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探析
时间:2022-06-11 19:56: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是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该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通过扎实理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树立分享知识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培育独立思辨能力等路径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借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文章通过对该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探析,望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该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一、全面研读经典著作,扎实理论基础
(一)精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真理性及思想性,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在实践当中不断完善、发展的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掌握学科规律、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无论在党的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进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指出:“党在领导革命中获得伟大成绩的原因,第一是党的领导机关,党的大多数干部与大多数党员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马克思列宁的政治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思辨方法和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指导农民及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前行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抽象的、复杂的、难懂的,但是作为高校老师想要上好“思政”课,必须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能结合历史背景,准确深入的讲解及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熟读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经典著作
熟知中国近代史,了解中国近代国情。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离不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源于广大知识分子对积贫积弱受尽剥削与压迫的爱国救亡之心。大批的先进知识分子,寻求解放中国的道路,一些知识分子希望通过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中国现状。但历史告诉他们,这条道路走不通,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才送来了马克思主義,五四爱国运动让广大知识份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被他们所接受,开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广大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一个伟大而影响世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奋斗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因此,要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熟知中国近代史,详细了解中国近代的国情。
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设计
(一)采用新时代教学模式,使课堂丰富多彩
采用新时代教学模式,使课堂丰富多彩当前部分高校教师任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坐而论道,空谈理论。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因感到枯燥而丧失学习兴趣。纵观大学教学,学生喜欢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堂,大学课堂一次课长达90分钟,如果完全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难免无聊而成为“低头族”。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组织教学。其次,“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课堂应该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然而“灌输式”教学只是暂时表面的让学生了解某一理论和知识点,形成“为考而背、考完及忘”的考试机器。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为高校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有着不同的作用,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引起思考。因此可以将这些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当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讲解、课堂安排及课堂效果。教学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核心环节。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内容。每个部分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逻辑清晰。同时,教学设计应该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只有实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才可能使教师一方面注重教学理论要求,另一方面只有从现实社会变动出发进行灵活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同步,提高课程的说服力。”在进行教学设计当中,选取合理的案例必不可少。教学案例的合理选择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理论结合实际掌握相关的知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这门课程有着丰富的案例选择,比如,历史人物的生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选择等等。对“思政”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强调历史背景,对于历史背景的把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同时,在该课的教学设计当中可以通过讲解党的伟大历程、人物的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树立分享知识理念,培育独立思辨精神
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树立分享知识理念。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独接触时间较少,互动交流大多仅限于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亲和力,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提高教师的亲和力,首先,教师需要加强人格魅力的修养。具备人格魅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真知灼见,专业水平较高,学生的信任度高。其次,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差异,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尊重是建立教师良好亲和力的基础。教学相长,即使是高校教师,应该树立分享知识的理念,这种分享可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的分享,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知识的分享。分享知识理念本身就是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思政”课有很多内容可以采取分享知识的方式去组织教学。组织学生课后广泛阅读,课堂上进行分享,可以分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背景,分享党史著名人物思想,分享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分享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目标等等。通过分享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升,通过分享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学习,通过分享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分享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因此,分享知识的理念非常适合于“该”课教学,它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上的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
[6] 陈联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7] 孙正聿教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演讲[N].解放日报,2016-03-29.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课教学效果提升路径探析]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主题总结范文合集
- 2021年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专题党课讲稿
- 都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感悟7篇
-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有感5篇
- 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悟14篇
-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13篇
- 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6篇
- 读后感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14篇
- 读巜中国共产党简史》心得有感3篇
- 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14篇
- 探析锅炉节能环保的优化设计
- 戴维特语言直觉的认知探析
-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析
- 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路径探析
- 管乐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析
- 乾陵文化礼品创意设计探析
- 高校学习型就业团队建设的现实思考与路径探析
- 探析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 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探析
- 个人思想政治表现简短6篇
- 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关系探讨
-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 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职工培训
-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
- 年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 2022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点
- 2022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总结(2022年)
- 网络空间冲突的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
- 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研究
- 对当下中职校生存状态与发展路径的思考
-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
- 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开发的路径
- 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路径探索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 从“时、度、效”看基层电视新闻栏目的提升路径
- 上一篇:美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探析
-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现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