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清末十年保定的教育改革

时间:2022-06-12 09:07:02  浏览次数:

摘 要 清末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外先进的科学不断冲击着固有认知,人们的思想逐渐挣脱禁锢,教育改革也随之兴起。其中直隶省最具代表性。文章力图通过多方面的归纳,呈现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清末保定的教育发展图景,展示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教育机构的创新,不同教育学校的兴起,各个社会阶层的反应,及教育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清末十年 保定 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吴立娟,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7.394

一、教育改革的产生和教育机构变革

清末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政治腐败无能,自然经济趋于崩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帝国主义不断入侵。广大爱国知识分子,仁人志士都在寻求振兴之路,以图解决社会危机。有的主张“实业救国”,有的主张“教育救国”。“国家的治理及富强皆依赖人才,而学校教育则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教育蔚然成风,随之也进行了教育机构的改革。

(一)袁世凯的教育主张

1901年11月7日,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成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到任后他苦心经营,积极推广新式教育,并取得了显著地成就,为自己以后的升迁奠定了基础。因“国有一人不学,则失一人之用,故国家恒视就学儿童为国家一分子,蕲有以浚发其智慧,以张内治而御外侮。” 袁世凯认为应抛弃精英教育,实行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平民教育,即义务教育思想。规定“贫民子弟果无力接受较深之学问,国家自宜代谋简便之法,俾于之能上得铢寸之益” 为了使教育改革能够迅速展开,袁世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健全机构,任用贤能。1904年袁世凯聘用当时游历过日本,并在回国后创办了众多新式学堂的著名教育学家严修为督办,主持直隶的教育改革工作。

2. 组织士绅赴日考察。清末时期的士绅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得到这些人的支持,袁世凯选派了大规模的教育考察团,分三期前往日本,“以品学兼优,乡望夙孚,‘曾办学务者充选,现充学董者尤善。’”

3. 多方筹集办学经费。新政时期清政府虽提倡创办新学但经费却远远不足。大多都是通过接受书院的旧款、个人捐资、抽收亩捐及杂税所得。

4. 聘请外籍教师。改革之初,由于国内缺少人才,师资问题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要因素尤以高等学堂矛盾突出。为此,袁世凯花重金聘请外国人任教,其中日本人最多,1904年,仅直隶就有85个日本教习。

(二)教育机构的改革

省级督学机构的演变经历了学校司、学务处、提学使司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袁世凯在继任直隶总督后对传统的督学机构进行了改革,于光绪二十年四月在保定创设学校司。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全省的学校事务,对各地学堂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颁布的《直隶新设学校司章程》对学校司进行规范,甚至对职员的日常行为也做了严格规定。另外,遵照《学务纲要》和《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光绪三十年五月学校司改名为学务处。学务处设总务、普通、专门、实业、图书、会计、游学七科,较学校司时“人员编制和职能权限都有所扩充。” 1906年5月改学务处为提学使司,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继续发展。县级督学机构为劝学所,主要负者对新式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劝学所的设立标志着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初步建立,对于推广新式教育的发展,提高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知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起到了改良社会风气,推动教育近代化的作用。

二、清末保定的各类新式学堂

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谕旨:“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此后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社会风气的开放,逐渐兴起了办学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新式学堂已成为大势所趋。保定成为这一变革的历史缩影。清末新式教育主要有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军事教育。

(一)普通教育

普通教育的要旨在于“开通智识,启发善良,以涵育德性俾咸晓然于国民自立之用”。 保定兴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极大发展。而普通教育又分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三种。

1902年5月,袁世凯于保定创建了直隶农务学堂(即今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堂。并于同年建立了保定大学堂,后改为高等学堂。“保定的高等教育可分预科、政法、医学、农业和优级师范5种,共6所学校。” 这些高等学堂的设立,推动了保定的教育近代化,并培养了大批尖端人才。

保定的中等教育较其他教育相比略显弱小,但官立、私营均有发展,并成为当时近代教育的代表,这些是其他同级学堂所无法比拟的。“在清末最后8年中,保定中学堂有公立者5所、官立者2所,私立者1所,共8所”。

初等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女子小学堂、教会小学和幼儿教育。从府城(包括四关)看,小学堂“建校最多的是1904年至1906年,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建校16所。清末保定的幼儿教育极不发达,见于史料的仅直隶全省女学堂附设的蒙养院一处。教会小学也有其科学传播的作用。”

(二)师范教育

直隶省的师范教育始于光绪二十八年,随着教育兴起,大量学堂不断涌现,师资问题成为阻碍办学因素的重中之重,袁世凯认为“育才莫先于兴学,兴学莫重于得师”, 保定的师范教育在当时居全国之首,为保证教学质量,袁世凯不惜重金,聘用了大量日本教习传授课程。师范学堂可分为三种: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和师范传习所。“优级师范学堂3年毕业后派做中学教员,初级师范学堂5年毕业派做小学教员”。 传习所期满十月即可成为小学教员,是较为快捷有效的解决师资问题的办法。于1902年在保定设立直隶师范学堂,后来分为优级和初级师范学堂。保定师范学堂是全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之一,规定了学习年限、课程内容、考核办法,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办法。这些办学经验很快被邻省接受,并逐渐在全国推行。

这些师范生的培养成功的解决了近代教育兴起中出现的师资不足问题,成为新式教育迅速发展的关键。保定的师范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截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全省有优级师范两所而保定居其一,全省有初级师范6所而保定居其二。” 除此之外还兴办了其他众多师范学堂。

(三)军事教育

近代保定的军事教育起源于甲午战后,由于《辛丑条约》规定天津周围20里不许中国军队设防,故军事重责就归于保定。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后把编练新军视为头等大事,军事学堂也随之兴起。“清末保定的军事教育分为短训、速成和正规三类,分别以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和保定军官学堂为代表”。 该期的军事学堂以北洋行营将弁学堂为例,学员条件要求“才识明敏,粗知大义,年富力强,并无嗜好,及曾经带兵”。 同时对学期和课程设置做了详细的规定,不仅要学习包括军事部门、军事理论、军事管理在内的传统的军事知识,而且要学习新的枪炮射击、野战训练、测绘及通讯等现代军事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设立了练官营、参谋学堂、测绘学堂在内的专业军事学堂。

截止1911年保定共创办军事学堂17所,培养各类军事人才近万人,这些毕业生在以后的军队中大多担任要职,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保定教育改革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急需大量了解西学的现代化人才,于是一大批新式学堂开始逐步建立。保定新式学堂的兴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新式学堂的出现,不仅是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即便如此,新式学堂作为新生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保定教育改革的影响

在探究历史某一社会现象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具体介绍这一社会现象的具体情况,而且要了解那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并研究这一现象对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社会的不同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总体而言,保定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新式学堂的不断兴起,不仅为近代中国介绍了一个从未认过的崭新世界,而且教授了众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弥补中国自然科学不足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在清末十年的保定教育改革中创办了师范学堂、医学堂、法政学堂、军事学堂等。使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在不断地冲突中逐渐融合。

2.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直隶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出现在日本留学生中。留日学生陈幼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回国建立同盟会河北支部。次年创办育德中学作为革命活动的基地,秘密在保定知识界中进行活动。此外,保定通国速成武备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堂,也培养出了蒋介石、李济深等知名人士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者。

3. 促进了士绅向资产阶级的转化。在教育改革的初期,士绅阶层成为是否能够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如何使士绅阶层进入到教育改革的行列之中,留学考察应运而生。在接触到新式文化和新体制后,他们意识到清政府的无能,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迅速展开新式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资产阶级,开始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二)保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直隶保定新式教育的兴起,是直隶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但是改革初期教育经费往往不足,于是各地方开始摊牌捐税,从广大人民手中获得税收,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社会矛盾。袁世凯有下令“将田房税契每两完银三分三厘外,另捐学费一分六厘五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近代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向广大人民征收了大量税款,并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造成人们的沉重负担,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打砸学堂的事件,所以说明教育改革也是存在弊病的。

同时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也带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课程设置上,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精萃,经学占有很大比例。1906年学部奏准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为教育宗旨,前两项是其核心。这些表明清末的新教育是重重地打着封建地主阶级烙印的。当时我国自编的教材不多,多数采用西方教材,其中的社会科学就不可避免地传播着殖民主义的理论。

保定的清末教育改革,使很多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使保定的教育改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始终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考察清末的保定教育改革,意味着我们对历史上教育改革问题进行再次认知和学习,继承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革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梁纪风.直隶教育杂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10).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资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0).

北洋公牍类纂:卷11.

张艳丽.清末直隶新政中的督学机构与兴学措施.河北师范大学.2002.3.

光绪朝东华录.4719.

教育考察记(下).680.

阎国华.保定近代教育史略.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628).

龚德祥.清末十年直隶小学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5月18日.20.

保属田房税契加捐中小学经费片.袁世凯奏议(下).213.出版信息不详.

推荐访问:保定 清末 教育改革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