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认同的基本结构
时间:2022-06-13 16:35:02 浏览次数:次
材料加工方式的认同,如对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统计方式等的认同;还包括网民对作为人的意识活动的衍生体的电脑软件和人工智能等的认同。就如网络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具有共享属性的价值观念”〔18〕,网民的意识实践活动作为认同的客观对象,其本质是这些意识实践活动所涵盖的价值观念成为认同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认同的结构中,当人的意识活动作为认同客体时,实际上就是网民对某种观念或思维活动方式所产生的网络认同。
三、网络认同的载体要素
“载体”这个概念源于科技领域,是指某些能够传递能量或者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在由系统论发展而来的控制论和信息论中,信息的发生者为信源,信息的接收者为信宿,载体用以表示传播信息的媒介。网络认同的载体是承载构成网络认同信息的事物和活动形式,以及网络认同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网络认同建构的过程是主体与客体在认同和被认同之间达成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载体要素连接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三种要素在运动中相互作用。其中,承载信息的实在事物和活动形式在网络认同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构建了信息交换的场,主体和客体就在载体的信息场中进行网络认同的双向互动;同时,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的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中展开的。因此,网络认同的载体要素主要由实在载体要素和时空载体要素两种子要素所构成。
第一,网络认同的实在载体要素。网络认同的实在载体要素是承载网络认同信息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和事物现象,包括了现实实在载体和虚拟实在载体。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现实实在与虚拟实在都属于客观实在的范畴,现实实在属于客观的物质范畴,它作为网络认同的载体为主体和客体的联通提供了物质基础支撑;虚拟实在是由现实实在中产生,通过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构而成的实在,有学者称其为“数字实在”或者“数字化实在”〔19〕,本质上这二者都属于客观实在。作为网络认同的载体要素,其二者在网络认同的整体结构中又有不同类型的表现和作用。首先,网络认同中的现实实在载体是属于客观物质范畴的载体,包括了基础设施、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是人类的网络生存活动场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也是网络认同的基础载体。现实实在载体是人技术延伸的表现,人类任何基于网络展开的活动,都需要通过这些物质的载体实现。物质载体的第一性确立了网络认同最根本的客观性,任何类型的网络认同活动都是在物质搭建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的,主体和客体的链接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才能够完成。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通过键盘、鼠标、电子触控硬件等输入设备将自己要表达的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传递到网络中,数字化的信息通过网络光纤等信道设备进行传输,其他网民借助显示器、音频硬件等输出设备接收网络中的信息。从信息场的信息分享三要素(个体、场所、信息)来看,现实实在载体无疑为网络认同产生的信息场提供了物质层面的“场所”。随着技术的发展,硬件设备的类型也日趋多元,不同的硬件载体也搭建了不同的信息场,“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场所状况作为信息场的实现条件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20〕,不同的网络实践活动的场所也间接影响着网络认同的类型和强度。较为典型的例子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不同的手机硬件绑定和对应了IOS、Android、Windows等三种以上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多数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程序都无法互通,因此网络认同活动中,网民所接触到的认同客体内容亦有不同;同时不同的硬件又将网民划分为有边界的不同活动群体,进一步影响着网络群体认同。所以,现實实在载体要素不仅为网络认同提供了信息场中的硬件设备载体,还通过影响网民网络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强度,间接作用于网络认同的目标、性质和价值等。其次,网络认同中的虚拟实在载体是人类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起来的,承载和传递网络認同信息的网络虚拟事物,包括了电子书本图像、网络界面、虚拟社区等。虚拟实在本质上是人类将现实实在通过数字化建构后的一种外化表现。较之意识,虚拟实在具有外在的实在性;较之物质,虚拟实在又是非现实的物质实在,所以,虚拟实在是一种数字和信息层面的客观实在,是现实实在的一种再现形式,如迈克·海姆所言:“‘虚拟’一词的涵义后来变成了任何一种计算机现象……这个形容词所指的是一种不正式的、真正的存在。”〔21〕虚拟实在能够作为网络认同的载体,其先决条件在于人能够通过虚拟现实营造的信息场进行认识活动。围绕心理学的四种假说“带宽假说”、“感觉传递假说”、“扩展锥形经验假说”、“信息感觉化假说”〔22〕进行的虚拟认识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能够以虚拟实在作为认识的载体,“虚拟实在技术可以被看作为与使用者感觉运动频道相联系的一组可能的输入和输出装置的矩阵,每一个输出装置服务于一个感觉频道,而每一个输入装置则链接到神经运动或者自主神经系统的频道”。〔23〕人能够通过技术制造的这种闭环感知觉系统在虚拟现实中进行认同建构的活动。网络认同是在人的网络化的生存活动场域中产生的,这种场域是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场域的融合体。作为网络认同的载体,从联系认同主体与客体方面来看,网络界面、数字化的阅读影音材料、虚拟社区等虚拟实在为网民参与到网络社会生活中提供了数字化的载体,使其能够基于这些虚拟实在与认同客体产生联系,在交换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建构认同;从承载信息,提供网络群体生长的平台方面来看,虚拟实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物理距离和现实社会身份的禁锢,使网民能够以隐蔽的、公平的、自由的身份,跨越地域和时差的限制参与到群体活动之中,建立对网络群体的价值与情感归属,塑造网络群体认同;从网民自身来看,网民是以数字化的身份参与到网络活动中,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是其自我意识通过虚拟方式的表达,网络自我认同即是在这样的虚拟实在的身份基础上建构的。
第二,网络认同的时空载体要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时空”这一概念不仅包含了物质视角的自然时空概念,还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活动范畴下的社会时空。人的活动是在自然时空的基本前提下,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这种时间和空间中的人类活动也就赋予了时空以社会的属性。网络认同作为人类的一种新的活动方式,自然时空的存在是网络认同活动存在和具有意义的前提;同时人类通过在自然时空中网络实践活动,将自然时空转化为社会时空,形成了以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为表现的形式,网络认同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通过网民的网络实践活动生成和发展,因此社会时空同样是网络认同的载体。所以,网络认同的时空载体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时空载体,也是社会意义上的时空载体。自然时空载体先在于社会时空载体,它规定了社会时空载体发生的物理界限,又以特定的社会时空载体形式为认同主体所把握。这二者在网络认同整体结构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作用。首先,网络认同的自然时空载体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是网络认同存在的基本前提。自然时空是绝对的概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属性,恩格斯描述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24〕;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自然时空就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就像马克思所预测的那样,“科学技术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宽,时间将会缩短”〔25〕,网络的出现使物理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变得更加宽泛,传统的地方性空间逻辑不再占据支配地位。作为网络认同载体的自然时空,不仅包含了地缘性的时空概念,还包含了由技术搭建起来的虚拟的、流动的、多维度的网络时空。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网络)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向度:时间和空间。”〔26〕网络空间消解了物理空间的距离限制,使网民能够活动在“流动的空间”中;在时间上,由于网络活动的可异步性,网络信息的可存储和读取功能,网络空间中的线性时间逻辑也被弱化了。网络认同在这种形式的自然时空载体之上生成与发展,其共在的、共享的、多维的等“超时空”的性质,其根本原因在于网民作为网络认同的主体,其存在和活动的自然时空是技术化、网络化的。
其次,网络认同的社会时空载体是网民的网络实践活动在网络社会中连续和展开,被赋予了社会性的时间与空间。网络社会的运行与变化,是网民的网络实践活动以自然时空为基础,在社会时空中呈现的。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社会时空的表现,是网民通过自身活动赋予的时空存在形式。网络认同是人的网络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在社会时空中展开,也呈现出社会时空的样态。一方面,它在社会时间上呈现出一种持续性,网络认同的发展依托于网民具有次序性的实践活动,其认同程度的加深与实践活动的推进过程相符。这种发展之中呈现出的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是网络认同依托社会时间载体展开的表征,如马克思所言:“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7〕另一方面,网络认同的产生和发展是需要在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类活动范围中进行的,实际上就是在网络社会实践的空间中进行的,网络认同就置身于这种社会空间的表现——网络社会关系之中。网民在网络中社会关系的拓展,是社会空间广延性的表现,网络认同的范围同时也跟随着社会空间载体的延伸而扩大。此外,网络化的社会时空是由人类多维度的实践活动转化的,共在、融合的网络实践和网络社会关系,使网络中的社会时空载体不仅具备了持续性与广延性,还具备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的双向性。网络认同即是在这种双向的社会时空中生成与演化。
总的来说,如上图所示,网络认同的结构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三大类要素所构成。这三种要素自身也存在着层次性的结构,包含了诸多子要素。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通过载体要素构成了网络认同的两极,三种要素及其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认同。
〔参考文献〕
〔1〕乔治·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03.
〔2〕景星维,吴满意.试论网络认同的基本内涵、生成过程与价值〔J〕.天府新论,2014(5).
〔3〕〔5〕〔7〕〔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96,96,12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
〔6〕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包凡一,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4,392.
〔9〕马克·格兰诺维特,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编著.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0〕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5.
〔11〕 E. Goffman. Frame Analysis〔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 1974:113.
〔12〕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34.
〔13〕 R. S. Burt.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5〕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52-53.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7.
〔17〕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15.
〔18〕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5).
〔19〕肖峰.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20〕赵俊玲,周旭. 信息行为研究中信息场理论发展评析〔J〕.情报科学,2015(4).
〔21〕迈克·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金吾伦,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36.
〔22〕〔23〕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关于技术的现代反思〔D〕.上海:复旦大学,2007:119,120.
〔25〕贾英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实践维度与虚拟转向〔J〕.理论学刊,2013(4).
〔26〕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鑄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65.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2.
(责任编辑:何 频)
[论网络认同的基本结构]相关文章
- ANSYS软件在机械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及措施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央企业“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 大豆产业萎缩凸显粮食结构性风险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 从*ST新集(601918)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 李扬:航运供给侧需结构性改革
-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技术与结构表现
-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研究
-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 最新创业网络营销方案案例2021
- 初中生与网络文化
- 网络化教学平台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网络化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探究
- 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措施
-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策略
- 浅谈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探讨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
- 上一篇:测量测绘工程中计算机制图的应用问题
- 下一篇: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