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商人的生意经
时间:2022-06-12 12:21:02 浏览次数:次
中国的海外华商,
已成为世界商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他们中有些人功成名就,
但更多的人则是过着“小商贩”的生活。
遍布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手握2万多亿美元资产。中国的海外华商,作为中外经贸交流的积极参与者,凭着自身的实力和韧劲,成为世界商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在这支劲旅中,不乏白手起家、功成名就,并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富商,但更多的人则是做着小买卖,过着“小商贩”的生活。他们有人生活稳定、惬意富足,有人则勤俭起家、辛劳谋生。
巴西华商已站稳脚跟
巴西目前生活着超过30万的华人华侨,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当地从事着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在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今天的华商大多已经走过了创业初期,日子过得安稳舒适。他们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果实,同时也是巴西经济腾飞的写照。
里约市中心有一家闻名全国的小商品市场,共有约2000家商户在此经营从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到电子电器等的各种商品,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是这里的招牌。在这个拉美各国同类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市场里,分布着百余家中国商户。
来自浙江青田的周先生经营着一家30平米的小店铺,主要销售小电器和电子产品配件。据周先生说,这家店面生意还算不错,商品全部来自义乌小商品城,每年要从义乌进货三、四次。
谈起自己的生意经,周先生对记者说,他对经营业绩很有信心,因为价格公道,当地人很喜欢光顾他家的店铺,回头客不在少数。
周先生的店里雇了8位巴西当地员工,加上店主一家三口,足够应付生意。周先生说:“我们中国人在这里赚钱,少不了当地人的配合。”在他的店里,雇主和巴西员工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当地人好打交道是这里华人小商贩的共识。现年50岁的王先生已经在巴西生活了27年,过去的15年里,他一直在小商品市场里坚守着自己的店铺。王先生店铺里的巴西员工,有些已经与他共事多年,他十分放心把店里的包括财务在内的大小事务交给他们管理。
王先生的店铺在整条街上十分显眼,因为这里专营各种毛绒玩具,柜台上满满当当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小动物玩偶,令孩子们流连忘返。王先生此前也做过百货生意,但在对市场需求进行一番研究后,他开始专心经营中国厂家直销的玩具。
“风云浙商”打造自主品牌
相比在小商品城做着小生意、过着小日子的小店主,也有中国商人在多年努力后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规模经营,巴西尹氏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尹氏集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身负传奇创业经历的董事长尹霄敏是如今的“风云浙商”。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小家电、日用百货和箱包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目前在巴西雇用当地员工数百人,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家族企业。
作为中国商人在海外成功的范例,尹氏集团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对自主品牌的重视,而公司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早年创业阶段当过“提包货郎”也做过厨师的尹霄敏,在成立尹氏集团初期便开始打造定位中高档的“尹氏”箱包品牌。为了塑造“尹氏”箱包的独创性,公司重金聘请了巴西知名设计师设计专属款式,从而成功吸引了当地中产阶层时尚男女的眼球。
尹霄敏对记者回忆起多年前的一个小插曲。2003年有竞争对手恶意举报尹氏集团生产假冒产品,巴西国会派出议员带着警察突击检查了公司办公地,结果未发现任何假冒产品。此事在客观上反而为尹氏箱包打了广告。如今,尹氏品牌的箱包已经遍及巴西各地的中国商城、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和专卖店,占据了当地箱包市场的10%至15%的市场份额。在巴西,尹霄敏有了“箱包大王”的美誉。
如今尹氏集团在中国国内的生意也正在起步,从中国到巴西再回到中国,尹氏集团这样的华人家族企业一直在为两个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添砖加瓦。
尹氏集团的创办者和如今的经营者们,在巴西过着体面的生活。他们已经融入了巴西主流社会,当地人也很尊重这些诚实守法经营而富起来的中国移民。另一方面,除了在税收、用工等方面做出企业家的表率外,他们热心参与当地社会建设和慈善事业,组建华人社团、传播中国文化,在当地逐渐树立起社会活动家的形象,让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对中国竖起大拇指。
意大利“80后”小老板勤劳致富
旅意华商中不乏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大老板,但多数华商依旧处于“小商贩”阶段。他们没有赚钱的捷径,只有“勤劳”这一“独门秘笈”。而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共性,使得华人能够在意大利站稳脚跟,并进而谋求发展。
周六早上7点半,如同往常一样,何峻巍第一个来到自家鞋厂。
1987年出生的何峻巍,和国内普通的“80后”相比,他的经历要丰富得太多。“我到意大利已经9年了。刚来的时候,白天在这里的高中上学,晚上去亲戚的工厂打工。一直做了3年后,才借钱开了这家工厂。”何峻巍一边整理设计图案一边说。
何峻巍的工厂位于米兰西南30多公里的维杰瓦诺市。从与何峻巍的对话了解到,除了周日休息一天以外,他每天都要第一个来到工厂,将当天要做的样板图纸做好备注。
“厂里基本都是中国人,就我懂一些意大利语,所以我必须准确无误地把图纸解释给工人们听。尤其是在工厂的起步阶段时,做错了根本赔不起。”说到往事,何峻巍唏嘘不已,“刚开始的时候,每天6点就要起床,带着字典去看图。但即使这样,往往等到8点工人前来上班的时候,依然还有很多地方不懂。好几次就是因为图纸没弄明白,一趟趟地跑意大利人的公司询问,最后耽误了工期,因此原来的厂家拒绝同我合作。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网上找业务,只要距离不是太远,直接骑上自行车就去谈。”
“做生意说难也不难,最怕就是一个‘勤’字。”这是何峻巍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现在,尽管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业务供应,但何峻巍在空闲时依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开拓新的业务。而正是通过这种努力,何峻巍的收入也从刚开始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到了如今年余数万欧元,成了当地略有名气的“小老板”。
然而,何峻巍的目标不仅于此。“我希望能在这几年趁着年轻多赚点钱,安顿好父母之后去读个大学。”当说起上大学,何峻巍一脸的期待,“知识实在是太有用了。再赚几年钱,我一定还要继续去读几年书。”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何峻巍这么幸运。同样在维杰瓦诺开咖啡馆的季女士,就对自己当下的状况表示担忧。“我的咖啡馆早上5点半就开张了,一直到晚上12点半才歇业。和周边的咖啡馆相比,绝对是开得最早关得最晚的。”然而生意惨淡却是不争的事实。
早上9点左右,别的咖啡馆大多都有吃早餐的意大利人进进出出,而季女士的咖啡馆却门可罗雀。对此,季女士表示无奈,“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习惯意大利的早餐,而意大利人却不愿意来我的咖啡馆吃早餐,尽管我店里的价格比周边还便宜10到20欧分。他们潜意识里觉得中国人做的咖啡没有当地人做的地道。其实,我们的咖啡师是从小在意大利长大的华人,专门进行过吧台服务培训,做出来的咖啡比一般意大利人做的更加香醇。”看来,这些小买卖人的日子也并不容易呀。
(源自《参考消息》)
相比在小商品城做着小生意、过着小日子的小店主,也有中国商人在多年努力后将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规模经营,巴西尹氏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在这支劲旅中,不乏白手起家、功成名就,并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富商,但更多的人则是做着小买卖,过着“小商贩”的生活。他们有人生活稳定、惬意富足,有人则勤俭起家、辛劳谋生。
[海外中国商人的生意经]相关文章
- 上一篇:6月电商战什么?
- 下一篇: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