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学习的评价策略
时间:2022-06-11 17:49: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对教学评价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情感态度在评价中的激励作用,提出学习过程和能力评价的创新做法以及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问题。从新课程理念高度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案例的形式提出了促进初中学生发展的教学学习评价的策略,力求体现创新精神。
关键词:学习评价 初中数学 策略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管理、导向、调控、激发等功能。新课改后,建立适应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数学教学面临的新任务。作为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笔者一直在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策略,认为要建立适应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摒弃以往单一化的评价观念,要注重过程和能力评价,此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教育与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策略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教育对象。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生理、个性心理、智力、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就导致了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因此,在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的构建中,如何能够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所构建的评价策略又如何能够有效地判断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的不同发展水平,就成为数学学习评价策略制订的难点。具体到评价方式上就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摒弃传统的考试一锤定音的方法,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在评价时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方面;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也许有些同学在某些问题上理解得较好。例如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位同学对二次函数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而在解三角形方面的知识则比较薄弱,但是这位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而且平时表现很好,教师作为评价者,就不能仅仅以试卷成绩作评判标准了。把学生学习态度作为一项评价标准,也是突出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体现。主体性既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其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主体性可以概括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者说社会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教育就是要有助于实现学生在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主体性发展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在教学中,我尽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做的怎样?”“好在哪里?”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二、转变评价观念。注重对学习能力的评价策略
1.恰当地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评价理念之一。而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着力点是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评价。对于数学知识而言,以往的评价主要集中检验学生是否记住这一内容,或者从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知识的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相近的知识之间区别出符合条件的某个知识。但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不止这些,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是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背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评价的题目必须设计得非常全面,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的评价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图形和统计等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它还包括调查和推理的方法、交流的手段以及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探索、推测或猜想以及有效地推理去解决有关数学的问题。
3.注重对数学技能掌握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和考试都集中考查技能的特征。却很少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隐含在技能应用中的各概念之间复杂的关系,更少评价在数学思考过程中看不见的解题策略的使用情况。新课程强调,对技能的评价不只是考查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要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不同的解题策略的运用。评价技能是否掌握的试题既要考查学生实际执行这些技能的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规则。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这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评价理念,提供了与传统评价全然不同的评价策略。基于此,我们认为:
1.树立现代评价观,强化学生自我评价
过去我们往往以片面的考试观取代评价观,于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等弊端便产生了。事实上考试只是评价过程中所用的一种方法手段而已,而我们却将它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树立现代的评价观,使评价从外部的转化到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向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向主动的,是当前教育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布鲁姆在其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中,把评价作为认知的最高层次,这就是说只有学生达到了评价水平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并能正确地把握自己。
简言之,自我评价就是衡量自我价值。一个学生能否准确地评价自己是这个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在数学学习评价中真正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需注意以下问题:
(1)每个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结合个人的实际,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是自我评价的前提条件。
(2)学会正视自己,特别是正视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自己的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
是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
(3)避免自我评价中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当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产生分歧时,首先检查自我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调整和纠正。符合实际情况则既不要过高评价自己也不要过低评价自己。
(4)通过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去督促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学生应该按照评价—再评价—提高的模式去实现自我评价。
(5)强化自我评价,实现全面发展。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目前不能做到“评价——再评价——提高”的模式去实现自我评价,最后再强化自我评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正确的引导,让自我评价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2.评价要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
为了检查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布置成了评价的常规形式。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强项,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有选择地布置作业的重要含义就是给学生选择作业的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数量,自主确定做作业的时间等。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选择作业,完成作业,远比被动地应付老师规定的作业效果好得多。教师可以列出作业范围及要求。如把作业区分为基本作业(人人都要做的)、选择作业(学生可选做的)、自主作业(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
如笔者所设计的“分式”的第一节课后作业,除了传统的作业之外,以下提供的一些方案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自己编题。
(1)要求学生绘制图表来图解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概念。
(2)要求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做出总结。
(3)要求学生写学习日记,总结自己的学习感受、成果等。
(4)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有选择地布置作业的最大益处是,弹性而有选择的作业会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做更多的作业,教师仅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就可以获得有关学生的大量信息;同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可以确保作业的真实性,而不至于引发抄袭现象,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信息作出可靠的推论或决策。
3.积极实行学伴间的相互评价
如果说自我评价是学生实现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身学习现状,及时调整学习方向,改进学习方法,有家长、同学参与的他人评价,则是自我评价的有益补充,能更加有效地显现评价的杠杆作用。
在教学中,我尽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做的怎样?”“好在哪里?”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的全面评价,评价的范围较广,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对于教师而言,数学评价只有以学生为本,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而言,则要通过评价强化自我认知,不断地激励自己,从而让评价在双方的协调下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邬向明,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与教育评价改革——现实社套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分类的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2]曾美露,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与评价方法指导[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陈在瑞,路碧澄,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5]王景英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n1.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学习的评价策略]相关文章
- 浅谈愉悦和阳光
- 浅谈锅炉环保设备利用及改造
-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环境教育
- 浅谈煤气锅炉的控制设计
- 历史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浅谈
- 浅谈高中地理“学案教学”模式构建
- 浅谈新课标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案例化教学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 浅谈地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方法探讨与策略构建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3篇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分析
- 农业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 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策略的思考
- 改变你的策略
- 组合评价模型在辽宁省主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的构建及应用
- 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在高校中层管理者岗位评价中的应用
- 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模式评价体系及方法选择研究①
- 2017年度第二批C—NCAP车型评价结果暨《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规则(2017年版)》发布
- 大学生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绿色评价,发现真实的学生
- 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