义特征
时间:2022-06-11 16:56:01 浏览次数:次
素质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虽有较多的相通之处,但这仍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论。这两种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从人出发,“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出发”,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教育是改变人自身的一种实践活动,改变人自身,是改变世界的最深刻的部分。
素质教育是从“人”出发,人本主义教育也是从“人”出发,但它们一开始就从“人”分道扬镳了,一撇一捺,扬镳各去。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个体。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基于这样的认识,“这种教育将更强调人的潜力之发展,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潜力;强调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很好地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马斯洛仅从人内在的动机去考察人,而不从动机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满足需要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感性活动去考察人,这就多少有些遗忘了人的存在的社会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我们,仅仅把人看作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前提是人,同时我们又认为,这个“人”又“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是一个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是一个还具有可塑性的人,是一个能被改变和自我改变的人,这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他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定的条件,而且是依赖这一定的条件的,所以,如果我们有能力创造出这一定的条件,我们就能合目的地“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育”是可能的。摆在教育面前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我们照顾到这个对象的特殊本质。从这个对象的特殊本质出发,素质教育理论就要被赋予人本主义特征。
但与核心是“以个性为本位”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不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社会为本位”。教育始终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它的理论和实践的。但培养什么样的人,依据在社会。社会往往需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来满足它的新的需要,而“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具有改变一般人的本性的深刻作用,教育还是生产的,教育生产人的劳动能力或者说劳动力,而人的劳动力是与他这个人不可分割的,所以教育也是对人的生产,换句话说,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教育的“产品”。当人的存在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为其物质基础,以社会为本质地层现其存在的物质条件时,这种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本身为出发点,以社会为本位的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本质地展开他自身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了。
当我们通过生产劳动来考察教育时,既然教育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受一定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制约,那么当“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別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时,教育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社会生产的变化?大工业一方面产生了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使他们为“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另一方面由于它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也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从而不断地把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分投到另一个生产部分,使得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样,当“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时,教育又如何改变自身以适应这个普遍规律?
大工业生产和世界市场造成了劳动的不断变换,劳动的不断变换需要劳动者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劳动者的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正是增强他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根本条件。大工业自身的发展迫使现代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抓住了社会对人的根本要求。人的独立和自由是与人自身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但在过去的历次解放中,始终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而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的历史,所以它们使人获得的解放始终是不彻底的,在他们这样的社会里,“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社会主义生产要彻底地解放人,要完全地改变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历史,社会主义教育首先就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的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培养出与这个变化相适应的劳动者,即作为社会觉醒了的主体、同时又具有广泛的适应力的劳动者。
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单个的生物体形式存在的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并随着人们的生产关系表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驱动单个的自然存在的人进入到他的社会化过程当中,生产是这个社会化过程的动因,而人类特有的道德則调适着这个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生产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使得教育能与生产劳动在一起并通过它的这种关系,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等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出作用。
当生产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了对生产资料的统治地位后,生产者就不再是生产社会财富的“活的工具”,而成了社会生产的享受者和真正的主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是第一位的要素,“有人,就有事业。”这时的这个事业是这个人自身的事业,当然,只有当人越来越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个事业才能越来越完全地成为这个人自身的事业,只要人还受到奴役,他的事业就不是他自身的事业,只要人还受到奴役,他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当社会为这样一种情况笼罩着的时候,即“有事业,需要人去做。”时,主要起甄别和选拔作用的终结性评价就被社会自身的这种需要强化了,而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当社会又一次本正源清,消灭了人的异化的存在,当人开始向他自身的本质回归时,社会本身也就要求主要起促进入的发展作用的形成性评价的出现。所以说,教育评价体系的形成也具有社会性,一种具有导向作用的评价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的
一定的需要相适应的。
社会已经产生了变革教育的需要,但在力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轰轰烈烈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呢?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之后,看来我们还需要深入到教育内部再来看教育,在教育内部残存着发展素质教育的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了的教育评价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的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问题的思考,已让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那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也就是说,需要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把素质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连接起来。评价是一根有力的杠杆,教育改革需要这根杠杆去撬动。
从社会生产,或者说从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那种现状出发,反映到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评价发生的转变之一。人的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成为未来的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当评价人的发展状况面临多个因素时,人的个性特征能得到更充分更细腻的刻画,从而利用评价本身的促进作用“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客观地、公正地比较出不同的人之间的优秀程度却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当我们的评价向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转变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一个国情:我国的教育资源还相对地短缺,还不能圆每个人的大学梦,甚至还不能圆每个人的高中梦,莘莘学子还不得不直面有限的教育资源所造成的竞争压力。所以,现阶段的教育评价除了要凸显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之外,还不得不兼顾一定的甄别、选拔功能。这或许也正是当前国情下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的关键所在。因为教育评价还得与社会相衔接,还得谋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任何一种教育改革若想取得成功都不能不充分地考虑到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方面很广,国内外曾出现过的各种教育评价观的发展表明教育评价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我们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只能根据当前的历史时期发明当前的评价方法。
那么以社会为本位会不会压抑了人的个性呢?当社会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人的对立面存在的时候,这种社会是要压抑人的个性的,但当社会发展到了社会主义阶段时,当社会不再以异己的力量出现在人的对立面上时,人的社会化就不再会产生以社会这个共同体来压抑个人的发展的结果,相反地,社会这个共同体还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了,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素质教育也在这种共同体中获得了教育的物质手段。人本主义教育要求对学生不加拘束,不强迫任何人遵守任何固定的行动步骤,允许最大程度的多样化,听任学生自然发展。这或许也就是我们形象地所说的“放羊式”吧。“应试教育”是“填鸭式”的,素质教育則应该是“斗牛式”的,当学习内容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反应时,你就要去“招惹”他,就像斗牛士拿着块红布去招惹斗牛那样,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刺激他们产生足够的反应。当学生产生学习行为后,又要去引导、调节好这个学习过程,当然是要通过“互动”去引导和调节,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命令”去引导和调节。这种互动,有教师一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学生一学生之间的互动;有“问答”式互动,教师问一学生答,或学生问一教师答,或学生问一学生答,有活动式互动。学生并不是只要坐在课堂上,在听老师讲就有学习行为了,产生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开始主动地探究他面前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