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湖南农村中小学场所变迁与学校文化嬗变研究
时间:2022-06-12 09:00:03 浏览次数:次
摘 要:湖南传统农村的基础教育主要在私塾里进行。私塾是嵌入乡村生活的教育和文化场所,其文化是一切知识为了实用,一切道德在生活之中。民国时期的新式学校是全国性政治和知识思潮在当地传播的中心。新式教育与乡村民众的社会经济活动逐渐脱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期望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村中小学重新与乡土社会融为一体,但多数人仍然把学校教育视为离开农村的一种方式。在当代社会,高耸的围墙使得农村中小学成为一个远离乡土社会的、充满激烈竞争的教育场所。简化“农村中小學作为专门教育场所的功能”,“从重建筑到重装饰”以及“既传承又更新的场所文化建设”是当代农村中小学教育意义丰富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湖南;农村中小学;场所变迁;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4-0028-05
湖南在中国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历来具有重要地位。湖南教育自近代以来培养了一大批经国济世的人才,如黄兴、宋教仁、章士钊、毛泽东、蔡和森等。这些近代人物大多在农村私塾接受初等教育后再到长沙学习或者留学国外,其早年的教育经历对其未来发展不无影响。湖南近代农村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私塾兴盛和改良、新式学校诞生和发展、新中国中小学建立和发展阶段。考察湖南近代以来的农村教育,对完善当前的农村学校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场所变迁的角度来研究湖南近代以来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和理念的变化。学校是通过空间,也就是学校的建筑景观、人物活动来体现其独特的场所文化的 [1 ]。
一、晚清的中小学场所及其文化解读
1. 富有传统文化寓意的建筑景观
传统农村的基础教育主要在私塾里进行。私塾办学形式简单,学时灵活,收费低廉,一般设置在宗室祠堂或农舍中。祠堂是供族人祭祀先人的场所,多位于村落的中央或者两端,处于村落的最佳位置。湖南的祠堂一般为传统的合院式建筑,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砖木混合架构,既适应湖南潮湿且暴雨频繁的气候,又与儒家主张的宗法和等级观念相符合。在建筑装饰上,祠堂充分利用材料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绘画、雕刻、书法等形式的艺术加工,选取民间传说、吉祥物等题材,运用象征、比拟、寓意等方式,赋予建筑形式美和文化教育意义——多是表达“礼义廉耻”“渔樵耕读”“福禄寿喜”等思想内容 [2 ]。
设在农舍中的私塾深深打上了农村社会贫穷的烙印。学校由一间或几间空房组成,没有特殊的教学设备。临时凑合的教室在冬天是黑暗和寒冷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用最好的房间来做教室。我们可从对残留在湖南平江县的五峰私塾的描述中想象当时的教育场所:
简陋又宁静的房子里显得有点阴暗潮湿,在靠近窗户的一边,摆放着几块破旧门板打起来的书桌,旁边是几张椅子,简陋的课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四周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们用毛笔写的诗句和文章 [3 ]。
2. 以道德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
担任私塾教师的主要是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是童生。选择私塾教师的标准是品行端正、学问好且教学经验丰富。所有私塾的学生都是男生,入学没有年龄限制,学生不论年龄大小都在一个教室里学习。学生上学时间一般是2~4年。私塾教育的目的是教学生如何成为成熟而负责的人,即知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应该如何表现自己。这个目标通过学校纪律和教科书,对儿童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文化启蒙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实现。教学内容重点是学习古代儒学经书典章,一般是先读《小学》《近思录》,始及《四书》《五经》,百家子史 [2 ]。乡村婚丧喜庆的应酬礼仪也是重要内容。私塾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实行个别教学。教学程序一般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以及时文程式训练,如书信、请柬和悼文等应用文,行文偏向于古文文风 [2 ]。在私塾教育体制下,记忆力等同于学习能力。到了清代末年,私塾教学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突破了家庭和宗族的狭隘范围,从纯粹的家族式教育向社会化教育转变,与救亡图存相适应的知识内容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和传授 [2 ]。
3. 晚清私塾的场所文化:嵌入乡村生活的教育和文化场所
私塾是嵌入乡村生活的教育和文化场所。设在宗祠中的私塾体现了中国人的宗族情结。但农村私塾简陋的场所则说明当时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学生的“成人”般的定位和要求:不需要游戏和休闲场所,亦无需特别照顾。私塾的精神是:一切知识为了实用,一切道德在生活之中。私塾把道德修养和行为陶冶放在首位,通过灌输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和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体罚来训练他们进入等级社会,以此来重塑社会秩序。它培养了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也使得个人和家族能够从教育中得到切实的回报。私塾作为获得文化价值的一种手段,为学生的向上流动开辟了道路。私塾形成了人们对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应该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和道德地位而不是提供具体的技巧来使他们有更好的职业选择。与学徒训练不同,私塾并不代表一种面向乡村社会的社区内部的教育,而是以一种特别现代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进入一个与大中华文化圈的其他成员共享的符号世界。
二、新式学校的场所及其文化解读
1. 日趋科学的建筑景观
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显示出近代学制与传统教育的彻底决裂。章程要求地方采用“改良私塾”或将原有书院和寺庙转变成新式学堂,让新式的初等小学堂普及。但清末的新式学校在质量上的提高并不显著。到了民国,新式学堂放弃了原有的免费政策,开始征收学费以支付一半的膳宿开销 [4 ]。到了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村子都开办了一所小型新式学校。在某些地方,来自当地县衙的资金、乡绅的捐赠,使新式学堂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除了有教室、宿舍和自习室外,还有令人羡慕的图书馆和礼堂 [4 ]。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湖南的私塾仍然为数不少。据统计,30年代初湖南共有私塾10 536所,占小学总数的61.2% [4 ]。私塾与新式学校共生长,成为近代湖南教育史上的一大怪现象。
在不少地方,楼下办小学,楼上设私塾;楼下念“小猫叫,小狗跳”,楼上读“人之初,性本善”;楼下师生向着国父孙中山静默,楼上师生对着孔夫子叩头 [4 ]。
在新式学校的建筑和景观方面,政府规定新式学校选址要在干燥、安静、宽阔且光线充足之处,学校须有运动场一片,或利用花园及乡居空地亦可。教室应配置器具书籍,包括学生出席表、教学日志、学籍簿、学业考察簿、操行考察簿等表簿;各科教科书、字典、挂图等图书;黑板和粉笔、时钟、高度适中的课桌椅以及面盆、痰盂等器具。新式学校应张贴总理遗像、党旗國旗、修身标语和史地挂图等 [4 ]。
2. 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兼具的教育活动
新式乡村小学通常不论学生年龄和水平,只有一位教师在同一间教室里给所有学生上课。1912年学制中提出的男女同校计划在民国后期才逐渐被接受。高级小学被划分了年级,且有多位教师授课。大多数乡村新式学校的教师是当地的私塾先生,他们当中一些在县城里重新接受过培训。这种延续性意味着教师把大部分的私塾习气,如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体罚等带进新式学校中,导致在教学思想和内容上的真正变化不够显著。新式中学采取寄宿制的形式,学校将学生与周围的乡村世界隔离开来,因为校方认为,乡村的环境不利于现代世界观的养成。学生们学习、吃饭和睡觉都在学校的围墙之内,校门口经常写着“来宾请勿迳(进)入”。任何人想要离开学校都要得到特别批准,并且回来后要报告。
随着社会革命的推进,新式学校在政治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成为促进民族主义和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主要媒介。在许多新式中学,学校大门的上方悬挂着类似于“教育救国”的大横匾,学生们上课的教室也用“自由村”“平等村”“博爱村”等来命名。学生对自己的社会政治角色满怀热情,并且有着强烈的进步的和民族主义的情怀。一位学生回忆当时上课的情景:
学校教学秩序正规,很少有缺课漏课现象。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图书馆、阅览室中阅览借阅图书者络绎不绝。尤其是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师生大都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阅览室中总感报少人多,往往三五人围阅一张报纸 [4 ]。
3. 新式学校的场所文化:全国性政治和知识思潮的传播中心
在20世纪初的农村社会变迁中,学校通常是农村中唯一的常设公共机构。中小学是当地文化和政治生活的中心,也是全国性政治和知识思潮在当地的传播中心。改革者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农村孩子能够转变成为洗刷民族耻辱、消除贫困和改变中国技术落后面貌的现代公民。尽管新式学校在传播儒家文化和思想中仍起到重要作用,但中学和大学中的老师和学生把自己看作是政治先锋和封建黑暗中的灯塔。新式教育与乡村民众的社会经济活动逐渐脱节,它把与传统乡村“落后习气”作斗争视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学校内外的思想与想法开始截然不同,学校的学生逐渐同他们的乡村背景格格不入。这种与周围的隔离有助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团队认同感和相对于周围乡村社会的优越感。然而,到了战争期间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军事化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中小学场所及其文化解读
1. 因陋就简的建筑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领域揭开了改革的新篇章: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在新制度中,所有的村庄都有初级小学,集镇和较大的村庄有高级小学。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村人民公社由于经费不足,所办学校大多不正规,因陋就简,质量不高,且兴废无常。土改后,有些学校从农舍搬到从地主家没收来的稍微好些的房子里。许多学校仍然设在旧庙中,只有一些环绕着天井的光线昏暗的小房间。教室里只有从糊着纸的狭窄的窗户里射进来的一丝微弱的阳光,而且在冬天,教室里非常寒冷。年纪小的学生不得不自带桌凳,否则教室就是空的。大一点的学生则使用村里制作的简陋的木制家具 [5 ]。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强调根据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向所有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教师应完全控制教室里的活动。学校建立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表册,如出勤、会议、学习、家访、教研、财务、学籍管理等 [5 ]。政府还期望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劳动教育引入中小学。学生课余经常被动员参加各种运动,不同于二三十年代学生的自发组织,此时学生是被老师们组织起来的,指导这些老师的则是党的干部。当共产主义的政治口号成为学校课本中的常用词汇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政治水平就很难轻易分开了。教师们不仅生活条件很差,而且还面临着艰苦的工作和与政治保持一致的压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中小学的场所文化:教学与生产兼顾之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既是教学场所,同时又是教授工农业生产知识的场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法具有象征性意义,被认为是塑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方法。实质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普通学校的主要内容就是经济劳作,政治效果显然是很小的。在农村中小学,政府想让大部分人“乐于从事生产,成为工业农业生产中的积极分子”,但事与愿违,许多小学毕业生不愿回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工厂是中小学生们更为喜欢的工作地点,因为工厂恰恰是学生们能够学到新东西的地方。对他们来说,上学的目的是走得更远,而不是被束缚在土地上。
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的场所及其文化
1. 标准化的建筑景观
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学校基础建设方面,湖南省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学校有必要的图书仪器设备、文体卫生设置和劳动场地,教师能在校食宿的目标。一些中小学实行寄宿制,有厨房、餐厅和餐桌,90%以上有菜园和猪圈 [6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地方政府通过撤点并校、合并迁校等方式,“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撤点并校”带来了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越来越多、学生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家庭负担过重等问题。对此,中央政府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颁布《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标志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基本暂停 [7 ]。
经过两次布局调整后,湖南省农村中小学基本满足了学校布点的要求,便于学生就近上学;学校的选址多基于原有校址,校园由建筑用地、绿化用地、体育活动用地等组成;建筑物中土坯房几乎不存在了,然而鲜有学校具备政府要求的教学用地,如专门的音乐室、科学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农村中小学寄宿学校校园规划和布局与一般学校相似,但住宿环境和条件总体上仍是比较简陋的:寄宿生居住在八人以上的大房间,多的时候,一个房间居住着数十人;“大通铺”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宿舍没有桌椅,缺乏足够的储物柜;拥挤的居住环境使得学生在宿舍经常出现相互摩擦的现象。
2. 以基础知识教学和品德培养为主的教育活动
受计划生育和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班级规模逐渐缩小:从20世纪90年代的50~60人逐渐减少到如今的25~40人。由于农村整体缺少吸引力,与逐渐减少的生源数量相应的是相对僵化的师资队伍。学校一般采取“隔离”措施,要求学生在上课和寄宿时间不离开校园,学生除了上课,鲜有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运动会和其他文体活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体系虽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相一致,然而由于条件限制,多数学校除了语文、数学、科学和社会等基础知识教学外,鲜有开设英语和艺术课程的。
学校重视品德的培养,从张贴在教室墙上和学校走廊上的宣传画中就可以反映出来。有三种类型的人物经常出现在宣传画中:一是领袖人物,如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等;二是伟大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爱因斯坦,也包括世界闻名的中国数学家等;三是从古至今的民族英雄和模范。这三种角色所代表的价值观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校还通过升旗仪式、班队活动、电影欣赏等渗透这样的观念:个人的成功也就是全民族的成功——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中国做一个好公民,另一方面要在学校的竞争(如体育、升学考试和科学竞赛等)中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3. 远离乡土社会的、充满激烈竞争的教育场所
在农村家庭教育功能相对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的变革以城市学校为模板。学生进入校门后即进入了一个完全脱离农村生活的、专心求知的场所。表面看来,学校使学生把闲散在山野林间的时间更多地用来接触现代文明,学校生活比起在家更丰富和有意义,但这种隔离使得农村中小学整体继续呈现出一种逃离乡土文化的趋势。农村中小学如同村落中的“孤岛”,一方面与城市文明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又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这个封闭系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教育场所,学生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其出口是全国统一的升学考试以及城市主导的就业体制。这种导致太多失败者的竞争文化贯穿在学生成长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换句话说,学校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是培养“有用的人”的场所,而不是所谓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
五、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场所建设的启示
1. 超越历史:简化农村中小学作为专门教育场所的功能
传统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与乡村教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校作为整个村落文化的中心,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到了近代,在组织上,村和乡一级学校仍然作为教育活动和公共生活的中心,但新式教育與乡村民众的社会经济活动逐渐脱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期望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缩短学校教育与农村生活的距离,但它并没有减弱农村中小学生对更高层级的教育和城市职业的热情。到了现代社会,要求农村的子女成年后固守乡村生活很不现实。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使得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长期而言,这对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是有利的:少量的农村人口将拥有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使农村中小学校拥有更好的教育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中小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其劳动力再生产和乡村建设的职能弱化,其基础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这保证了国家培养现代社会公民这一基本功能的实现,同时也为更高级别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从重建筑到重装饰:农村中小学场所建设的改革趋势
场所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场所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主体。学校作为教育场所,其环境的单调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当前湖南中小学常见的是气派的校门、拥挤的教室、巨幅标语、名人语录等,这种固化单调的环境,其教育意义极其有限。相比而言,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的学习提示和建议的展示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学校教室的布置经验。在美国中小学,教室的四周都挂满了关于学习的关键提示,如学习目标、读书的方法、数学的历史、单词墙等,这些提示丰富而具体。在学校的走廊、教室墙壁,琳琅满目地张贴或悬挂每个学生的作品,而不仅仅是老师认为的“好作品”都会得到展示。这体现了教育尊重每一个个体,强调差异和不同,不用一个固定标准衡量学生的教育理念。
3. 传承且更新:农村中小学场所文化的深化
场所是承托自然和人文衍生、变化的平台。学校通过古老建筑、师生活动、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彰显其特定的场所文化。一方面,学校应注重通过古老建筑、色彩质感、装饰等因素来传达、诠释历史,传承其历史脉络和人文文化。学校新校舍的建造需要传承学校建筑的文脉传统,迁移或者再现学校教育特色、校园风貌、人文精神与学校历史;另一方面,师生活动是传承和更新学校场所文化的重要途径。每所学校总是以特定的学术、艺术和社交活动的传统凝结成一种文化气质和理念,这也是学校个性和特色的根源。事实上,人在场所中不仅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还为场所添加更多的人文特征——不同时代的师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诠释既有的学校文化,也可以通过注入新的元素构建新的学校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人不只传承和建设了场所文化,同时也建造了新的“自我”,实现了学校场所的真正意图。
参考文献:
[1]肖 维.中世纪大学的“场所精神”及其现代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4(6):83-87.
[2]冯象钦,刘欣森.湖南教育史:第1卷[M].长沙:岳麓书社,2003:32,441,441,441.
[3]北京日报.湖南平江仍有私塾[N/OL].[2016-07-21].http://news.sohu.com/2003/12/01/10/news216311047.shtml.
[4]冯象钦,刘欣森.湖南教育史:第2卷[M].长沙:岳麓书社,2003:732,732,737,737,865.
[5]冯象钦,刘欣森.湖南教育史:第3卷[M].长沙:岳麓书社,2003:33,68,680,392.
[6]新京报.农村小学十年少五成,“撤点并校”政策被指待改[N/OL].[2016-07-2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 012-05/21/c_123164022.htm.
[7]王 帅,王祈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背景、形成、实施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22-27.
[近代湖南农村中小学场所变迁与学校文化嬗变研究]相关文章
- 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
- 零售业格局嬗变
- 论先秦哲学中“名”之内涵嬗变
- “高技术”的嬗变
- 湖南省财政支持农村公共卫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 进一步完善湖南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生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 湖南省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及展望
- 湖南多部门合力保农业用药
- ***湖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的决定
- 2022湖南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 宣布***关于湖南省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优秀范文】
- 年湖南省内***报告汇编 (共17篇)(全文)
-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科普实践与创新
- 大部制视野下湖南交通法制建设研究
- 试析“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湖南体育产业发展对策
- 实验方法在近代科学诞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 李石曾与近代戏剧
- “全面二孩”与中国人口政策变迁
- 农村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思考
- 上一篇:2008年度语文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 下一篇: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