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国古建筑深阿层次之美
时间:2022-06-13 19:00:03 浏览次数:次
【摘 要】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文化内涵之深,其塑造意境之美,其传承范围之广,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历经淘沙,经久不息,而古建筑文化则是中国古文化的的载体和传承者,在其身上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精髓,看到中国古文化的历经沧桑,看到中国古文化的海涵与智慧,看到中国古人的文化心态理念,又是一座古建筑,一座城池遗址读懂了中国,读懂了厚重的文化内涵,读懂了对中国文化、中国心理的认同感。
【关键词】 建筑意匠 选址布局 审美与意境
一、中国古代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建筑意匠)
房屋不仅是遮风避雨之物,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的标志物,营造活动中的观念性假设不仅是存在的反映,也已构成社会存在的一部分。通过礼制,也通过社会中的民俗、心理、结构等其他规范文化,作为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影响与制约着建筑的发展。其表现在: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念中,这是根本性的,它从三个方面影响中国建筑的发展。(1)最重要的建筑活动是创造与神灵对话的场所,即坛庙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中的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2) 州郡依其在国中的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作为其对照物;(3)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识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的观念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2、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中国文化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看作包含人类自身和物我一体的概念,影响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如中国的古典园林)3、阴阳有序的环境观。这是强调有序,强调变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表现在:(1)认定方位有主有从,这是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宗教制度的要求;(2)赋予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以相互依存又有主有次的属性。最典型的是关注环境中山与水的位置;(3)这种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观念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并逐渐与车舆、服装等一样纳入规范文化的要求中,且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与明确,使建筑群成为与社会关系同构互冾又自身有序的群体,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筑化。4、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要素。(1)内向性,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与以农立国的国情,促成了防御性的内向性空间;(2)尚祖制,中国木构建筑的数千年中,在工艺技术日臻完善的同时,却缺乏在木结构体系类型上既有体系之外的突破;(3)中庸,依靠着规范文化,依靠着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所产生的同构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长时间内为中国建筑发展路径从宏观上作了限定,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量变和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
二、古建筑营造活动的选址与布局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古代在城市和建筑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对于都成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往往派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如春秋时吴王阖闾委派伍子胥“相土尝水”,建造阖闾大城(今苏州)。 通过总结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营造活动的选址和布局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对环境的分析与利用。古人对可以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变化的规律(这一点在一定的程度代表古文化的精髓,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体现了古人探讨各事物要素之间的规律性,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与对不可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彼岸的暗示,构成了几千年中选择生存环境工作的两大领域。古人选址时遵循以下原则:(1)近水利而避水患;(2)防御性好。(3)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4)注重小气候;(5)理想的景观模式;(6)有良好的环境主题,即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一定期待值,这是对社会环境的选择。2、环境改造和方位变通。在环境不尽符合理想模式时,或自然界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用人工的方法调整和改善环境是经常的。除了包含着对方位的迷信之外,还包含着对重要视觉焦点在视线上有所望及心理上有所想的规划只考虑;3、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宗法制度造就了正统观念在建筑上就是要求中正。4、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这是中国园林建筑中存在着的另一种秩序,可以将园林中的建筑要素在这种格局中的关系成为“同构”关系或“拓扑”关系,包括向心关系、互否关系、互含关系。5、空间序列与总体权衡。中国古建筑用院落或廊形成整体,决定了人们只有通过行走全程才能将全貌整合于脑中,这种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叠加式景观,长卷式景观是中国建筑群的特色之一。更具特色的是入口前导空间,常常含有借用山水、城市、街巷等外部环境。
三、中国营造活动的审美和建筑设计
1、选用木材为结构的基本用材,切合中国农业立国的概念,也较好的满足了大一统政权对营建活动作为现实需求的器用性要求,中国木建筑以及整个建筑体系的技术与艺术成就都是在这一历史选择基础上发展变化的。2、实践理性精神与建筑审美趣味。善与真,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表现在建筑过程内部的矛盾上,而游离于善与真之外的形式美从没有构成独立的范围。中国建筑尤其是中期以前的建筑,结构构件本身多半就起装饰作用。3、形式美客观存在,在中国建筑中的特点有三:(1)它从属于中国的礼的秩序要求。如色彩、开间等。(2)遵循实践的理性原则,以能体验到为归宿,对那些重要的建筑,对可驻足观赏到全貌的重要建筑,比例才能被推敲,并接受实践的调整。(3)含蓄性和模糊性。建筑屋面与屋顶一起形成轮廓线的形式美,对中国人更有意义,“和而不同”则是中国自身审美观的根本要求,即要求多样的统一而不是单一,且这统一表现为对立因素的相济,这种对和谐秩序的追求同样体现在建筑艺术中,传统建筑中和而不同的效果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微差,如佛光寺大殿的开间明间略略加宽;二是对仗,以内在的相辅相成构成完整和谐的群体。4、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审美要求,既包括人的自然化,也包括自然的人化,在建筑上要求设计者在驾驭与解决基本矛盾的同时,朝向创造环境特色这一更高层次拓展。5、空间与屋顶艺术。中国建筑的第一特殊矛盾性表现在它的空间层次上,古代中国人的室外自然空间与室内生存空间之间横亘着院落空间、檐下空间、廊下空间等多重屏障,两极之间的多层次性中性空间正是中国建筑群多层次性的具体表现。另一个特殊矛盾是硕大的屋顶,它柔曲之美的大屋顶曲线,其原因除利于排水檐下采光之外,还有观念形态与审美的追求。6、模数制与结构体系。(1)中国建筑的模数制集中反映在《营造法式》中“以材为祖”上,包含三个内容:其一是设计时选用的作为制约全建筑主要尺度的木构件的等级;其二指的是以反映该等级的标准断面的木构杆件;其三以该标准断面杆件为基础的木构构件。(2)中国建筑的模数制的特点之一是直接为礼制所要求的等级服务,通过提高材等加大重要建筑安全系数来提高建筑等级。特点之二是为设计和施工者保留充分的灵活性,主要是反映在对构件断面作规定,而对构件的长度很少作规定。在这种模数制的定位下,中国古建筑立面强调的是水平感,即使是高层建筑如塔、阁、幢等也是水平线的叠加而弱化垂直感。(3)结构在受外力的作用后如何维护纵向和横向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期木构架中存在不少斜向构件,如斜昂、叉手、托脚、斜撑等,但在中国方位观中,礼制中正概念,施工中的层叠式的铺设要求的影响下,斜向杆件一方面隐藏在墙体或暗层中,一方面又逐渐退化而以别的样式的构造措施代替。这样,中国建筑的屋面虽然是斜的而内部构架及后期建筑的可见部分都呈现一种横平竖直的基本秩序和稳定感,常缺少可靠的解决稳定的支撑体系。7、地域文化与建筑的乡土性。中国的一统只是在政治上,而在文化上,在实际生活中,从来不曽一统,因此在总体上,中国建筑不仅有历史性的变化,显示了汉之古拙,唐之雄风,宋之规范,元之自由,明清官式建筑形制化的特点,更存在着共时性的地域文化差异,如北国的淳厚,江南的秀丽,蜀中的朴雅,塞外的雄浑,雪域的静谧,云南的绚丽,无一不是存至今日的宝贵遗产的地域特征,当我们关注中国建筑传统的共性之后,也应该珍惜自身的文化传承。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宋元山水画发达之后日显突出的中国传统审美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与现代哲学“诗意”地居住在这世界上“颇具相通”。既包括着人的自然化,也包含着自然的人化,在建筑上就要求设计者在充分驾驭与解决基本矛盾的同时,朝着创造环境氛围特色这一更高的层次拓展,如古代中国的匠师在依靠较为相近的单体建筑组合群体时,往往使用环境小品以至绿化去完成建筑性格的环境烘托。这类似于古诗中“无我之境”,在园林则直接建筑自然化与将山水树木人化,这类似于词曲和绘画中的有我之境。中国的古楹联、匾额、书法、金石等文学要素则直接作为环境要素。直接以比、赋、兴等方式营造诗意环境。主体与客体的交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构成了包括中国建筑在内中国艺术特色。我们看到“小金山”、“烟雨楼”中的建筑一如中国的绘画,即使在模写某种案例时,仍着重意境的特色,从而意重于形,神重于形,因而含有更多的被后代称为“表现”的艺术手法。
参考文献
[1] 李现照;;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建筑学报》2012年第05期
[3]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世界建筑》2011年3月份第249期
[品味中国古建筑深阿层次之美]相关文章
- 上一篇:设在昆明尼姑庵的营造学社
- 下一篇:现代建筑的本土化